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幽记 赏动静之中院落,品大合之道美学

作者&投稿:兆昆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动静分离,尽显流溪之美

苏轼有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也说:“生活的最典型为中庸生活,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动与静的讨论,常常是不止于诗的。

流溪别院样板房实景

动是生活的外力,是向上的原力,是客厅的欢声笑语,是厨房的热气腾腾,是原乡流溪别院下池塘中那“多情唯有池中鲤鱼”;而静是内在力,是置身于高黎贡至美山水之中,依然可以自我存放、自我感知的力量,是原乡“秋春还放旧时华”的中式庭院意境之美。

流溪别院样板房实景

刚柔并济,合中西之韵

最有韵味的人居空间,是如太极般刚柔并济的平衡,平衡则在于融合。流溪别院独树一帜的中式风格装修,再加西式异域风情的家具,共荣而生简约、舒适、自然,独具韵味的原乡新中式风格。刚,有藤编的可塑性,木质的坚硬;柔,则是颜色丰富的编织壁挂,亲肤的棉麻搭配的家具等,让设计更有返璞归真的感受,麻、棉、藤的相互辉映,回归那质朴纯粹的田园生活。

流溪别院样板房实景

下雨天坐在小院的一角,手下是棉麻搭配有质感的藤编,粗中带些许细腻,硬朗中带些许柔和。任阳光洒进来的瞬间,泡一壶好茶,看茶气缥缈,茶香在空中、鼻下回旋流转。手持杯盏放眼望去,除了屋顶显眼的木饰面,古色古香的新中式家具等东方意蕴,东南亚风格的藤编式的器物的叠加,在干净朴素的空间展示着自然婀娜的质感与姿态。

流溪别院样板房实景

家中有庭院,院中有深情

原乡将建筑与自然、文化完美融合,让小院依景而建,从人、自然、建筑和谐统一的居住理念出发,用清雅古朴的建筑语言和东方园林的写意灵动。中国人之所以把家叫家庭,正因家中有庭院,院中有深情的烟火情。建筑在外化功能之外,生活内核才是东方中式那源远流长的情怀。

流溪别院样板房实景

在流溪之畔、花叶之下,水清浅、园清幽、院清净、人清闲,风从山上来,花自院内开,饮一盏清茶,享一番自在。闲看水中小鱼嬉戏玩耍,细品奇石之上佳木葱茏,流溪之动,景致之静,动静之间的院子,独显一份禅意,生活也自然多了几分情趣。

流溪别院样板房实景

那些中国人对于诗意栖居的需求和想象,也都在流溪别院矮墙之内,庭前逗猫遛狗,堂内抚琴弄画,任时光散漫,不疾不徐。

流溪别院样板房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