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典故有什么?

作者&投稿:称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关于苏州园林的历史故事如下:

1、建于元代的古典名园狮子林有个景点叫立雪堂,蕴含的典故是大家熟知的程门立雪。“北宋兄弟二程”之一的程颐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思想家,二十四岁便在开封收徒讲学。一次,他的学生杨时和游酢去河南程府拜访并求教老师。

时正隆冬,只见程颐老师正在厅堂内闭目养神,其实是佯睡观察。两位弟子见此情形,悄然退出,在院中静候。不期,天始降雪,两人冒雪静待,等了好长时间,程颐才睁开双眼,只见大雪已埋没学生的脚背。典故提倡和渲染的是尊师重教的传统思想。

2、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中部水池东侧有座建筑名为曲溪楼,在罕见的八角门洞上,镌有“曲溪”两字,为文徵明所书。曲溪源于曲水流觞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书圣王羲之偕亲朋好友共42人,在浙江绍兴兰亭(兰溪畔的亭子)做“曲水流觞”的游戏,其中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一篇,十一人交白卷,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这些诗集结一起,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计28行、324个字,即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文中,王羲之既描绘了兰亭优美的自然景色,又抒发了与朋友相聚的欢快心情,而书法更是遒劲舒展、变化无穷,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

3、怡园有个景点叫拜石轩,是著名典故米芾拜石的写照。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爱石竟至如痴如癫的地步。他任无为州监军,忽见衙署院内有一奇特之石,惊叫失声:此足以当吾拜。便立即换了官服,手握笏板,整冠而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

4、狮子林西部靠墙的山巅有座建筑名为问梅阁。就字面而言,源自唐代王维诗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但就内容而言,恐怕与佛教典故有关。一次,僧号为“梅”的佛徒问其师父马祖,何为佛?马祖说:即心即佛。意思就是佛不远人,即心而证,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你的自心就是佛。徒弟陡然大悟,便去别处佛寺为主持,并一直铭记“即心即佛”四个字,不懈钻研佛学,佛理越来越渊博。马祖派人打听“梅”事,闻此,连声说:梅子熟了,梅子熟了。

5、网师园“藻耀高翔”砖雕门楼被誉为江南第一门楼,在其东侧的兜肚上刻有“文王访贤”的立体戏文图。当然与著名的周文王访贤的典故有关。周文王为结束商纣王作恶多端的罪孽,求贤若渴,亲临渭水畔,单膝而跪,请求端坐眼前的姜太公出山助政,旁边文武大臣林立,场面甚为隆重。

6、拙政园中部有处景点为小沧浪,其反映的典故是屈原与渔父的对歌。当年屈原被楚怀王放逐后,渔父问他为何得罪楚怀王。屈原说:世人皆浊吾独清,世人皆醉吾独醒,是以见放。于是,渔父为安慰屈原,放声唱出歌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意思是,如果当朝英明惜才,你就洗净帽缨去为他治国;相反,如果其昏庸无道,你就隐居起来,以濯足自娱自乐。

7、狮子林假山群之西的水池边,有一峰湖石,形似袈裟披身的僧人,浮水而行,这就是佛教初祖的化身达摩,表达的就是禅宗著名典故——一苇渡江。老祖在与梁武帝一番对话后,少时,后者似有所悟,达摩却已飘然离去。

后悔之下,梁武帝忙派人火速而追。及至江边,见无舟无船,追兵以为大功告成,料想老僧无法过江。不期,只见达摩“嗖”地拔起一根芦苇,投之入江,立即化为一只小船,达摩从容乘舟而去。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苏州古典园林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5月30日,“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旅游文化推介会30日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举行,通过旅游宣传片、图片展、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等多种形式向法国民众展示苏州古典园林“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园林



关于苏州园林的历史典故,诗句
答: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

关于苏州园林的介绍
答: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

苏州园林的简介,急,找不到答案了!!!
答:小飞虹: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留园(苏州古典园林)详细资料大全
答: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

苏州园林狮子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答: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 师来苏州讲经。第二年,弟子“相率出资,买地 结屋”,为天如禅师建造禅林。因园内有一大 片竹林,竹间怪石嶙峋,状如狻猊(狮子),加上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师 承关系,命名为“狮子林”。相关回答 孙逸豪2006-10-01 中国最著名的旅游...

苏州园林导游词5篇
答:篇五:苏州园林导游词 你们好,我是今日陪同您游览苏州园林 的小导游——戴云舒。游北京,导游给您讲帝王将相,游杭州,导游 讲才子佳人,游苏州园林呢,我来给您 说说 帝王 将相、才子佳人还有文人墨客的 典故 传说。苏州园林是文人墨客和能工巧匠对大自然的再创作。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

苏州园林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是谁?
答:苏州园林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是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

真趣的典故
答:真趣亭背后的故事 苏州狮子林以大型太湖石假山某称,不过作为一座成功的园林,除了让人玩得有趣外,还必须可观赏园景。狮子林除了叠砌假山比较花力气外,在园景布置上也颇内用心。在园子北面,园主人就安排了花篮厅等处观景点,其中有座真趣亭,就是一处主要观景点。这座真趣亭,和苏州园林里的...

苏州园林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是?
答:是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地理位置: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四百多年来,拙政园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园林特点分别是以水见长、庭院错落、花木为胜。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拙政园 ...

苏州拙政园的特点及详细介绍
答: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