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激光水下探测技术如何成就探海神针

作者&投稿:紫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蓝绿激光水下探测技术如何成就探海神针

中国研发的一种搭载强大激光器的卫星,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利用它来准确定位海面下500米深的目标。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称,“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项目于2023年5月在该实验室正式启动,旨在加强中国的全球海洋监测活动。

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宋晓泉(音)表示,如果成功,这一技术将使海洋的上层水体变得“近乎透明”。对此,有不少人高兴的认为,这预示着中国的反潜技术将取得巨大突破。

蓝绿激光探深海

1963年,Duntley S Q及Gilbert G D等人在研究光波在海洋中的传播特性时,发现海水对0.47~0.58μm波段内的蓝绿光的衰减,比对其他光波段的衰减要小很多,证实在海洋中亦存在一个类似于大气中存在的透光窗口。根据这一现象,发射蓝绿光的激光器展现出在水下目标探测、控制、通信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蓝绿激光水下目标探测装置的基本原理与声呐相似,平台上的激光发射器经扫描反射镜向海面发射蓝绿激光和红外光。蓝绿激光穿透海水能力较强,遇到潜艇等水下目标就反射回来,红外光从海面反射能力较强。这两部分反射回来的激光束经扫描反射镜和光学系统,被光电接收器接收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计算机系统根据两部分激光束传输的时间差,再与定位信号、平台运动姿态信息、潮汐数据等融合,确定出特定坐标点的水深。系统依靠扫描反射镜让脉冲激光束在海面做横向扫描,以保证在一定海面宽度上的多点探测。

与此同时,再配合相关平台的向前运动,就可完成对一定海域面积的多点探测,经计算机系统的去伪存真处理后, 可在屏幕上模拟出所测水下目标的立体图像、轮廓尺寸及型面分布,可谓是深海的“透视眼”。

擒龙反潜有利器

基于以上优点,蓝绿激光水下目标探测技术可以广泛用于海水水文勘测、水下潜艇探测、水雷探测、鱼群探测、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等诸多军事以及民用领域。许多国家尤其重视蓝绿激光在海军装备中的应用,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如前苏联早在80年代就已能从时速为每小时160km的低空飞行的飞机上,利用激光扫描技术探测水下目标。而瑞典的萨伯公司(Saab)和加拿大光学技术公司,于80年代后期联合研制了“鹰眼”机载激光探潜系统。它具有探潜和海深测量双重功能,已于1994年交付给瑞典海军,并已在波罗的海进行了实验。

美国则在海湾战争广泛使用“魔灯ML-30”型激光探测系统执行扫雷任务,同时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资助的研究项目加大了探测深度,DARPA研制了一种安装在侦察机上的装置,可以在200米深度左右,可靠地探测到像水雷那么小的目标。

身在太空视可观澜

中国的新装置能够产生不同颜色或频率的高功率激光束脉冲,使敏感接收器能够获取来自不同深度水体的更多信息。这些激光束可以扫描宽达100公里的区域,或者集中在一个仅1公里宽的地方。另外该装置将与安装在卫星上的微波雷达一起使用,以更好地识别目标。

虽然雷达波不能穿透水体,但它能够以极高的精度测量水面移动——因此当移动的水下目标产生小的水面扰动时,雷达可以告知卫星应该往哪里投射激光束。此次“观澜号”的研制不但意味着中国的蓝绿激光水下探测技术愈发成熟,同时该技术与卫星平台的结合,也代表着中国未来将具备对全球海域的水下探测能力。



为什么水下目标探测信号用声波
答:因为声波抗干扰能力强,对障碍物敏感,精确度高,能在最短的时间测出信号

激光器的发展史
答:⑥单模和稳频激光器,单模激光器是指在采用一定的限模技术后处于单横模或单纵模状态运转的激光器,稳频激光器是指采用一定的自动控制措施使激光器输出波长或频率稳定在一定精度范围内的特殊激光器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制成既是单模运转又具有频率自动稳定控制能力的特种激光器件(见激光稳频技术)。⑦可调谐激光器,...

邱志明院士:水下无人装备前沿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
答:集群化与智能化</UUV集群化发展呈现出同构(如AOSN、CNAV和SwarmDiver)和异构集群(如CADRE和潜艇-UUVs-无人机协同)的多元形态。美国在自主协同与海陆空多维协作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则侧重于多UUV的协同探测技术研究。未来,水下无人装备将在海战中扮演智能化角色,具备多样作战能力和态势评估能力。...

全球核潜艇技术已经30年止步不前?
答:总的来看,这很像陆地上的西方主战坦克在最近30年来的窘境。这就是改来改去。都是在生产的旧货上的翻新,却没有资金也没有决心和技术进行一次彻底的大升级。不过传统水下强国在核潜艇技术上30年来的整体裹足不前,却完全不影响我国正在取得的各项巨大进步。比如蓝绿激光水下高速数据链,超级远程智能...

水下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要点是什么
答:但是该技术目前仍缺少合适的安静泵、气体管路布置、固态电解液以及燃料和氧化剂的有效存储方法 随着燃料电池的不断发展,它有望成为水下机器人的主导性能源系统 水下机器人一旦突破技术瓶颈,其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但是由于在探测技术、工艺水平、综合显控、综合导航与定位等技术上存在的较大差距,致使国产水下...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实验站”,能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此举有哪些意...
答:此次海事通过上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底计算与原位实验室的水下连接,对基站的海底航行能力及自主位点移动,进行了有效的验证。促进我国深海科考能力。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深海研究开发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将海洋探测的目标定为“深海探测”这一目标也因此提出了“深海探测工程...

科学家首次捕捉激光飞行画面?
答:你怎样拍摄快照,快到能看见光在空中飞行?据《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报道,利用能探测到单光子,每秒200亿帧的超高速摄像机,科学家首次捕捉到了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在10分钟内,研究者记录了光子与空气碰撞时产生的200万次激光脉冲。该技术可用于巡查环境角落,显示屏幕上看不到的物体,还...

光通信技术的蓝绿光通信
答:是一种使用波长介于蓝光与绿光之间的激光,在海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水下通信手段。

激光雷达的论文
答:捕获水下目标高手:海用激光雷达 对水中目标进行警戒、搜索、定性和跟踪的传统方式,是采用体大而重的一般在600千克至几十吨重的声纳。自从发展了海洋激光雷达,即机载蓝绿激光器发射和接收设备后,海洋水下目标探测既简单方便,又准确无误。尤其是20世纪90 年代以后研制成功的第三代激光雷达上,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