《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作者&投稿:漫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到宋朝共1362年的历史,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教训可供统治者借鉴。

  《史记》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位列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主线,记载了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确立了史学的独立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小学课本中所学的《将相和》一课就是出自这本史书。

  史书有什么分类

  按体例进行分类,史书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纪传体: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

  2、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3、纪事本末体: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

  4、国别体: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分载多国历史。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编年体是史书常用的体裁,例如《左传》、《春秋》等。



《资治通鉴》是一部___史书。
答: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源起于春秋时期。《竹书纪年》、《春秋》、《左传》、《汉纪》、《资治通鉴》等均为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 [ ] 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C.编年体断代史D.纪传 ...
答:《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答:《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答: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一类体例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答:《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由司马光所编写的一部拥有着多卷本的编年体史书,整部史书一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从公元前403年开始一直到公元959年,总共耗时十九年编写完成。《资治通鉴》主要是以时间为大纲,以事件为目录所编写的,一共涵盖的有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在这本书里面,司马光...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答:它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答: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编,他不仅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同时还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

《资治通鉴》属于什么类型的书??
答: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答: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答:《中华经典解读: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元代吴三省曾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身必至于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