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投稿:公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在防控统筹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建意识
在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统筹力量、共同抗疫,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同样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何做好防控统筹,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二、在防控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担意识
疫情在武汉发生后,随即向湖北和全国各地传播扩散。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武汉和湖北是疫情防控的中心,也是资源集结和爱心凝聚的中心。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互帮互助、共同抗疫,亲如一家、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力量不断向疫区传输和汇聚,民族团结之花在疫情防控实践中绽放得尤为艳丽。
三、在防控常态中铸牢中华民族共享意识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强大的内力(内在目标)推动的。疫情防控需要人们在空间上进行隔离和防护,全国各族人民在疫情防控中所表现出的大爱和共同体意识则超越了空间的隔离。
全国各族儿女的心,宛如万子同苞、千房同膜的石榴籽般紧紧相抱。疫情防控期间,整个社会的最大关注点是如何防控疫情,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疫情。基于这样一个共同目标,整个社会和各个民族能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

扩展资料
在物质上,要广纳群言和广集众智,关注利益表达的畅通性和利益诉求的差异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尤其是要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精神上,要持续不断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历史记忆是共同体得以形成与维持的重要纽带。要以这次疫情反思和纪念为契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记忆建构,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石榴籽”精神财富,
以更具冲击力的符号、象征及意义的文化建构体现出来,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干部教育之中,把民族区域文化纳入共享文化体系建设中来,实现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对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从共建共担共享看疫情防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扩展资料: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
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
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1、全面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中华民族认同,二是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识与维护。

2、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近代以后,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3、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4、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形式、深化内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日报评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
答:引导各族人民相互与共、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1、引导各族人民相互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

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增强历史认同、加强爱国教育。1、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加深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感。了解民族的辉煌和曲折的历史,能够在人们心中培养共同的认同和自豪感。2、通过教育系统、传媒和各种社会渠道,培养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和民族团结的价值,推崇爱国主义精神。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答: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培育共同价值观、强化教育和宣传。1、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 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加深对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古代文明和伟大成就,意识到自己身处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当代大学生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答: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1、坚持正确的方向。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为国家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什么样的共同体理念...
答:1、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让各族人民深刻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强调共同的文化传承、历史血脉和精神纽带。这种民族认同要求人们围绕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如和平、团结、互助、忍耐、勤劳、宽容等,形成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和谐共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立需要各族...

大学生在实际行动方面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大学生在实际行动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做法如下:1、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各民族文化特色、参加文化实践活动等方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进文化自信。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可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一个目标”,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到“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增强“三个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当代大学生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答:大学生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 坚持正确的方向。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 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终身追求,激发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强大动力。3. 练就过硬的本领。努力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

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1、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民族...

当代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答: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4、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大学里,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民族交流活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