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文言文所有一词多用和动词变名词

作者&投稿:佟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狼》课文中的动词、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点击字词 (1)生字 屠(tú) 缀(zhuì)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薪(xīn) 隧(suì)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寐(mèi) 尻(kāo) 黠(xiá) 诈(zhà) (2)多音字 ①中 zhōng 担中 zhòng 中弹 ②少 shǎo 少时 shào 年少 ③露 lù 露水 lōu 止露尻尾 ④几 jǐ 几何 jī 几乎 (3)释词 实词意义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的意思是紧跟。 并驱如故: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顾:看到。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奔 倚 :奔过去倚靠。 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耽,注视的样子。 意 暇 甚:神情很悠闲。

意将隧入:想要钻过去。 假 寐 :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

变 诈 :作假、欺骗。 虚词用法 ①而 连词,表转折。

但,可是。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 代词,文中指代柴草堆。例:屠乃奔倚其下。

③以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在。例:盖以诱敌。

④之 代词。例:又数刀毙之。

(代狼) 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

(敌: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攻击”。) ②狼不敢前。

(前:原是方位名词,现为动词,译为“上前”。) ③一狼洞其中。

(洞: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原是名词,现作副词,译为“从所打(1)省略句 ①顾野有麦场。(谓语“顾”前省略主语“屠”。)

②一狼仍从。(谓语“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代屠户。)

③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介词。

“洞其中”即“洞于其中”。) ④一屠;一狼。

(数词后省略量词是文言语法的特点之一。)隧洞”。)

⑤其一犬坐于前。(犬:原是名词,现作状语,译为“像狗那样”。)

2. 文言文狼的一词多义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5.常用字词: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 *** 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 蒲松龄写的古文《狼》中一词多义的词的解释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4. 文言文《狼》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止:通“只”。

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

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

二、一词多义:

1、积薪:

(1)堆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3336积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

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转视积薪后。

白话译文: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2、意:

(1)神情、态度。

原文中的句子:意暇甚。

白话译文:神情悠闲的很。

(2)意图。

原文中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白话译文: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3、敌:

(1)攻击。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2)敌人。

原文中的句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4、前:

(1)前面。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2)向前。

原文中的句子:狼不敢前。

白话译文:狼不敢上前。

三、词类活用:

1、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4、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四、古今异义: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

白话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2、少: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白话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白话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

白话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股:

古义:后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原文中的句子: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白话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6、盖: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原文中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状语后置。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2、省略句:

(1)“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白话译文: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3)“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4)“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白话译文: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5. 《狼》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累计, 要全部的

1.词性活用现象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企图,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人,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代词,代狼 例句:复投之。

(2)以

介词,把 投以骨。 介词,用 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 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 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5.使动用法

死:使。死,杀死。

6.文言句式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6.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狼的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咏雪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论:讨论)(5)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6)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儿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7)内集:家庭聚会。(8)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9)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10)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11)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2)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13)古今异义儿女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因古义:趁,乘今义:因为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地名;长,长官。

与:和元方:即陈纪,字元方,是陈寔的长子期行:相约同行。期,约会,约定时间。

行,出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时年:这年(那时)。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您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别人而离开。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放弃,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家君:家父。

惭:惭愧。引:拉,这里指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信:诚信,信用。

礼:礼貌。引之:拉住。

不:同“否”。

7. 《狼》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累计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屠户”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④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⑵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8. 《狼》的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通假字 省略句 倒装句

1.词性活用现象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企图,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人,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1)之 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代词,代狼 例句:复投之。(2)以 介词,把 投以骨。

介词,用 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 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 来盖以诱敌。(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5.使动用法 死:使。

死,杀死。6.文言句式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9. 文言文 狼 的字词 翻译

《狼》

【基础积累】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缀行甚远(紧跟) 屠惧,投以骨(惧,害怕。以,用)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困窘,处境危急)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 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弛,卸下)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一狼径去(离开)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目似瞑,意暇甚(瞑,闭眼。暇,空间) 屠暴起(突然)

又数刀毙之(杀死) 一狼洞其中(打洞)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 *** )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睡觉) 只增笑耳(罢了)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屠户”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④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 *** 。)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⑵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10. 狼这篇课文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倒装句文言句式和通假字有

一、一词多义

止:(1)止有剩骨:通“只” (2)一狼得骨止:停下

以:(1)投以骨:把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3)盖以诱敌:是用来

之:(1)复投之:代指狼 (2)二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久之: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4)又数刀毙之:代指“犬坐于前”的前狼(5)亦毙之:代指“洞其中”的后狼(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

前:(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前面的 (2)狼不敢前:上前

其:(1)恐前后受其敌:狼的 (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 (3)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代指狼(4)一狼洞其中:代指柴草堆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6)屠自后断其股:代指狼

敌:(1)恐前后受其敌:攻击,胁迫 (2)盖以诱敌:敌人

意:(1)意暇甚:神情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

二、词类活用

犬: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

洞: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

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

股:(古)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今) ***

几何:(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今)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耳:(古)止增笑耳:罢了,语气词.(今)耳朵

四、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五、倒装

1、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状语后置



狼 蒲松龄 一词多义 (乃以之)带句子
答: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以: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之:复投之(代词,狼)又数刀毙之(代词,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无义)久之,目似瞑(助词,无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 评论 41 30 ...

蒲松龄的狼中的古今异义词,说明意思
答:1、去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2、少(少时)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4、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5、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 今义:...

初一下学期语文30课狼的一词多义
答: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

狼文言文实词
答:展开全部 1. 有关狼的文言文字词解析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

十八课狼文言文支知识点,谢谢!
答: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1]五、文言文式 省略句 省略宾语: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

狼三则的所有通假字,一词多义(意思也要)
答:“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2、一词多义 1)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2)意:神情, 意暇甚。意途,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3)敌: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4)前: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狼三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

狼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答:2、晚:夜晚,晚上。3、归:回家。4、止:通“只”,翻译为仅,止。5、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甚,很。6、惧:害怕 7、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以,把。8、从:跟从,跟随。9、复:又,再 二、虚词:1、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文言文狼而的用法
答:展开全部 1. 狼文言文的虚词 (1)之 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代词,代狼。 例句:复投之。 (2)以 介词,把。例句:投以骨。 介词,用。例句:以刀劈狼...

文言文狼的特殊句式
答:展开全部 1. 文言文《狼》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止:通“只”。 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 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 二、一词多义: 1、积薪: (1)堆积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 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原文中...

初中语文狼这篇当中的虚词实词和特殊句式?
答:2.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 狼不敢前。3.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5.敌:名词做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6.笑:动词做名词,笑料。 止增笑耳。(五)一词多义 1.止 (1)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