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带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被称为什么人

作者&投稿:播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遗址。(2分)(2)黄河、长江流域。(4分)(3)提示: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3分)他们的历史活动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史实。材料一中“云南”所在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是元谋人遗址。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黄河、长江之所以被称作是我们的母亲河,是因为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他们的历史活动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1、元谋人
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
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2、蓝田人
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被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
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3、北京人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 (历史学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但还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和县人
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1980~1981年发现于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包括1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2块头骨碎片、1块下颌骨碎片和9枚单个牙齿。头盖骨属一青年男性个体,有许多特征和北京人相似,但又具有若干较北京人进步的特征。
这表明和县人是直立人中的进步类型,可能与北京人中的较晚者相当。和县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铀系法的测年结果为距今19万~15万年,热释光法(见考古年代学)测得的年代在距今20万年以内。伴生的动物化石属于南北混合的动物组合。
5、马坝人
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
马坝人,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马坝人属于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也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古人类。
6、长阳人
长阳人化石在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命名为“长阳人”。长阳人化石近于现代人的特征较多,没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
“长阳人”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长阳人”不仅具有现代人的特征,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征。距今年代不少于19.5万年,为“更新世中期的后期”古人类化石,迟于马坝人、早于丁村人。
7、丁村人
丁村人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襄汾县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二十多万年,属于晚更新世早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3年,建筑工人发现了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1954年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了三枚人类的牙齿化石,为同一个体的10余岁小孩的门齿2枚,臼齿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点的砂砾层中,又发现一个小孩右顶骨化石。
8、金牛山人
“金牛山原始人头骨”的考古发现,被列为“1984年“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科技”之一。
金牛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
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现在30—40万年间。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

扩展资料:
古人类化石
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远古人类化石十分稀少。根据地层、动物群的研究和科学测定,“金牛山人”生存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28万年左右。“金牛山人”的头骨化石十分完整,初步观察,它既有原始的特征,也有一些接近智人的进步特征,而且脑量大于同时期的猿人。
“金牛山人”化石的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空白,为对猿人体质特征及体质演化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这项重大的发现被列为本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
广东英德发现万年前古人类化石。在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的墓葬地层关系清晰,葬式为较明确的“蹲踞葬”。人骨共存碳样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广东乃至岭南发现年代最早的墓葬,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岭南古人类已具有明确的生死观念和有意识的埋葬行为。
此前,广东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仅见牙齿或头骨化石,距今1万年以前保存比较完整的人体骨架尚属首见,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岭南古人类体质特征研究、华南地区晚期智人DNA测序与基因研究、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古人类演化与迁徙、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食谱与古病理研究等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人类

华北地带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被称作“北京人”,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中国猿人,由于被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遗址顶部的一个洞穴,因此也被称作“山顶洞人”。在我国云南元谋县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被称作“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

