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知道答案》读书笔记

作者&投稿:赤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然(what is)的某种形式。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摘自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当下的力量》

你的身体有一个症状,这个症状有没有藏着一个想法?你可以问它,如果它可以说话的话,它会说什么?

                ——美国培训师罗伯特·迪尔茨

当你真心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每个人的第一个家都在身体里,每当你真的需要回家,你的身体值得信任,你便可以聆听,可以和它做朋友。

    ——美国著名催眠治疗师史蒂芬·吉利根

人是软弱的,所以要觉知,让自己定下来。问题在自己处,不在别人。

    ——摘自素黑的畅销之作《好好爱自己》

在这个地球上,不经你允许,任何人都无法让你觉得低人一等。

                  ——美国推销员培训师齐格勒

当你的情绪被触动的时候,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触动了你情绪的那个人身上,就是累积内在力量的开始。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觉察和接纳,是消融负面情绪冰山的最好方法。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一个人的健康必然是身心灵三者的和谐。所谓身心灵,也就是 身体、心理和灵性 。

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 压抑 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可以说,每一种症状,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说‘不’,但我们不倾听这种讯息,最终它不得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自我和灵魂的矛盾。一方面,她的灵魂想做自己,另一方面,她的自我担心这样会失去别人的爱与认可,这种恐惧迫使她按照别人的意志而活。

据说,癌症病人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压抑自己某一方面的情绪(包含愤怒、悲伤、内疚等)。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生理的角度追求健康,还必须学会聆听并尊重心灵深处的声音。 当感觉到有些不自在时,就去觉察自己的身体,那时身体总有一个部位不舒服,然后带着对这个部位的不舒服的觉察去和他人相处,便会恢复镇定。

如果一个人的潜意识深处是休息,就要尊重,但这种尊重并不意味着彻底走向忙碌的对立面——彻底懒下来,而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优雅地表达。就是 差不多完全随性,同时又做得很好。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

    一、当你的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时,觉察它,只是觉察它,而不做任何分析和想象。

    二、每天早上起床前,花15分钟,细细觉察你的身体,从脚到头,再从头到脚,不用急,要试着去觉察每一个细微的部位。一开始,很多部位你只能想象而觉察不到,但这个练习做到最后,你就可以觉察身体每一个细微的部位。只是去感受就可以了,不必分析,也不必想象,只有当有些部位,譬如脚趾,体会不到时才想象一下。

绝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 忽视 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所造成的。

平等心 就是如实地看待并尊重你自己当前的境界,即便很好也不骄傲,即使一般也不自责,总之不和别人的境界去作比较。

有时,在一些极端情形下,为了自保,我们可能要欺骗一下别人,但无论如何,都 不要欺骗自己 。

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尊重自己 内在和外在 的真实存在,是多么美的事情。

这个真实的世界和自己想象的世界完全不同。所以 想得太多 真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人会想,等自己变好了才去好好生活,但也许更可取的是,带着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办了“森田疗法”,其精髓可以总结为八个字——“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所谓“顺其自然”的意思是, 既不与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对抗,也不被情绪和思维控制,情绪和思维来了就来,走了就走,随它去 。这个疗法的重点是“为所当为”,其意思是,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思维,该做什么还要做什么 。

一份体验,不管它带给我多大的痛苦,只要不做任何抵抗地沉到这份痛苦中, 体会它,看着它 ,那么它最多半个小时后就会融解并转化。

看法和体验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通常,我们会认为,是事件导致了我们的体验。例如我们会认为,是失去亲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痛苦。但其实是你对事件的 看法导致了体验 。在庄子看来,死和生一样,都是“如四季运行般”的自然现象,一个人的离去并非彻底没有了,反而是“安息在大自然的房间中”,那又何必悲伤呢?

当我们想破除这一层又一层“ 洋葱皮 ”时,可以问自己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到底是那个原初痛苦更痛苦呢,还是想消灭这个原初痛苦的努力令我们更痛苦?

找一个不错的 心理医生 ,在他面前先感觉到安全,然后愿意脱掉最外层的“洋葱皮”,感觉到更安全后,再脱掉更里一层的“洋葱皮”……但是看心理医生绝不等于快乐。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恰恰相反,看心理医生,随着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增加,一些更深层的痛苦反而会映现出来,于是会体会到平时生活中都体会不到的痛苦。对痛苦越敏锐,就越能承受痛苦。

当痛苦来临时,我越保持不动就越好,同时注意自己内心的变化,但绝不引导这种变化,只是看着这种变化而已。 可以会坐下来,或躺下来,感受身体,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从这个部位开始感受,然后一点点地转移注意力,感受整个身体。如果某个部位的感受很强烈,尤其难受的感觉很强烈时,就把注意力放在那里一段时间。 一般而言,将注意力在这些难受的部位多停留一会儿,转化就会发生,可能这些部位会开始发热,也可能会观看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和想法。

