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是赵孝成王建立的还是赵武灵王建立的?

作者&投稿:赵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赵武灵王与赵孝成王是什么关系?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人?~

赵武灵王是赵孝成王的祖父,他们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人。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的儿子。
赵孝成王赵丹(?—公元前245年),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君主。公元前265年即位,史称“赵孝成王”,在位21年。

扩展资料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在赵国鼎盛的时候为了专注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
赵孝成王年幼执政,在位的第一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长平之战后,赵国联合其他诸侯国,进行战略动员,打败了秦军。晚年重用廉颇,多次战胜燕国,守卫赵国北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武灵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孝成王

除了成为赵惠文王的次子之外,赵武灵王的长子于“沙丘之乱”中兵败被杀;三子则成为“战国四公子”的其中一员,最后自然死亡;幼子同样也是自然死亡。
赵武灵王的长子名叫赵章,因是长子,故而早早被立为太子。但是赵武灵王后来偏宠于吴娃,故而赵章的太子之位被废,身为吴娃儿子的次子赵何则成为新一任太子。然而赵武灵王之后又感到后悔,为此他一度想要将赵国分成两半,然后长子与次子各一半。因为朝中官员的劝阻,赵武灵王的这个想法终究没能得以实施。
待赵何继位成为赵惠文王之后,赵武灵王有一年与其一同前往沙丘狩猎。当时身为安阳君的赵章得知此事之后对沙丘发动攻伐,“沙丘之乱”就此爆发。不过这场动乱终是以赵章的兵败结束,而赵章也在兵败之后被杀。相比起命运多舛的赵章,赵武灵王其余二子的命运则要平顺许多。其中排行第三的赵胜颇具贤能,为此他还成为了“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惠文王对赵胜亦是十分器重,故而授予他相国之位。
不仅如此,继赵惠文王之后继位的赵孝成王对赵胜也非常非常器重,赵胜也因此得以继续担任相国之职。赵孝成王在位期间,赵胜曾在长平之战中为赵国成功招来救兵。除此之外,在邯郸城城中粮草因秦军的围困而得不到及时供应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军心赵胜也是拿出全部身家四处奔波。
最后关于赵武灵王幼子的生平,史书中的记载相对比较少。该幼子名为赵豹,曾受封成为平阳君。在韩国遭遇秦国攻打时韩国上党郡因战事被阻断联系,该郡郡守为自保便想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赵孝成王得知此事之后曾找来赵豹进行商讨,赵豹因有诈劝说赵孝成王不要接受上党。不过赵孝成王并未采纳,结果就在接受上党两年多之后长平之战爆发。

是赵武灵王建立的,赵武灵王在那里建的雁门郡,唐朝置关。之所以叫雁门是大雁经常往返于两山之间,形如雁门。

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

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军,推行“胡服骑射”军,,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



是赵武灵王为抗北方异族而设置,包括云中、雁门、代三郡。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西烃关,也名雁门关。

雁门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北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炀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赵武灵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答:赵武灵王臣服林胡后,“礼服”楼烦,征集了他们的军队。这样,把林胡、楼烦两国上千里的土地并入自己版图,设置中、雁门、代三郡治之。而且筑了从今河北宣化沿阴山山脉西行,直达今河套五原以北狼山缺口止的长城,以之来达到巩固土地、防御北胡的目的。赵孝成王时,赵国大将李牧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同时...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104】长平之战(1)导火索
答:此刻在年轻的赵孝成王眼里,应该觉得有与秦一战之力。且此时的态势,为赵孝成王掌权后首次处理纷乱的国际形势。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作为一个赵国人,他爷爷赵武灵王年幼上台时,面对诸侯责难的气魄还历历在目,再加上手下良将众多,他并未对秦国有着多大的恐惧心理。况且上党地区...

赵国历代国君列表
答:6、谥号赵武灵王,姓名赵雍,在位时间前325年—前298年,年数28,前323年称王,不久去王号,一生不再称王。7、谥号赵惠文王,姓名赵何,在位时间前298年—前266年,年数33,即位当年改元。8、谥号赵孝成王,姓名赵丹,在位时间前265年—前245年,年数21。9、谥号赵悼襄王,姓名赵偃,在位时间前...

赵武灵王与赵孝成王是什么关系?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人?
答:赵武灵王是赵孝成王的祖父,他们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人。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的儿子。赵孝成王赵丹(?—公元前245年),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君主。

历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抢走的?最后结局如何
答:赵孝成王本人也深受其害,不过他并未因此而彻底颓废,而是力图振作,所以晚年在对燕国、秦国的战争中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赵孝成王的祖父赵武灵王活了四十六岁,父亲赵惠文王活了四十三岁。所以,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也应该明白自己来日不多了,可是他疼爱的儿子春平侯在秦国为质,公子赵偃又入不了...

“秦、楚、燕、韩、赵、魏、齐”战国七雄当时的都城,都是现在哪?
答:在邯郸,赵国经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迅速壮大,成为战国中晚期唯一能够抗衡秦军的力量,多次击败秦军。但是在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长平一战中,秦军大破赵军,赵军被坑杀四十六万。赵国自此中衰,无力抵御秦国进攻。 在勉力支撑了三十年后,赵王迁八年(前228年),秦军攻破邯郸,俘赵王迁,赵国亡。秦以赵地置邯郸郡,郡...

询问战国时期,赵国的历代君王!?还有期间发生的事情!
答: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兵锋,决定主动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上党郡守却不愿降秦。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遂行降秦的相关事宜。冯亭也不愿降秦,为避免加强秦国同时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他献郡于赵国,赵孝成王接受,封冯亭为华阳君同时仍任上党郡守,派平原君赵胜领5万赵军接收上党。结果 ...

秦朝的三个君王分别是谁?
答:33.昭襄王嬴则,秦武王四年(宋康王二十二年,周赧王八年,齐宣王十三年,燕昭王五年,鲁平公十年,楚怀王二十二年,卫嗣君十八年,赵武灵王十九年,魏襄王十二年,韩襄王五年,前307年)八月至秦昭襄王五十六年(齐田建十四年,燕姬喜四年,鲁顷公二十三年,楚考烈王十二年,赵孝成王十五年,魏安釐王二十六年,韩桓惠王...

邯郸出过那些名人或者历史人物
答:2、赵奢 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赵国邯郸人(今河北邯郸),赵武灵王之子,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后埋在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地区。3、毛苌 毛苌,...

古时候的赵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答: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战国时期赵国疆域极盛时期版图跨越了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赵氏立国之初,赵襄子甫一即位便实施北进战略,并逐渐将大部分代戎之地兼并,开始了对该地区的经营。赵国三选都地:初都晋阳(今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