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孩子读的书有哪些

作者&投稿:澹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四书》《五经》;蒙学读物;文选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兔国册》《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1、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2、千字文

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3、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4、千家诗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

5、幼学琼林

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字经

百度百科-龙文鞭影

百度百科-千家诗

百度百科-幼学琼林

百度百科-千字文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称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
在教学的顺序上是《三字经》第一,《千字文》最末。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简后繁,这很好理解;二就是“经”与“文”的根本区别。经者经舆大道,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必由之路,引伸义就是规律、原理、原则与方法。自古以来,圣人的书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有四书、五经等经典。《三字经》既敢称为经,而且被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百家姓》都是四言,四个字读起来不上口,小孩子不容易唱颂。《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的特点,所以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弟子规易解
弟子规读诵
弟子规动画
二十四孝图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
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涉及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姓氏、自然常识等。
由于《千字文》字数多,又被大家广泛知道,所以在古代还经常被用做仓库、监狱、书籍(如佛经)及刻印书刊的书版等建筑、物品的编号,所以古代小说有“天字一号”等字眼。

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古代还有哪些启蒙的书籍?
答:所以,古代的启蒙书籍和如今的儿童启蒙读物一样,在孩子还小时便埋下一粒种子,待其长大成人时便会开花结果。一、《千字文》以及《弟子规》的基本介绍。《千字文》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由当时的散骑侍郎周兴嗣受梁武帝之命编撰。顾名思义,千字文其实就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著作,这一千个汉字...

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
答: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孟子》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

中国古代孩子读的书有哪些
答: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影响深远。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分别出自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因此被合称为《四子书》(亦称《四子》),简称即为《四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年),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将《大学》、《论语》...

适合小学生看的国学书籍有哪些呢?
答:小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适合小学生的国学书籍有很多种类和选择。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小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准则。同时也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鼓励孩子阅读国学书籍,让他们在快乐阅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古代最值得读的一些书籍
答:、《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小说:《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儒林外史》、《菜根谭》、《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那些古文没有一定的基础根本读...

小学生历史书籍推荐
答:第一本:《写给孩子的史记》读《史记》的有三类人,一类是真的喜欢历史,去钻研枯燥难懂的文字。一类是跟风,听说这本事很好,就去读,结果读不懂,中途放弃。还有一类人,就是找到了窍门,先去读白话版,领会其中的道理即可。大部分人都是第三类人。所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比读什么书更重要。

中国古代最值得推荐读的书有哪些呢?
答:按照作者所在朝代的历史时间顺序:《尚书》,《诗经》,《黄帝内经》,《山海经》,《楚辞》,《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大学》,《中庸》,《左传》,《尔雅》,《国语》,《战国策》,《庄子》,《荀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

古代儿童学些什么书?
答:1990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它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我们作为《三字经》故乡的同胞,今天不但不会背诵《三字经》,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三字经》,为此你将给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 此次我们讲解《...

与三字经齐名的古代儿童启蒙书籍有哪些?
答:1990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它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我们作为《三字经》故乡的同胞,今天不但不会背诵《三字经》,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三字经》,为此你将给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 此次我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