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充裕是指劳动力充裕还是资本充裕

作者&投稿:戢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劳动力充裕的一国在资本-劳动比变小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会发生什么变化?~

劳资比率低,称为劳动密集国。一般地,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其生产费用比劳动密集型工业低。但是,低劳资比率工业生产劳动密集商品,其费用又低于高劳资比率工业。降低的变化就是成为世界加工厂。

一种人力资本在实际应用中究竟能否产生高效率,首先取决于其技术知识类型与含量是否适合于经济社会的需要。人力资本供给与经济社会需求相吻合,是人力资本得以有效利用的前提;而人力资本供给的类型与特点又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或开发决定的。这样,人力资本投资或开发是否与经济社会需要相吻合,便直接决定其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实际利用效率的高低,如果吻合,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便有了前提。当然,这时人力资本利用的实际效率还将依赖于其他多种因素。但是,如果人力资本投资或开发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那么人力资本利用的实际效率肯定不高。这就是说,合理的人力投资或开发是人力资本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关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奇迹问题。他认为,两国战后之所以出现经济复兴的奇迹,最主要就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原因。战争虽然破坏了这两国的物质资本,但并未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再加上这两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重视教育的现代国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使两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建立在高技术水平和高效益基础上。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美国虽然人口只有两亿多,但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很高,劳动者事实上从事的是单位时间内可以折合成多倍简单劳动的复杂劳动,以此角度来看,美国并不是一个劳动缺乏的国家,而是一个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所以,对外贸易中,美国出口自己资源优势比较大的产品。  关于国民财富远远大于资源耗费的问题,舒尔茨认为,“投入与产出之间增长速度之差,一部分是由于规模收益,另一部分是由于人力资本带来的技术进步的结果”。这使得单位劳动、土地和资本的耗费可以产生比以前要高得多的产出和效益,由此可以理解二战后以及整个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像土地、资本等实体性要素一样,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投资是非常关键的。舒尔茨指出,区分消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支出,无沦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很困难的。但大概可以将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划分成丁L种,包括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费用、在职人员培训费用、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等。这些投资一经使用,就会产生K期的影响,也就是说,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在很长的日寸期内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方而的投资比较起来,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很高。我们把由于人力投资不合理所导致的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低下,称之为“人力投资不当型低效率”。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或开发能否与经济社会相吻合,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制于其经济体制或人力投资机制。在市场体制下,人力投资基本上是通过价格机制或收益率机制进行的:经济社会越需要哪种人才,哪种人才的现期和预期收入便越高,由此,向该种人力资本投资便越多,反之亦然。这样,通过收益率的调节,人力资本的供给便可以基本上与社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相一致。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情况则不同了,这时人力资本的投资或供给像其他物品的供给一样,不是听从于市场价格,而是服从于计划指令,先由计划预测社会需求,再由计划决定人力资本供给。实践证明,计划对社会需求的预测往往难以做到准确可靠,结果,人力资本投资领域经常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核心观点:  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与此同时,它本身是更为全面的新古典研究框架中的一个分框架,因为,它只不过是标准的新古典概念在新古典经济学家以前没有考虑过的现象上的运用。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这一总结尽管并非无懈可击(譬如,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一结论就值得商榷),但基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人力资本充裕是指人力资本存量充足

人力资本是指经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

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可以用人力价格或人力成本来间接衡量。


扩展阅读:

人力资本的结构模式

第一种为“双高型”,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必须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存量都比较高。

此类模式中人们具有深厚的企业家精神,人群中有很高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现有的企业家和潜在的企业家的数量均十分丰富,人们崇尚企业家精神,注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有机会很快就会出现企业家。同时,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也高,有许多的专业人员从事较为深入的科学技术研究,区域的科技水平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较快,比较容易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技术扩散的速度快。

第二种为“双低型”,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水平都比较低。

一个区域如果形成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则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中会缺乏创新的动力,新开办的企业数量少,潜在的企业家人数不多,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对于外来的企业和技术的接受程度差,没有办法进行技术扩散或者进行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两种人力资本都没有达到“门槛”,区域经济增长就会陷入发展或增长的陷阱。

