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BIM,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作者&投稿:爱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 BIM,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BIM这么“牛”,它到底能做什么呢?

bim是什么
bim是什么,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建筑信息建模)是一个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管理各阶段统一协调的过程,是把使用标准的理念转换成相应数据的操作软件。

BIM图像看似简单的3D CAD档案,事实上BIM组件在应用程序中比较复杂,并提供更佳的操作灵活性。创造单一组件时,每个BIM组件作为建筑形态内单一的独特元素,当加载到项目模型时,则允许用户看到该组件与其它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构建;例如,将多玛的旋转门加载到单一测量的模型。

bim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BIM建模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说它可以预防建筑项目在规划阶段可能发生的潜在冲突。BIM系统能让建筑师和设计师更迅速,更简单地了解和实现门控,自动化和其他多玛产品的特性。

bim是什么,bim工程师是干什么的

BIM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1、bim工程师是能依图说、规范及营建工程之施工中,了解建筑量体及系统模型组件建立流程;

2、bim工程师是管理内部与外部合作的业主、承包商等,及掌握工作流程,以确保项目能成功进行;yd119.cn/article/917

3、bim工程师是了解风险管理并以BIM技术,模拟使用不同的策略,以达到抑制或是降低风险的目的;

4、bim工程师是以BIM技术建立、考虑实施工地安全计划,并纳入ISO 45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以确保工地安全;

5、bim工程师是以BIM技术按施工进度完成建造,并履行预算和工程时限;

6、bim工程师是应用BIM技术调整并且变更程序,以协助工程如期完成;

7、bim工程师是依工程需求,产出模型相关图面数据;

8、bim工程师是知道不同BIM软件及智能联网、工业4.0、传感器的应用整合概念。

bim是什么,bim软件是什么

BIM不是软件!BIM拆开了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说其摆脱了传统CAD的二维设计,通过3D数字化技术把建筑工程中各专业、各阶段的各种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全部纳入数据模型之中,通过【BIM软件】进行建模、分析、模拟、演示、检测等,对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管控,提高传统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为参与各方提协同平台,有利于大家在统一的环境下进行沟通、商讨、决策,让项目能够在各方满意的情况之下顺利进行。

bim是什么,bim技术是什么

BIM是以3D数字技术,将建筑工程中各个作业之种相关信息整合数字技术,将建筑工程中各个作业之种相关信息整合数字技术,将建筑工程中各个作业之种相关信息整合数字技术,将建筑工程中各个作业之种相关信息整合起来,并对各个信息作完善的描述。

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资讯模型一词由Autodesk所创的。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

扩展资料

BIM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可视化

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2、协调性

协调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都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

