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总提到斩楼兰、破楼兰,这里的楼兰到底指哪里?

作者&投稿:山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诗中提到的“楼兰”,是指位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后来它为了躲避匈奴的围剿,把国家进行了迁移,还改了名字,叫“鄯善”。而之所以经常在诗中看到“斩楼兰”、“破楼兰”,不是说这个国家有多么强大,而是强调楼兰的可恨和无耻,是一定要肃清的一种势力。

一、古诗中的楼兰是指哪里

在公元前三世纪,楼兰建国,但是因为地域小,人口少,一直被西域的大国控制和要挟。到了丝绸之路开启之后,这个地方才渐渐繁荣起来,楼兰才为人所知。但是因为他们处在中原和西域强国的夹板中生存,所以难免会依仗“墙头草”策略来谋生。在西汉时期,它曾当过匈奴人的“狗腿子”,它借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将刺探到的西汉民情和军情偷偷告知于匈奴,为匈奴侵扰西汉提供了便利。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丝绸之路上烧杀抢掠,中原客商可谓深受其害。这一点让汉武帝刘彻很是愤恨。于是就派兵征讨楼兰。南北朝时期,楼兰更是在几个政权之间来回“游走”,激怒了北魏,引来了“杀身之祸”,魏武帝拓跋焘派兵征讨楼兰,使其灭国。

二、为什么古诗中提到“斩楼兰、破楼兰”

其实,对中原来说,楼兰只是一个小国,虽然有西域强国为其撑腰,但是剿灭它还是不太费力的。只不过,之所以古诗中会提到“斩楼兰”、“破楼兰”,多是在强调“楼兰非破不可”。作为一个喜欢实行“墙头草”策略的国家,它经常利用处于中原和西域交通要道的便利,侵扰中原客商和人民,让中原人从心里恨透了它。但是毕竟路途遥远,除非是比较有实力的君主才会想着去剿灭它,所以它就像一只蚊子一样,虽然力量不大,但是就是让你不得安宁。因此,古诗中借用“斩楼兰”、“破楼兰”的梗在强调:楼兰非破不可。

诗句是为情绪服务的,古诗中经常会出现“斩楼兰”、“破楼兰”会让人感觉楼兰很强大,不好破,而实际的情况并不是如此,作为一个西域小国,人口不过五千,兵不过三千,有什么势力和中原抗衡呢?只不过诗人用“破楼兰”来表达对它的讨厌之情罢了。



应该是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家,因为楼兰地势特殊,所以他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后来因为环境、战乱等原因楼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古诗中的楼兰其实指的是楼兰古国,是古丝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控制了楼兰,就占据了西北的战略要冲,同时拥有了西域的商业主干道。

指的就是古代的楼兰国,是丝绸之路上西域地区的一个小国,经常抢劫过往的商人。

为什么古代总喜欢说攻破楼兰?楼兰究竟是什么地方?
答:在古代百姓的心目当中经常提起攻破楼兰,主要是因为当时楼兰对于中原来说就是敌人。楼兰其实是匈奴的一个附属国,当时他们背后有匈奴作职称,所以经常挑衅汉朝。而汉朝当时一直边境被匈奴人所侵扰,所以在汉朝百姓心中匈奴也是自己的敌人并且这些汉朝百姓非常的苦恼这些匈奴。在汉朝之前,其实当时的汉朝军队并没...

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招惹谁了,为什么古人总想”斩楼兰”?
答:丝绸之路开通之时,楼兰认为,汉朝离西域太远,不可能派军队过来,所以直接没把汉朝当回事,肆无忌惮的攻劫汉朝使节,梗阻丝路。而楼兰这样恶心的举动,自然激怒了连匈奴都连连暴虐的汉朝,因此在元封三年(前108),汉朝派兵征伐楼兰,数万汉军在悍将赵破奴的率领下,摧枯拉朽破姑师,俘虏楼兰王,威震...

为什么古代总喜欢说攻破楼兰,楼兰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答:虽然这个小国家的实力并不是多么强大,但是却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而且这个小国家和匈奴之间还有着很多的勾结。在当时匈奴和汉朝之间有着非常多的恩怨。双方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以及冲突。而当时楼兰由于匈奴的威胁,也不得不听从匈奴的命令。所以楼兰这个国家的军队经常会在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袭击来往...

为何唐朝诗人那么喜欢斩楼兰?
答:常读唐诗会发现,唐代边塞诗有大量关于楼兰的描写,比如下面这些。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杜甫: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岑参: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张仲素: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翁绶: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唐代边塞...

古人都说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因为楼兰古国做过什么事?
答:横行俱是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唐·翁绶《陇头吟》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唐·孟郊《猛将吟》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宋·辛弃疾《送剑与傅岩叟》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南宋·文天祥《太白楼》在这些诗句中,诗人们斩楼兰、刺楼兰、破楼兰,甚至于“...

关于楼兰的诗句有哪些
答:关于楼兰的诗句有哪些如下: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意思: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2、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唐·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意思:扶风主人说他从十五岁就去边境当兵,曾经多次参加了...

古代诗人为何都憎恨楼兰,甚至写出“不破楼兰终不还”?
答: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第四首诗中写道:“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关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决心,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古代诗人们似乎很喜欢“踏破楼兰”。除了王昌龄外,李白也在《塞下曲》中写道:“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杜甫则在《秦州杂诗...

关于楼兰的诗句
答:关于楼兰的诗句具体分享如下: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2、闻说沙场雪未干,移师又欲向楼兰。时平不复忧犬羊,但见楼兰驰骕骦。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究竟有何秘密,为何招致诗人引用?
答:由于电视节目的影响,在现代人眼中,对于楼兰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关于楼兰美女的。然而在古人眼中,似乎楼兰并没有那么美好,反而是中国人经常派兵讨伐的对象。比如我们可以看看唐诗当中都有哪些描写楼兰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与楼兰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答: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意思: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2、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唐·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意思:扶风主人说他从十五岁就去边境当兵,曾经多次参加了讨伐异族的战争。3、前年斩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