第三种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即区域中企业家人力资本比较充裕,存量水平较高,而专业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中人们对于企业家往往崇拜有加,人们的企业家精神高涨,人们希望通过开办新企业,而实现个人成功的梦想,人们具有很强的实现个人愿望的动力,这个动力,往往转化为开办新企业的实践。区域中充满了高涨的企业家精神,现有或潜在的企业家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的动力,人们不断地开办新的企业,并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理想。但由于该区域中的专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下,使得技术创新和区域外引进技术的扩散受到了阻碍,因此对区域的产业结构或者区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第四种为“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即区域中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而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较低。

这种类型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不利于区域中形成浓厚的企业家精神,人们不愿意通过个人创办企业或其他组织去实现个人发展的愿望,相反人们更愿意投资专业人力资本。造成了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扩散速度较快,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区域的产业结构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向高度化转移。但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不足,需要外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投资,才能维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他的一些类型都可以看成这四种基本类型的组合,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介于这四种类型的中间类型。



人力成本包括哪些
答:企业的人力成本常常被认为是工资或是工资福利等的支出,其实不然。首先,人力成本不等于工资。人力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总和。如果企业给员工支付1000元的工资,那么人力成本绝不会是这直接的1000元,还有其它的间接费用...

下列关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有
答:abddc abc abcd ab cd abcd 错错错对错

关于世界经济概论的问题
答: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以基辛(D. B. Keesing)、凯南(P. B. Kenen)、舒尔茨(T. W. Schultz)为代表,对H-O理论作了进一步扩展,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引入。 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提高其素质和技能,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往往趋于出口人力资本或人力技能...

2018年少生了200万人 原卫计委官员说再过50年劳动力仍充裕
答: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正在寻找新的人口逻辑。在政策层面,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来并非简单的取消,而是如何在保持适度生育水平的同时,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劳动力质量的提升。这不仅是人口政策的转向,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旨在将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本强国。对于代表黄细花的建议,为非婚生育的孩子无条件...

“资本劳动比”是指什么?
答:劳动资本比率高的产业一般称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资本比率低的产业一般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1. 在世界经济中,有的国家资本充裕,劳动力贫乏;而有的国家恰恰相反,资本短缺,劳动力丰富。前者劳动资本比率高,被称为资本密集型国家;后者劳动资本比率较低,被称为劳动密集型国家。一般来说,发展资本密集...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什么精神
答:2. 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已经由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大国,由劳动力资源丰富型国家转变为人力资本充裕型国家,由市场供需引导型国家进入到创新驱动型国家。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

劳动力充裕不再,制造企业如何应对?
答:1。提高生产效率以解决劳动力不足,包括机械化,流程化 2。扩大劳动者寻找范围。比方说放宽就业者年龄,经验限制,真正机械化流程化的东西对劳动者要求并不高 3。压缩管理费用,让真正有产出的管理者获益 4。提高利润率,减少低利润率产品,保持并扩大高利润率产品的市场。包括创建品牌,增加产品附价值 ...

人口红利是什么
答:在人口红利期间,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使得经济发展能够得到更多的劳动力支持,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同时,这种劳动力资源的充裕还能够带来相应的消费需求和投资动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活力。此外,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也意味着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人口将会带来更多的人力资...

人力资本管理的启发
答:企业发展阶段特点不同,关键人力资本也会有所变化。同样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例:在资金高度紧缺的阶段,融资人才自然是企业的关键人力资本;到了资金相对充裕的阶段,优秀的投资策划和营销策划人才,代之而成为关键人力资本。(3) 潜力人力资本即具有投资潜力的人力资本。目前还不是关键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

什么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都有什么好处?
答:这两个组成部分中,第一个是劳动生产率,第二个是人口因素。在假设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抚养比增长率的变化便可直接等同于其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也即人口红利。实际上,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包括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还包括扩大积蓄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与回报上升。由于人口在40岁-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