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的儒与道

作者&投稿:除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琅琊榜中有一段剧情我一直非常喜欢,就是苏兄不满于越贵妃复位而背后谋划的朝堂论礼,为了这场论战他请出了宿儒大师,最终赢得这场论辩。后来在京郊相见时苏兄和周玄清老先生的对话也十分精彩,所以就这一段剧情我们来聊聊琅琊榜中的儒家、道家以及隐士文化。

        周玄清老先生作为一代鸿儒,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备受天下文人朝野内外的敬重,可他居然十分的厌恶朝堂,甚至是非常的消极避世。缘由恐怕要从他的好友黎崇黎老先生说起。

    他的好友黎崇老先生当年身居高位,是太子太傅。太傅是什么?太傅位列三公之一,是正一品,地位很高。不过太傅是一个虚衔,没有具体的职责,基本上都是负责教授太子,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当然虽是一个虚衔,但却非常重要,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深刻的影响太子。

         而当年的太子是谁呢?祁王。想来黎老先生当年授课的学生都是这些核心权利集团的成员,日日听受周老先生的教化,祁王、景琰、林殊、霓凰成长为了光明磊落,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而景桓和景宣则成为了只会阴谋算计的人。果然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会差异很大。。。。。。

          黎崇被贬离京是什么事情呢?赤焰一案。

        我想祁王是黎老先生一生的心血,祁王和林殊二人是他最喜爱和得意的学生,受自己多年思想的熏陶教化,他亲眼看着这两个孩子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光明坦荡,忠君爱国,为民所想。

        这两个人有着自己的治世理想和抱负,眼看着他们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不想出了赤焰这件冤案。当年他一定屡次上书梁帝,为赤焰多次喊冤,但结果却是不但未能保下太子为林殊翻案,还发现朝堂的忠贞之士被杀了一批又一批。他该是怎样的心痛和不满,那不仅仅是痛失爱徒,也是自己治世理想的破灭,甚至是一生忠君报国的信仰的毁灭,所以离京时才会无限愤懑,再不愿过问朝堂事。

      他的这份誓不回头,是对朝堂彻底的失望,赤焰一案,伤的是天下文人士子的心。此案之后,黎老离京,周老也就隐居了起来。

        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榜虽是架空,可大的历史背景差不多还是落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着非常浓厚的隐士文化,文人墨客出于对朝堂的不满而隐居了起来,比如非常著名的竹林七贤。而一个时代隐士太多则会被人认为是统治者昏庸无道,致使贤能之人没有得到重用。荀子就曾在《荀子·正论》中说:“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天下无隐士就说明了已经“人尽其才”了。而隐居者较多,说明是朝堂出了问题,或者是用人机制出了问题。

苏兄为何能够请出周老,其实凭借的是一样信物:玉蝉。

        对于苏兄想用一枚玉蝉请出周老连他身边的黎纲都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可苏兄却是非常笃定,他用了一个词来说明自己的笃定:脾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相信周老不管过了多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本性。

        玉蝉是林殊的恩师黎老和周老先生之间的信物,两人都对对方的品性深信不疑,所以才会互赠信物,见信物如见本人,正是出于这种信任,才会对于拿着信物之人所请求的事选择无条件相信。

         其实甚至后来周老见到苏兄时内心都充满了矛盾,因为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不是黎老所想要的。

        当然,我觉得他的内心是有答案的,黎老最想要的是一个海清河宴的天下,拿着他的信物的人也一定也是秉承了他的思想,所以为了自己挚友的政治理想,他才会做出下山的决定。

        周老在京郊见到了苏兄,向他表达了心中的矛盾,不知道自己这番出山是否是黎兄所想要的。

        苏兄知道周老的矛盾和思想顾虑,并且由于黎老的遭遇,周老多少有些”出世“的道家思想。所以撇开其他,苏兄便用道家的理论来和他交流。

       这句“世间万物,无处不道”,出自道家的思想经典《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万事万物其真理是可以探索并道说得出来的,但这些真理并非是永恒的,天道轮转,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也是一种哲学的辩证思想,即万事万物皆在变化之中,所以该如何做,该做什么,并没有固定的形式。

      所以您就不必纠结于自己该是归隐于山林还是彰显于庙堂之上了,这些都不过只是形式而已。

      只要用心纯正,不违背自己的思想和本心,就不必纠结。这件事情上您不过只是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言论罢了,何必在意您是在哪里发表的言论和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另外,“道可道,非常道”的后面还有一句话,“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却不是万物永恒的名。比如一个人叫什么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他叫这个名字或是那个名字有什么区别?

       这里是不是有点玄?其实我觉得这里为何会用道家思想和周老交流,其实就是在向他是暗示。你虽不认得我,不过是因为我的样貌和名字和你曾经见过的不同罢了,但我就是我,我叫林殊或是苏哲或是梅长苏又有什么区别呢?何必拘于形式,你只要懂我的本心,便可明白我想做什么。

苏兄的那番道家言论很和周老意,所以他并不纠结于苏兄是谁,只是向他发问玉蝉的含义,其实就是想看看他究竟懂不懂周老的人生理想。

苏兄当时说了四句话“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这四句话出自曹植的《蝉赋》,我节选了一部分

       “玉蝉”的寓意

        玉为言行,禅为心境,原本就是古人隐喻品性高洁、君子比德之心。此外蝉在古文中也大多指品质高洁,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淡泊寡欲,坚贞持恒。不因世事变迁、个人荣辱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初心,便是这玉蝉之意。因而黎老才会如此喜爱佩戴此蝉,并把这玉蝉送给了林殊,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期许。