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非洲旧石器时代考古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不仅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人类化石和石器文化,而且是世界上已知的人类各发展阶段没有缺环、年代前后相继的地区。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发现于东非肯尼亚的科比福拉,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和哈达尔地区,年代距今约260万~200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在非洲存在两大石器文化传统:奥杜韦文化和阿舍利文化。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北非有莫斯特文化和阿替林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区,有中非的石核斧类型文化,如山果文化和卢本巴文化,南非的彼得斯堡文化、奥兰治文化、斯蒂尔贝文化和班巴塔文化。旧石器时代晚期,非洲气候极为干旱,发现的遗存数少,在北非有与欧洲石叶文化相似的代拜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则有奇托利文化等。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分布已很普遍。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见东谷坨遗址)。距今100万年以后的遗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第1地点的北京人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贵州黔西观音洞的观音洞文化为代表。总起来看,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基本上是类似于奥杜韦文化的类型,似乎没有西方的阿舍利手斧文化。但有的学者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旧石器文化和西方阿舍利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着交流。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在山洞中的遗迹和遗物,已留下了很多,但树居生活却很难留下什么遗迹。从古代的文献中,依稀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树居和采集的影子。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特点就是洞居或巢居,采集和狩猎。
民族志也较多反映了石器时代人类的巢居生活。彝族历史文献《西南彝志》记载:"人们在当初,不曾住地面,野兽花斑斑,跑在森林里;人居于树上,兽与人同处";《滇略》记载有一部分被称为"野人"的景颇族,"茹毛饮血,夜宿树上";《贵州通志》记载少数苗族先民曾经"架木如鸟巢寝处";东北的古代肃慎族亦曾"夏则巢居,冬则穴处"。这些少数民族尽管早已摆脱了采集与狩猎的经济生活,但其巢居的生活方式却一致表明远古人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确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与猿人化石共存的都有大量哺乳类动物化石和人类用火的痕迹。除了粗糙笨拙的打制石器,还有经过加工的鹿角和砍砸刮削的兽骨。这一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处于极其原始的萌芽阶段。
在初期的经济活动中,人类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采集和狩猎、捕捞的。这些活动以采集最早出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匼河遗址中发现了可能用于狩猎的石球,表明当时已出现了狩猎经济的萌芽,在整个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捕食小动物始终是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集体围猎大动物,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相当于地质史上的晚更新世,也就是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的经济活动逐渐活跃了。当时,台湾、日本等岛屿与大陆还有陆桥联接,在亚洲的东北部,白令海峡也有陆地通往北美洲。中国大陆的气候比较干燥寒冷,西北高原及华北大地堆积了厚厚的黄土。这一时期处于间冰期,大陆大部分植被是森林草原或半干旱的草原,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人类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才得到锻炼和发展,最后脱离了动物界,转变为现代人的。地质学家称之为黄土时期,人类学家称之为智人阶段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氏族组织已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在各地不同的生产实践中改进工具,发明了摩擦取火,从而促进了原始经济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中期,打制石器的技术比早期进步了,丁村人的石器已有更多的类型,遗址中出土的各式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和石球等,有的形制相当规整。说明了石器功能作用的分化。与丁村人相比,许家窑人的狩猎技术更高一些,从出土的石器来看,他们不仅会从打制的石核台面周围边缘敲剥石片,而且制作出更多小型的尖状器、雕刻器、小石钻和小型砍砸器。一种龟背状刮削器和短身圆头刮削器,刃缘经过仔细加工,已初步开创了细石器工艺技术的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文化的进步因素。作为狩猎大动物的有效武器石球,在许家窑人的营地里成堆地发现,数以千计,生动地显示了这个氏族狩猎经济的高度发展。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盛行的石叶,在这里也已经出现,这种工具与狩猎和吃兽肉有密切关系。许家窑遗存的全部动物骨骼数以吨计,但未见一具完整的个体,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头骨都没有发现,说明基本上都是人们食肉后又砸碎的抛弃物。他们还善于用动物的骨角加工成铲式工具、三棱尖状器和刮削器。许家窑人生活在距今 4 万年前,他们的狩猎经济代表了当时的较高水平。
距今二三万年前,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原始经济在各地有了更快的发展。从重要遗址峙峪、小南海、虎头梁所发现的石器和遗迹来看,当时的生产水平在不断进步和提高。以弓箭的发明为标志,狩猎经济又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虎头梁遗址1963 年发掘的山西峙峪遗址,距今 28000 年,仅石器材料就多达 15000余件,明确地出土了石箭头和钺形小石刀之类复合工具。1960 年第一次发掘小南海洞穴时,10 平方米范围内出土石制品达 7000 多件,可见当时石器制造业已有相当规模。在河北阳原的虎头梁遗址,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三处篝火遗迹,灰烬中有烧过的兽骨和鸵鸟蛋皮,周围散布着大量石片、石屑和用作石砧的大块砾石,这里显然是一个狩猎者的宿营地。

在华北以大荔人和许家窑人为代表
华北地区指秦岭、淮河以北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以及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行政区域大致包括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内蒙古、河北、河南、 北京和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一部。这个地区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旧石器遗存西侯度文化(距今约180万年),亚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蓝田人化石,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及遗址,都发现于这一地区。由于材料比较系统,现在流行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编年表,就是以这里的发现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早在20世纪初,曾有过在华北可能存在早期人类化石的报道。1920年在甘肃省庆阳地区首次发现了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1923年发掘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水洞沟遗址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萨拉乌苏遗址,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早在1921年即已发现的周口店第 1地点(北京人遗址),1933~1937年又发掘了周口店第13地点、第15地点和山顶洞遗址。这些发现,使华北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

华北地区,政治上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中部。

周口店因是“北京人”(又名“中国猿人”)的故乡而驰名于世。早在五、六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在周口店西北龙骨山上的洞穴中,这就是“北京人”。1930年于龙骨山顶洞穴中又发现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新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和大量石器、骨器以及动物化石等,被定名为“山顶洞人”。

许家窑人,中国的早期智人(见智人)化石。出自山西阳高和河北阳原交界的许家窑村附近。——常识文明篇。

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是属于新时代石器时代还是旧石器时代
答: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山顶洞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
答: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种族特征 山顶洞的...

在我国境内,曾发现过哪些远古人类的化石或遗址
答:元谋人:发现于1929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丁村人: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 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十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

请历史高手说一下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以下七道题目!!
答: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
答:山顶洞人以渔猎和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

七年级历史上册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发展简要过程
答: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简介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分别生活在原始社会的哪一个发展阶段
答: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晚期智人又称新人。一类生活在5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古人类(1万年以来的人类称为现代人)。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 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区别是什么?
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区别是: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

山顶洞人处在原始社会的什么发展阶段?
答: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的基本信息
答:火的使用:能使用火。2、北京人: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的山洞。工具制造技术:会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火的使用:能使用天然火。社会形态: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