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都有哪些最有说服力的战功事迹呢?

作者&投稿:才旦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志-京东图书,激发创造力,开启想象力!~

若问《三国》中哪个最勇,张国良老先生在他书中曾说,本人不敢专断。蜀汉五虎将,关张赵马黄,都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且看他们有哪些最有说服力的战绩?

一、关羽,字云长,外号“美髯公”,在曹操眼里:“云长真神人也!”

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成名战,绝对让关东诸雄吸睛。但真正让关羽扬名立万是却是一合快刀杀颜良。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的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三国演义》二十五回)

这是了不起的战绩,关羽于万马军中亲手将颜良斩杀,之后割下首级,纵马而还,在汉末三国战争中,是不常见的。

而关羽最主要的战绩,还是发动了对曹操的襄樊大战,借助洪水全歼于禁七个军威震华夏。关羽获得了平生空前的大胜利,以不满三万之众,全歼曹军七个军三万五千人,仅在弹指一挥间。更值得一提的是,于禁可比阵前斩颜良风光多了。于禁在曹操的帐下的地位非同一般,高于张辽、徐晃。此一战,惊得曹操一度想迁都。

二、张飞,字翼德,外号“猛张飞”。关羽声称:“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张飞的战功当属当阳喝退曹军。那时,曹军大兵压进,张飞只有一人一骑,但张飞大喝一声,吓死夏侯杰,吓退曹兵。

来段相声《八扇屏》听听:(张飞)站立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大骂:“曹操听真,呔,今有你家张三爷在此,尔等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打喊一声,曹兵退后;大喊二声,顺水横流;打喊三声,把当阳喝断。

此一战,为刘备南逃断后,张飞成了当之无愧的绝命后卫师。

张飞的主要战功还有作为西征主将,率领荆州兵入蜀帮助刘备平定益州。在江州,击破守军,义释严颜,彰显国士之风,遂广占益州郡、县,分路进发成都。

张飞最主要的战功是,在宕渠通过机动作战,杀得名将张郃全军覆没,仅已身免。此一战,大破张郃,显示了张飞确实是员虎将,此前,不但刘备知之,而且曹操、孙权也意识到这一点,如今在战场上获得验证。

三、赵云,字子龙,外号“常胜将军”。在曹操眼里:“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曹操说一句话是指,赵云长坂救主。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到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员。(《三国演义》四十一回)

这是赵云的成名作,从此以后,白马银枪的赵子龙世人皆知。

赵云还有一次救主,那是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赵云两次救主,足见对蜀汉的忠诚。

直到诸葛亮北伐曹魏,赵云充当先锋,牵制曹魏的主力,才有了诸葛亮西出祁山,守降姜维。民间有姜维归顺蜀汉后“武学赵子龙,文学诸葛亮”的传说。

赵云的资历,几乎与关羽、张飞相等。当初,刘备在公孙瓒手下时,赵云就给刘备当骑兵总指挥。刘备投奔袁绍后,再次见到赵云,亲密到“同床眠卧”的地步。从此,赵云一直效力于刘备帐下,为刘备在冀州募兵,称为“刘左将军部曲”。

两战许褚,不分胜负。枪挑高览,威震八方。三十回合胜张郃,巧夺曹操的青釭剑。年迈七旬独诛曹将,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赵云不愧为五虎上将中的常胜将军。

四、马超,字孟起,外号“锦马超”。曹操哀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


曹操一生中最狼狈的一次,可能就是拜马超所赐。

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三国演义》五十八回)

马超攻陷冀城,使马超名声大震。

后来马超率部加入了刘备。当马超带领西凉马队到了成都城下,刘璋震怖,失去了斗志,就出城投降了刘备。为刘备益州做出了贡献。

五、黄忠,字汉升,一作汉叔。诸葛亮赞誉:“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

诸葛亮看人一向是比较准的。刘备降服南荆州的时候,黄忠遂跟随刘备。刘备见黄忠勇猛,便常以其先登陷阵。

老将黄忠在汉中之战中,于定军山以高屋建瓴之势冲向曹军,一鼓作气,击灭曹兵,临阵斩夏侯渊。而夏侯渊要比颜良名气大得多。斩杀夏侯渊成为黄忠最有说服力的战绩。

此一战,刘备获得汉中大捷,曹操追杀了一路刘备,终于把刘备逼成了自己的棋逢对手。



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演义中战绩突出,斩华雄、杀颜良文丑,还有襄樊之战擒于禁、庞德等。张飞在长坂坡据水断桥,刘备进川时,他率军占领巴西郡,赵云两次救后主刘禅,汉水空营破敌。马超领兵参与成都合围,让城中惶恐不已。黄忠最大的功劳是汉中之战在定军山杀了夏侯渊。

五虎上将又称为五虎将、五虎大将,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的合称。

关羽

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

张飞

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

马超

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  

黄忠

汉中之战时,黄忠于定军山一举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杀

赵云

曾两次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称“单骑救主”。汉水之战时击退曹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将士呼其为“虎威将军”。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中原。张飞桥头怒吼吓退曹操军队。赵云长坂坡救助。马超潼关之战追杀曹操。黄忠定军山之战,大败曹军斩杀夏侯渊。

关羽温酒斩华雄,在三国演义中讲到当时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关羽主动请缨战华雄,在酒还温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其实当时真实情况应该是华雄不认得这红面长须是何许人也,让关羽报上名来,关羽呢也不理他直接就挥刀砍去,华雄就稀里糊涂的被斩杀了。

五虎上将是指谁
答: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2]张飞 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幽州...

三国中的蜀国五虎将、魏国五良将、吴国五大将各是谁?
答: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国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吴国没有五大将的说法,但是有“东吴四英杰”,分别是周瑜、陆逊、鲁肃、吕蒙,也就是四位大都督。他们是孙吴重要大臣,先后为孙吴政权的建立立下了功勋大业。四人并提的...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都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主公麾下的“五虎...
答: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都是《三国演义》中刘备麾下的“五虎将”五虎将,最早记载于元朝,民间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写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的五员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原文称为“五虎将军”刘备简介: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指是指哪五人?
答: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1、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

五虎上将是哪五位英雄
答: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出自于《三国演义》,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关羽在后世的影响中是五虎上将里最高的,从北宋开始,历朝历代都在对关羽进行追封,逐渐成为武圣,在民间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祭拜。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

三国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孙氏五将,十二虎臣,八虎骑和八健将是怎么死的...
答:五虎上将的称谓源自正史,形成于自唐至清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评书等三国文化,明、清时史书中开始有五虎将的记载,清廷以官方的身份将五虎将录入《四库全书》中的类书。 《三国志平话》中称其为“五虎将军”,元代戏曲中将这五位称为“五将军”或“五兄弟”,《三国演义》中刘备称汉中王时封其为“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都有谁
答: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三国五虎上将有那几个?
答:事实上,历史上关羽生前除曹操奏请还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外正式官职为襄阳太守,都督荆州事务。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分别是谁
答:事实上,历史上关羽生前除曹操奏请还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外正式官职为襄阳太守,都督荆州事务。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