3、模拟性

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

4、优化性

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信息模型



最近BIM在国内炒的比较火,但提到什么是BIM,说的最多的概念跟bim_百度百科里的内容差不多。
这种对BIM的认识,是属于BIM的狭义认识,也就是Little BIM。这个概念我觉得看看百度百科就差不多了。
但BIM实际上的内涵要比这个丰富的多。
本文重点讲的是BIM的本质,也就是Big BIM
我们先来聊聊B、I、M三个单词所代表的意义,再来聊聊BIM的含义。
B是building,国内直接的翻译是建筑。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翻译。Building所代表的不是建筑,而是土建类(或者称为建设领域),那什么叫土建类?引用百度百科的话,就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包括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涉外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技节能技术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景观建筑设计,水务工程,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景观学,风景园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
所以B代表的是BIM的广度,也就是整个建设领域,它可以是建筑的某一具体部分(如水暖电、土方工程等),可以是单体建筑,也可以是社区,更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可以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举例来说,土方工程使用civil 3d就是具体部分,使用revit来建立整栋大楼的三维模型等就是单体建筑;CIM(关于CIM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City Intelligent Model,城市智慧模型,这种说法在大陆比较常见;一种说法是日本提出的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Modeling/Management,这种代表的是非建筑工程类的BIM,而让BIM专属于建筑工程类 ),就是社区及城市(虽然实际功能达不到城市的范围);帝国理工的Blue-Green Dream(将BIM和环境工程结合起来)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然后是I。I是information,也就是信息。虽然美国有种观点认为,I代表的是integration,也就是集成,但我更倾向于使用information。因为我觉得information更能代表BIM的本质。
关于I,要分三部分来回答。
第一部分是,到底什么才算是information呢?也就是I的含义。我认为这里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信息(名词),也就是建设领域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二是信息化(动词),也就是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都讲会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
信息好理解,比如说梁的参数、项目的进度、项目的说明之类的,都是建设领域的信息;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等信息化技术及手段,来实现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及智能化。
第二部分是,I的范围。I的范围是基于建设项目(注意是建设项目,不是单体建筑,而是整个建设领域)全生命周期(从概念产生到项目报废)的信息化过程。(可以参见文章“浅谈BIM应用工具(一):序曲/谢尚贤”BIM 工程资讯模拟与管理研究中心)
具体的应用就是:
项目概念阶段:项目选址模拟分析、可视化展示等等;
勘察测绘阶段:地形测绘与可视化模拟、地质参数化分析与法案设计等等;
项目设计阶段:参数化设计、日照能耗分析、交通线规划、管线优化、结构分析、风向分析、环境分析等等;
招标投标阶段:造价分析、绿色节能、方案展示、漫游模拟等等;
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模拟、方案优化、施工安全、进度控制、实时反馈、工程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场地布局规划、建筑垃圾处理等等;
项目运营阶段:智能建筑设施、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智慧城市、云平台存储等等;
项目维护阶段:3D点云、维修检测、清理修整、火灾逃生模拟等等;
项目更新阶段:方案优化、结构分析、成品展示等等;
项目拆除阶段:爆破模拟、废弃物处理、环境绿化、废弃运输处理等等。
详情也可以参加BIM Handbook 中Chapter 4-Chapter 7的相关内容。
当然BIM所能做的事远不止这些,笔者这里只是选取部分来举例而已。
第三部分,是I的趋势。斯坦福大学CIFE中心的研究表明(BIM Handbook英文原版 第10页),1964-2009年这45年间,同非农业产业相比,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显著提高,反而有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
Handbook台译版第9页的原文表述是“虽然施工生产力明显减少的原因尚未被完全了解……显然使制造业更有效率的自动化、资讯系统、更好的供应链管理、和改良的协作工具,尚未实践在工地的施工上”
也就是生产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方法并没有有效使用在施工领域。这其实严重制约了施工的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更有经济效益、更有生产效率,建设领域,更准确的说是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都会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斯坦福大学在15年前就在做智能吊车自动建设房屋的研究,就是根据房屋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吊车编程,像搭积木一样自动把房屋搭建起来。像国立台湾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也在进行建设机器人的研究开发,也就是让更具智能化的机器人来替代人进行建设。又如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所做的track and sensing方面的研究,就是希望借助谷歌眼镜,让带眼镜的工人知道在什么时候、走哪条路线、精确到有具体坐标的位置、在货物架的第几行第几个、去拿一个什么样的货物、走哪条路线、在什么时候、送到哪里去、交给谁。而日本的一些公司正在进行裸空气3D全息投影设备的研究开发,这项技术一旦普及开发,那么以后就可以借助该类设备直接看到全方位立体的模型,做到哪里不会做了直接看全方位立体模型就好了。
所以未来的建设领域,必然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过程。这点美国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具体体现在:
三维渲染,宣传展示
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

职业名称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工程师(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Engineer英文名称缩写:BIM),是指利用电子信息工具完成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建造和管理可视化与数据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西方国家通常称为BIM工程师。

BIM作为建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最近两年一直在全国各地开始推广试用,很多大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BIM研发团队,如今说起BIM,建筑行业人员都能说出一二,这说明BIM的推广速度确实在加快。但是作为一项颠覆设计、施工管理的新技术,BIM彻底改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或管理方式。

适合人群

凡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及建筑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财经管理类、建筑结构、土木工程等与建设工程有关专业的,或即将从事BIIM相关工作、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评价咨询、建筑材料、检测监测、方案设计、运营维护等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建筑业同仁,均可参加BIM客网培训课程频道里面的专业技能培训班。

一、BIM的优势

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BIM技术。它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预期,随着住建部及北京、上海等地区关于推进BIM应用文件的出台,多个城市通过政策和标准的引导,激活了市场,推动了市场,提升了应用能力。如果我们在十年前谈BIM,那仅仅是一个概念,五年前讲BIM,那是在一些重点项目上的推广应用,今天我们讲BIM已经是全国范围大面积的推广,很多城市已经出台了政策。BIM应用将成为改变我国建筑业的强大推动力。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BIM有如下特征:它不仅可以在设计中应用,还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用BIM进行设计属于数字化设计;BIM的数据库是动态变化的,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在更新、丰富和充实;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协同工作的平台。我国BIM标准正在研究制定中,研究小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