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原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 散文 。此文亦是一则极具 教育 意义的 寓言 故事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两小儿辩日 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加粗字注音。

盂( ) 沧( ) 孰( ) 汝( ) 多知( )乎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两小儿辩斗(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3)及其日中如探汤( )

(4)孔子不能决也 ( )

(5)孰为汝多知乎 ( )( )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 辩论 内容的复杂性?

答: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6、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答:

7、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答:

参考答案:

1、yú cāng shú rǔ zhì

2、(1)争辩、争论 (2) 距离 (3)热水 (4)判断 (5)谁 通“智”

3、孔子不能决也。

4、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5、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6、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7、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两小儿辩日》 读后感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对世界的洞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我深深地吃惊,同时又有一些感动,他们是两千年前的孩子,他们稚气未脱,他们努力思考,他们各抒己见,他们难倒了孔子。同样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深刻的道理,就如铭在铜器上的古老文字一样诚恳而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探索与发现。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类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的过程中,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发现所未知的,发现生活中每一个值得思考的事物,发现美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从二千年前的孩童身上,我学到这样一种难得的精神,那么回到现在,结合现代如此先进的科技,我一定要运用在生活中并将其发扬。

《两小儿辩日》中心思想:

做事要实事求是,还有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相关 文章 :

★ 两小儿辩日阅读及阅读答案

★ 两小儿辩日的意思是什么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精选教案范文3篇

★ 2020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

★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作文10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列子两则》优质教案范文

★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

★ 小学语文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 余秋雨《垂钓》阅读理解的答案



1文言文两则(六年级下册)的预习
答: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一个___,告诉我们___。六、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___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___

两小儿辩日他们的问题正确科学答案是什么?
答: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在早晨和中午与人的距离确有一些变化,但微乎其微,凭肉眼难以觉察。这种情况对于气温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此文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

小学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
答: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初一分班语文试卷
答:(三)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18—22题。(共12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距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到了)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两小儿辩日知识问答
答: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道理
答: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 2、《两小儿辩日》通过对话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我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知的可贵精神,同时也说明了世间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再博学的人也...

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中两个小孩的的精神
答:两个小孩的的精神: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两个小孩有着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则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这说明了治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

部编版第21课文言文二则
答:说:不是这样的【两小儿辩日】【1】故:原因、缘故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2】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是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②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3】从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一句可见两小儿辩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法...

读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答:如,《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5.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向学生推荐几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学生耳熟能详(或者以前曾经从课文中学过)的成语故事,如,《郑人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