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感受、画面还是想法,都要尽可能不做任何努力和引导,而是把自己交出去,让这些感受、画面和想法自然发展变化。

如心存斗志,也会激起对方的斗志;如大发脾气,对方也不会冷静,所以必须向对手示好。一旦 坦诚相待 ,对方就不会存有戒心,就能听你说话。

在愤怒产生之前,还有别的感受或情绪可以称为“ 原初感受 ”,而其他的感受、情绪或想法,多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防御这个“原初感受”的。

每个人都喜欢做有用的事,而不喜欢做无效的事,如果你的属下发现,他们可以不尊重你,那他们就会越来越不尊重你。这就是说,他的属下之所以不考虑他的需要,对他不尊重,其根本原因是他在教他们这样做,而他随之产生的怨气,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当他的心攀缘时,就会将这个内在的对话投射到一个关系中,而对方也会不自觉地认同他的投射。

关键是要明白,自己看到的一切外在,都是自己内在投射的结果,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意识,这样就不会轻易地埋怨别人,并将事情的责任一味推到别人或其他事物身上,而知道首先要看自己。

一个成年人的人生,不管多么不幸,都是他自己追求的结果。不幸,是自己营造的际遇,外部关系模式是内在关系模式的自然展现。

通过生病的方式表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很多人想控制自己的亲人,但他们不能直接说,所以就使用了生病的方式。

所谓命运,就是我们将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成年的人际关系中,结果就成了一个无聊的轮回。

轮回 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制造同样的机会,让自己处在同样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好从中修炼自己的心性。

每个人都是本自俱足的。这句话的通俗理解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具备了成长的一切资料,我们 不需要向外 寻求力量。

为什么会有悲观消极的想法或信念呢?那些现在看起来非常有杀伤力的习惯性做法,最初都是给自己赢得了很多好处的,这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所以,无论一个习惯性言行看起来多么不好,都不要恨它,因为它最初保护过你。

我们自己 改变 了,别人也会自动改变。如果你想要任何东西,你先把这个东西给出去,给别人。

你那个完美的伴侣是你由你自己的内心所 创造 出来的。不仅如此,甚至周围所有事物都是经由你的铭印制造出来的;你周遭的世界,周围的人,甚至你自己,都是过去或好或坏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的产物。

第一,因为你有一些种子(也即作者说的“铭印”),所以你遇到了符合这些种子的伴侣。

第二,你有了一个伴侣,你可以再种下一些种子,将这个伴侣“创造”成完美伴侣。

真爱的密码是“你希望伴侣做到的,你自己首先去做”。

通常,我们过于关注别人,并且无意中会认为,别人才是我们的答案,但真正的答案永远在我们心中。

我们要对所拥有的一切总是心存 感激 ,永远享受已拥有的资源,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欠缺上。

“内在的身体”并不受自己支配,我们面对它时,重要的是 信任 ,而不是指手画脚。

对什么有感觉就学什么,那时候真是 事半功倍 。

假若一个人对本应该挚爱的亲人有着不满、愤怒甚至仇恨,那么, 允许 不满、愤怒甚至仇恨在心中涌动,允许它们在一个不被批评的空间内存在,这些所谓负面的情绪会融化消解,最终爱意会再次流动,而那时的爱,就是真正的爱。

讨厌、厌烦与鄙视等包含着对别人强烈评判的感受是从 头部 发出的。同情、包容、爱、悲伤等种种渴望爱又担心失去爱的情感是从 胸部 发出的,集中部位是心口。

力量,宁静,与某一事物、某一人乃至整个世界的合为一体感产生时,注意力是集中在 小腹部 的。

怎么做可以令这些抵触别人的情绪消失呢? 只需将注意力从头部向下移动,譬如移到心口,那些厌烦、讨厌与鄙夷就会消失。

    尤其是将注意力移到肚子甚至小腹部时,那时我会获得一份宁静,似乎那些糟糕的情绪从来没有发生似的。

  时刻保持 与自己的链接 ,有一些简单的办法。 譬如,当发现自己有些失控,或注意力已集中在别人身上时,可以立即将注意力拉回来,并把注意力放在小腹部的丹田位置,或心口的位置。可以在这种时候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注意自己的身体感受,假若身体某些部位有一些特殊感受,可以将注意力放在那里一会儿。同时要保持身体的中正。

温和而坚定 ,首先是坚定,即我坚守我的 立场 ,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其次是温和,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 情绪 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

假若你以为,对方的 敌意 是针对你的,那么你也会有敌意产生,这很难避免,但假若你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上, 感其所感,想其所想 ,那么你很容易会理解他,那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如果你必须 顺从 ,那么你可以告诉对方,我不是因为你的压力而顺从你,我是 主动 选择了顺从你。

