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句像这样的诗句,古文,名言

作者&投稿:表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下面几个古诗文、名言警句的答案~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掌握你自己的命运,否则别人就会掌握它。
4.周总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他那艰苦朴素的品德,和那种为了党的事业而奋斗的精神使我感动。
5.爸爸,不是这样的。读课外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些平时了解不到的东西,如果在考试时考到了我们学习范围内以外的知识,而我只是一味的去钻研课本上的知识,而不管课外的知识,那岂不是白费劲?所以,读课外书是对我们的学习和提高成绩是有帮助的,所以我应该看课外书。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8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9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9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9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9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9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8.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0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0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0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l0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l0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10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l0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ll.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1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1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1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12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12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
12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2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3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132.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133.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34.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1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1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3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3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14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14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4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4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4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绝句》)
14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1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唐·李商隐《无题》)
14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5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一日无书,百日荒芜. 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学而实习之,可心为师矣.---孔子
活学活用,学用结合,在"用"字上下功夫.---林彪
学习这东西,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关键是用心体会,持之以恒.---法布尔
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远大抱负的名言名句 :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唐)元稹
壮士心是箭,为君射斗牛。——(唐)孟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麒麟坠地思千里。——(宋)黄庭坚
爱国的名言名句: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
鱼要大海,鸟要天空,人要祖国。——俄罗斯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文天祥
乡思巢归鸟。——(唐)温庭筠
用比喻手法写愁的名言名句 :
一水牵愁万里长。——(唐)李白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宋)
秦观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
愁肠若牵绳。——(唐)韩愈
写雪的名言名句 :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宋)黄庚
雪压山颓,谁撒下,琼花玉蕊。——
(宋)吕胜己
无风起玉沙,海树放银花。——
(元)张小山
雪的波涛!
一个白银的宇宙!——郭沫若《女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
益其所不能。
——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清朝诗人
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
——果戈理,俄国作家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http://www.shkqs.com/diary.asp?action=show&id=14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 爱 迪 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李 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 况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 王 国 维

一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态度。
----- 邹 韬 奋

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 居里夫人

http://www.flamesky.com/blog/user1/1701/archives/2005/6502.shtml


1.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2.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3.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4.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5.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6.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7.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9.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

10.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11.进锐退速。——孟珂《孟子》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丘《论语·学而》

13.欲速而不达。——孔丘《论语》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1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樱《格言联壁》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俊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驾 ,马行一日为一驾。——先秦《荀子·劝学》

18.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渭城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适合做名字的文言文
答: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喜欢这两首,李煜的词不错的,他黄帝当不好,词却写得很好,你自己找找吧…… 望采纳。 3. 古诗文和文言文中有哪些词语适合做人的名字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后 ”想要像这样的句子。 还要一些可以运 ...
答: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实只要LZ背完的诗词都可以用上去的 只要意思对就OK 如果LZ喜欢词的话 可以去书店或者去图书馆找书看看

急需古诗词名句
答: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择2个分别填入材料4的⑴、⑵处,使文句通畅。(2分) 5.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2和材料4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2分) 6. 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你在材料2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4进行概括。(2...

类似往前走走就知道了的诗句,古文,成语或名言警句
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船到桥头自然直 水到渠成

关于所有的古诗名句和文言文名句
答:(清?秋瑾(黄海舟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47.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248.鲁迅名句: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249.毛泽东诗词名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

关于交友的名言古文诗句
答:(欧洲) ●朋友是第二个自我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喜欢社会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基本原则(埃德蒙·伯克)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同志为友〈说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汉·王符〉 ●...

经典古文名句
答:4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4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4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古文名诗名句,...

有哪些诗词名句
答:2017-12-02经典诗词名句有哪些?3 2017-11-30经典励志的诗词名句有哪些?2 2018-11-24古诗文名句有哪些?1 2017-12-02古诗中的名句有哪些?(50句)24 2017-11-26关于传统文化诗词名句有哪些?193 2018-02-02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2017-12-02生日诗词名句有哪些?3 2017-12-02关于曹操的经典诗词名句有哪些?149 更多...

我急需一些诗句!
答:我要在中国内描写有关风景的诗句!要像这样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写诗描写地方的名字!)最好把诗名和作者名字都写上来.谢谢!谢谢.拜托了!... 我要在中国内描写有关风景的诗句!要像这样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写诗描写地方的名字!)最好把诗名和作者名字都写上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类似这样的诗句 在来几句推荐给我!
答: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