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是的意思

作者&投稿:僪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者也,古代汉语中没有判断动词;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2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3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quot他的quot,quot它的quot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
1形容词,对,正确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代词,此,这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3动词,赞同,认为正确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在古代,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文言文中的“是”有时候也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如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2不知天上。

这,这样的意思举例是日这天如是像这样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意思,些仅举这一个意思;的简称,汉经学的一派4文体名原指先秦两汉以来用文言写的散体文,相对六朝骈体而言后则相对科举应用文体而言5泛指文言文例句经过语文教师把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豁然开朗,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2对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文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3凡是所有的游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所有。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是 shì lt名 1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2又如是事事事;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安”的全部释义如下1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文言词语“是”的出现很常见,其用法主要有虚词实词两大类,代词助词动词形容词四小类意思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使宾语前置,起强调作用。
文言文中“是”有很多意义1 形容词,对的,正确的如“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2 指示代词,此,这如“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 名词,事业事务如“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读音yì 释义亦,多用在副词,表示同样也又不过的意思也可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如quot学而时习之,不~说乎?quot,在古文中经常见到亦字造句1 修竹叶间那一笔翠绿,是生命远山上那一片黛色,亦是生命。

是这个词在文言中的用处广泛,词性变化很多它的本义是形容词,会意,从日正意为不偏斜引申为 直,正确的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清·林觉民与妻书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是在文言文中有“这”和“正确”的意思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在这里面是“这”的意思,这样的马归去来兮辞里面有一句,觉今是而昨非,在这里面就是“正确”的意思。

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答:1动词。a.是。表判断。b.以……为是,认为……正确的。2形容词。正确的。3代词。这,这个,这样。4助词。与'惟'构成'惟……是'结构,'是'表宾语前置。5复合词。是故,是以,因此,所以。

“是” 文言文的意思有哪些 意义 词性
答:1.表判断,动词。2.古代下属对上级命令的应答,语气词。3.对,合理。与非相对。4.这,此。代词。

是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答:是 shì (1) ㄕˋ (2)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3) 表示存在:满身~汗。 (4)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5)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6)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

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是】 【shì】<连>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

文言文中的是什么意思
答:1.是,直也。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2.法则。《尔雅*释言》:“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3.对,正确,与“非”相对。如:一无是处。4.肯定。认为是正确的。《旬子*非十二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5.表示肯定判断:表示...

是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8) 又如...

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答:“是”在古文中有如下五种解释:①动词是,表判断。②以……为是,认为……正确的。③形容词。正确的。④代词。这,这个,这样。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宾语。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渊明《归去来辞》:“今是而昨非。”②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

文言文中的是什么意思?
答:“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1、动词,表判断,这个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如“同是天涯沦落人。”2、动词,表肯定。如“是古非今”。3、代词,相当于此,这。如“是日”表示“这一天”。4、形容词,略同于“凡是”、“只要是”。如:“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5、名词,与“事”...

文言文中“是”有哪些意思以及用法?
答:文言词语“是”的出现很常见,其用法主要有虚词、实词两大类,代词、助词、动词、形容词四小类。意思:(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使宾语前置,起强调作用,无实义;(3)作动词,与现代汉语中判断动词“是”相同;(4)作形容词,...

文言虚词“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急用!!!
答:(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是 shì <连>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