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少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前身为傅作义邀樊福煊、王克俊、周均诸人于1942年5月创办的私立奋斗中学。在绥西陕坝(今杭锦后旗)借房建校,招收两个初中班,主要是傅部军政干部子女。1943年9月迁入陕坝北郊新校址。1946年3月,学校随傅部迁至归绥,改名为归绥奋斗中学,校址即今呼和浩特第二中学所在地。 1952年8月,人民政府接管了私立奋斗中学,改为归绥市第二中学。1954年,蒙、绥合并,学校改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中学和五年一贯制的试点学校。1967年5月,军宣队进校,开始复课,学校秩序稍有好转。1968年初,学校成立第一届“革命委员会。1968年8月,呼和浩特市动员高、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大多数学生去农村插队,去建设兵团。同年,开始招收“文革”后的第一批初中班。1970年秋,招收“文革”后的第一届高中班。 1980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新确定为首批办好的自治区级重点中学。1983年,高中学制改为三年。1990年,试办“智力超常少年班”。 200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称号。

校徽银川二中校徽由红绿两色组成,中间绿色部分是汉字“二”的变形,外围红色部分有中英文校名。校训砺志、奋进、合格、多能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发有益于学生发展的选修课、活动课,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如书法、美术及研究性学习小组等,并组建学生合唱团、篮球队和足球队,创办学生自己的刊物《行歌》。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丰富的文体活动,4月举办水火箭比赛,5月举办学生钢琴音乐会、校园小歌手大赛,6月举办学生广场音乐会、学生书法美术作品大赛,9月举办学生器乐音乐演奏会,10月举办高一新生辩论赛,11月举办社团文化节。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社团25个。 学生社团名单 广播社易物社梦溪文学社中华国粹社跑酷社滑轮社城市热风俱乐部(城建社)航空社外语交流社流萤绘画社戏剧社摄影社天文社鬼步舞社计算机编程社街舞社推理社吉他社骑行社B-BOX社爱笑镜屋社动漫社三叶文学社模拟联合国社黑墨工作室魔能科学社(由于其教室卫生太差,于2015年4月13日解散)

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行政划归甘肃省管理。银川公署在宁夏工农速成中学原址(宁夏文庙旧址,今银川市第十五中学校址)建立银川初级中学。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初级中学更名为银川市第二中学,并增设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66年6月20日,学校在“文革”的混乱状态下进入“停课闹革命”,校名被改为继抗大中学。
1969年,学校恢复了银川市第二中学的校名。
1980年,学校被确立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1990年3月,学校遵照银川市教育发展的统一部署,实行了高、初中脱钩。撤销初中部,由完全中学改为高中学校。
1996年9月,学校利用空置教室,开始招收初中英语、数学特色班。
2002年5月,银川二中成立了宁夏第一个教育集团——银川二中教育集团,并创办民办银川景博中学。
2003年,银川二中兼并原银川市十一中,原银川市十一中改为银川二中西校区 。
2005年11月27日,银川二中迁入今校址(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北街英才巷151号),同年,学校被确立为宁夏首批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示范学校。
2009年11月6日,由银川二中与北京锡华教育集团、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联合创办的银川二中国际部正式挂牌成立,16位学子成为国际班首批学员 。
2012年8月,银川市政府同意对银川二中(西校区)、银川二十三中进行资源整合,组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中部,使其成为一所集高中部、职高部于一体的学校”,两校合并后,组建为35个教学班(每班50人)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保留银川二中(西校区)机构 。
2013年7月,成立银川二中学校发展共同体(教育集团),由二中高中部(公立)、银川景博中学(民办) 、北塔中学(公立) 、银川二十中(公立)和国际部(公立)组成 。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答:学校创办人为美国牧师,郭显德(HunteyCoybett)博士。1886年间,郭显德向美坎萨斯州的维齐他市长老会募款2500美元,扩建校舍,增设中学班。1896年,“文先”、“会英”两校合并,各取一字,取新校名为“会文书院”。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美国人韦丰年先生(George Cornwell)创办“毓璜顶...

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沿革
答:1979年,学校更名为“安顺地区第二中学”,并在1980年被确立为首批省级重点中学。1992年,初中招生停止,1994年,学校更名为“安顺地区第二高级中学”,并继续发展。2001年撤地设市后,学校正式成为“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并被评为贵州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二类)。2003年,学校中层机构调整,如刘欣弘任...

重庆市大足第二中学历史沿革
答:文革结束后,学校开始复苏,1977年高中新生达到10个班。从1978年起,学校连续三年创造了历史上的升学率高峰。然而,1988年至1994年,二中发展面临低谷。转折点出现在1995年至1998年,学校逐步走出困境,1997年成功举办50周年校庆,1998年的高考成绩显著提升。自1999年起,学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施素质教育,...

渭源县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答:二中为解放前的会川初级中学,1944年筹办。县上成立了筹建委员会,由7人组成,主任:赵天乙,副主任:包云汉(县长)、赵佩琴,委员:赵翱天、胡民三、王祟址、x x x。在盘石堡国民党自卫队营房开设了一个预备班,有学生30多人。当时未派校长,由筹建委员会点接管理。史良直代理教务主任.教师有姬...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答:1948年9月,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实验中学)创建,是河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河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1953年,石家庄二中西校区(石家庄市第五中学)建校,它是在原石家庄铁路一中基础上转制组建的一所高级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 1978年4月14日,省革委会批准将石家庄二中作为省的重点...

重庆市大足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答:1957年秋季开学搬入新校舍,增招学生两个班,校名为“大足县第二初级中学”。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10年,人妖颠倒,黑白混淆,不堪回首。文革后,学校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7年高中新生发展到10个班。从1978年起,连续三年创造了二中历史上升学率居高不下的第二个鼎盛时期。1988年至1994年,...

南昌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答:1907年,改名为“心远中学堂”。1912年,易名为“南昌熊氏私立心远中学校”。 1938年8月15日,日军轰炸南昌,学校分别迁往南昌县岗上乡月池熊家、吉安陂头和南城上塘,以吉安陂头为本部。不久,本部迁至南城。1942年6月,南城陷落,学校再次南迁至宁都县田头村。 省立二中时期 1914年,熊育钖建议...

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历史沿革
答: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的酉州“考棚”,这座古老的考场在1823年开始用于院试,直到1905年院试停止。考棚曾是学校的前身,见证了学校的初创阶段。1910年,酉阳知州杨兆龙在此创办了“酉阳中学堂”,接纳来自酉、秀、黔、彭四县的200多名学生,标志着学校的正式建立。然而,1913年学校...

钦州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答:1974年8月,在钦州傍钦(今钦州市英华国际技术学院校区内)创建,在那里,“第一次创业”的二中人拓荒办学,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75到1976年期间,除了开办文化课外,按当时的要求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学军”。1981年,根据钦州市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的需要,钦州二中从傍钦迁入城区,定址为新兴街...

宜丰二中的历史沿革
答:江西省宜丰县第二中学 江西省重点建设学校1999年,县城新昌初中并入学校。2002年,学校剥离高中,成为承担全县城义务教育任务的初级中学。2003年,恢复高中招生成为全县唯一一所完全中学。2004年,县体校并入学校,实施体教结合,同时扩大校园面积,占地达到16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