我们之所以会埋藏着很多敌意,关键不是人性恶,而是人性被压抑得太厉害了。

失控,就是潜意识暂时控制了自己。心理学家会说,每一个被严重压制的情绪都是一个情结,而每一个情结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盲点。这个 盲点 一被触动,我们就会失控。但假若这些盲点得到了觉察,也就自然化解了,那时别人再去触碰这个地方,就不会激发自己严重的情绪。久而久之,最终就会达到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从任意一个触动你的瞬间开始,试着向内看,你或许会开启真正属于你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都是由我们的自我意象所决定的,如果你改变了自我意象,人生也会随之改变。

罗杰斯对“自我”的定义是:自我就是 过去 一切体验的总和。

  在我的理解中,关于“自我”的一切内容都是先在关系中发生的,即,先是“我”与某个人发生了一件事情,而“我”将这个事情所带来的一切体验当成了“我”的一部分。于是,先是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最终,“我”也接纳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自我实现的预言 ”,即一个人一旦有了某种念头,就会驱使自己去实现这个念头,因为,我们无意中会认为,这个念头是“我的”,或更准确的说法是,这个念头就是“我”的一部分,我要捍卫这个念头,就等于捍卫“我”。这不仅仅是一个愿望,也是一个目标,在自觉不自觉中它就变成了现实。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就要重塑自我意象。

譬如,你爱一个人,很想和他共度一生,但真的吗?你是不是同时又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不配他,你不配有幸福?如果是,你想和他共度一生的愿望自然很难实现,因为慷慨的宇宙同时也会帮你实现另一个想法。关键还是我们 内心深处的选择 ——我到底想得到什么。

这说明,只要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你就可以将其交给潜意识去工作,越放松越好。当然,为了更深地唤醒潜意识的力量,你需要通过努力去积攒一些素材,这些素材会是线索,可以更好地激活潜意识,这样潜意识可以更好地帮你实现这个目标。

努力,但同时要学会放松,放松是更容易找到答案的渠道。努力藏着一个逻辑“我能找到答案”,而放松是“我要松弛掉紧张的神经,打开通向灵性层面的潜意识之门”。也就是说,答案不是我找到的,而是因为我打开了通道,答案自动来到身边。因此,爱迪生才说:“思想就在空气中。”

如果你设立了一个目标,那么你可以在想象中进行相关练习,而且越详细越好。这些技巧都有着同样一个道理——先去塑造一个自我意象,而后这个自我意象就会在现实中展现出来。

《当下的力量》第6章读书笔记——内在身体
答:这时,请保持高度临在,感受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如果思维偶尔扰乱你的注意力,请不要担心。当你注意到这种情况发生时,把注意力转回你的体内即可。任何时候当你发现你很难与你的内在身体相联结时,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呼吸时感受你腹部轻微的扩张和收缩。当你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决方案...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
答:读书笔记 摘抄迷上的这些句子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罗马假日》 切莫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 (毕淑敏) 金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了不缺爱的人,苦难也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

大学生活这样过想不变得优秀都难
答:如果可以要求我们坚持每天晨跑,不仅可以早睡早起,把握一天的时间,身体素质也会得到提升。 02上课时禁止玩手机。 每次上课,从讲台上看过去,大部分人都是低着头玩手机。看着看着一节课什么也没听进去就过去了。如果可以禁止玩手机,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认真听讲,学下专业知识。 03每周要求写读书笔记。 大学里最有含金量...

读书笔记摘抄
答:今天又听了一遍“大锤教你如何读一本书”,讲了一个特别好用的记笔记方法: 1.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核心思想2.之前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或者大多数人是怎么认知的3.书中的答案是什么4.书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思想 二、感 现在我知道,这就是一个读书笔记的写作套路。但是在这之前,当看一本书的时候,根本就...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③
答:知道团队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法律 手机答题 我的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③  我来答...08 身体的穿越 第三部分 当下与未来 09 能量太多的恶性循环 10 用进废退 11 新奇和舒适背后的隐患 结语 用进化逻辑创造人类健康的美好未来 尾声 “种咱们...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
答:《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6 我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后,我才知道科学很奇妙,也很神奇。可以让我学习到一些课本和日常生活中无法了解的知识。在《动物和植物》篇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蜜蜂为什么叮人后会死掉呢?因为,它在叮人的同时也把自己身体里的内脏一起带出来了,好神奇啊。还有刺猬身上的刺有什么用呢?

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和感悟作文300字以上十篇
答:为什么这样?如果想知道答案,你就赶紧去翻翻《我可以抱你吗,宝贝》这本书吧!也许你会和我一样懂得:享受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学习爱别人。 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和感悟作文300字以上八 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读过许许多多的...

身残志坚的榜样,《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读书笔记500字
答:算是加班加点的看完了《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一个因为意外七岁就没了身体四分之三的残疾少年,一步一步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最后在北京发展起了自己的写作事业。生活是公平的,在收了一些东西之后,还是会给予别样的补偿,笔者虽然失去了自己身体的大部分,然而却有一颗永...

读书笔记 20篇 100字左右
答:读书笔记20篇100字左右... 读书笔记 20篇 100字左右 展开  我来答 56个回答 #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4-12 展开全部 1.《老人与海》 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