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采桑子》是什么季节写的

作者&投稿:后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写作背景: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文学赏析: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此词描绘颍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欧阳修的采桑子的内容主旨
答: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的内容主旨是: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代 欧阳修 原文: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采桑子》这本小说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
答:《采桑子》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因此,我认为《采桑子》这本小说的主旨是歌咏颍州西湖的春景,表达了游西湖时闲适、恬静、愉悦的心情。

欧阳修的《玉楼春》《生查子》《采桑子》的翻译,很急,谢谢
答:夜已深了,可风声竹声却谱出秋天的音韵,这无数的竹叶声,声声都在诉说离愁别恨。因此想躺在孤单的绣枕从梦中去找寻,可是美梦作不成,灯火却点燃得将烬。=== 采桑子 [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歌散尽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译文] ...

采桑子·夏情
答: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等。词牌沿革 唐...

夏天在西子湖畔饮酒赏荷的悠闲的诗句
答:——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释义: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

采桑子欧阳修翻译
答:原文: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

赏析欧阳修的《采桑子》【第一句是“ 群芳过后西湖好”】
答: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这首词写颖州西湖暮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寄情湖山的闲淡自适的胸臆。格调清丽明快,平易自然。上片写颖州暮春之景,层层皴染出一幅“残春图”。作者却又以“西湖好”的赞语统摄全词,一反南唐诗人的低沉情调,热情赞扬残春之美,写出退居时闲适、恬静心情。

欧阳修《采桑子》主题
答:人物的孤寂。“绿树青苔半夕阳”韵味无限,耐人寻思。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 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仅寓孤闷之怀。江左自周师南侵,朝政日非,延巳匡救无从,怅疆宇之日蹙,“夕阳”句寄慨良深,不得以绮语目之。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关于春燕子的诗句古诗
答: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