        但是从《蝉赋》整篇来看,蝉虽然有着诸多美好的品质,但也是非常悲情,受尽摧残,最终遭遇不测。苏兄这里引用《蝉赋》表达的也是一种愤懑和对恩师的缅怀,但即使会有如此悲情的结局,自己也绝不会改变初心和品格。

       他是在让周老放心。恩师有这般的品性,自己也一定会谨记。

        询问的结果令他非常满意,他此时已经明了,黎崇的治世理想已经后继有人,此人是谁他也不再纠结了,想来甚是欣慰。所以在达成了思想共识后他才会将玉蝉重新交给苏兄。这也是一种郑重的承诺:再有所求,还可凭借这个信物来找我。

      这一段是我全剧最喜欢的情节之一,文中关于儒家道家思想都是自己的理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指正。

《琅琊榜》中言阙反叛梁帝,是爱情伟大还是人性自私?
答:言阙在整部《琅琊榜》中虽然出场不多,但属于他的每一次出场都足够圈粉,言侯身上独有的那份儒雅又不失霸气的气度,以及那份对宸妃的无穷痴恋,都让人钦佩和神伤不已,于是当言侯豁出去一切只想要让梁帝死亡的那一刻,多数的人选择了理解和支持!然而反叛梁帝这件事,即便只是站在言阙的立场,它就真...

琅琊榜中周老先生和林殊的老师黎先生什么关系?
答:周老先生和林殊的老师黎先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他们都是剧情中的角色,但他们没有直接在剧情中互动或显示出明显的联系。需要指出的是,周老先生是黎先生过去的朋友,还是黎先生所在的“琅琊榜”组织成员的朋友。此外,周老先生的侄子周容与黎先生的儿子黎纲关系很好,所以他们可能有一定的间接联系。

琅琊榜电视剧中都有那些人?
答:4、林奚,济风堂堂主,长林王萧庭生故友林深之女。在和萧平旌接触后,慢慢对其产生好感,最后与萧平旌一同远离朝堂,归隐山林生活。5、梁帝,萧景琰的儿子。萧景琰,皇七子,三十一岁。军中素有威望的大将军,战功累累、靖边有功的成年皇子,林殊最好的朋友。一直坚信大皇兄与林家是被冤枉的,因此被父王...

《琅琊榜》萧景琰的历史原型是谁?
答:萧景琰,海宴小说《琅琊榜》中人物。大梁七皇子,靖王,前赤焰军少帅林殊的表哥和最好的朋友,在皇长兄...弼儒、炳旺、炳潮、炳玮、帮磊、帮钊、本然、本藤、彬彬、柏朗、柏谷、柏莨、_毅、博文、博学、

琅琊榜中,梅长苏的悲剧之处究竟源于何方?
答:可是林燮和祁王都看不清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那个曾经和林燮志同道合的挚友早已经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帝王,林燮等人的举动从他们的角度看来是利国利民的,可是对于那个孤家寡人而言却是对天子权威最大的亵渎。“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充分说明了祁王和林燮对于梁帝没有充分的认识。梁帝的猜忌...

琅琊榜:林殊一段话揭秘了一场重大变故,前传讲的什么内幕?
答:在《琅琊榜》临近大结局之时,已经揭开林殊真实身份的梅长苏,与自己的舅舅、姑父也是当朝梁帝萧选来了一场终极对决。这一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对话,正是《琅琊榜》整部电视里唯一一次对前传故事的最大限度还原,让我们得以窥见梁帝萧选、赤焰军主帅林燮、道骨仙风的言阙上一代人身上发生的传奇故事。这...

琅琊榜中胡歌靳东王凯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答:胡歌饰演主角梅长苏,琅琊榜首,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本名林殊,原是大梁国赤焰军少帅,后因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经救治,林殊改名换面,蛰伏江湖。靳东饰演的是蔺晨,梅长苏的至交,一直照顾他受火寒奇毒之后的身体。医术高明,自诩为天下第一的蒙古大夫。风流潇洒,出尘脱俗,拓拔不羁,行踪难定...

琅琊榜3剧情介绍
答:庙堂江湖你来我往纵横交错,有阴风诡雨更有情义千秋,该剧将延续该系列家国情怀立意之外,进一步构建这个庞大而别致的世界体系,命运奏鸣升级,制作超越以往,琅琊榜上风云再起。与《琅琊榜》和《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一脉相承,世界观统一,构建了磅礴而浪漫的“琅琊榜宇宙”,将观众再次带入波谲云诡的时局中...

琅琊榜人物关系(琅琊榜人物关系图谱)
答:言阙和林燮曾经是皇子伴读并且是知己好友,所以乐瑶跟言阙相识并成为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在情理之中。当初,林燮也有意促成这段佳话。当时只是皇子的梁王与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结拜为异姓兄弟所以乐瑶跟梁王也是相识的,当然在梁王还只是个皇子的时候,他并不敢明目张胆的的夺人所爱特别那个人还是兄弟。后来,一腔热血的言阙跟...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有哪些泪点?
答:刚柔并济,外能抵御强敌,内能安定家国深受皇帝与长林王的器重。萧平章才智近妖,明明身受重伤,却可以在养伤期间决胜千里之外。结语《风起长林》延续了《琅琊榜》的风骨,并且深受其影响,看到剧中的人物,便仿佛梅长苏又活了过来。平心而论,《风起长林》确实是近来播出的电视剧的佼佼者,对得起它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