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分别是什么意思?各自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郎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分别是什么意思?各自有什么不同?~

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及附加=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折旧-摊销=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一、定义不一样:
1、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2、息税前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
3、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
二、计算公式不一样: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三、举例区分三者区别: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可以求得:
1、其净利润=(200000-150000)*(1-25%)=37500;
2、息税前利润=200000-(150000-10000)=60000;
3、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费用=37500-(200000-150000)*25%=250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息税前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总额

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或,利息折旧摊销前收入),即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抵减利润)。

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

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利润”帐户的二级帐户,可按“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资源税”等设置。

3、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4、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5、不同点

(1)概念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息税前利润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2)计算公式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

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国人寿200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6亿

举例说明: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共进了2万台家用电器,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2×1500+100+400=350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25%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380×25%=95(万元)

净利润=380-95=28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税是应纳税所得乘以税率,但应纳税所得有时候并不等于会计利润有调整项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百度百科-息税前利润

百度百科-利润总额

百度百科-净利润



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或,利息折旧摊销前收入),即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2、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抵减利润)。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利润”帐户的二级帐户,可按“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资源税”等设置。

3、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4、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及附加=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折旧-摊销=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
答:息税折旧摊销前 EBITDA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折旧费用+摊销费用)/销售(营业)收入。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样也是在扣除利息费用之前的利润,所以它对应的也是企业价值(EV)。 企业价值的计算用上述的价值等式。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息税前利润(EBIT)=净利润(E)+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企业...

息税前利润
答: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息税前利润 ...

折旧前利润怎么算
答:折旧前利润=营业利润-利息费用+折旧+摊销。折旧前利润的意思是未扣除折旧和所得税前的利润,所以计算公式就是折旧前利润=营业利润-利息费用+折旧+摊销。用于衡量公司在扣除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等费用之前的利润。

通过利润表怎么计算息税前利润和利息
答: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是指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它有两种计算方法:a、直接计算法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和管理费用-折旧与摊销+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b、调整法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

息税前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答:保障比率: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三、标题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需要减去折旧吗
答: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需要减去折旧。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 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9-01,...

息税前利润怎么算?
答: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 比如: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

EBITDA 是什么意思嘛?
答:EBIT 与EBITDA的区别是什么?EBIT,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税前利润,从字面意思可知是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EBIT计算公式有两种,EBIT...

扣除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及重组成本前盈利 是什么意思啊?
答:(1)分子中的“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2)分母中的“利息费用”是指本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资本化利息。三、从上面式子中“息税前利润”的含义可以推导出您要的答案。扣除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及重组成本前盈利=净利润+利息费用+所...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是什么意思
答: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