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哪一年(

作者&投稿:银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哪一年?~

很高兴为您回答
答案:1986年4月12日

补充:
在中国教育史上,1904年,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希望能采纳!

九年义务教育是从1986年4月开始实行的。
1986年4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国家普及的义务教育是指初等义务教育,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或称,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

扩展资料法律规定
根据已正式实施的《关于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实施细则(试行)》,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生学籍档案,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细则》明确规定,9年义务教育期间,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劝退、开除学生,对违纪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视其情节轻重,学校只能根据中小学生处分规定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
《细则》还明确“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业成绩特别优异,提前达到高一年级学力程度的学生,可由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提出跳级申请,经学校全面考核并上报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普通高中书面报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跳一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务教育

2000年。

《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报告》指出,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0年中国初步实现“两基”战略目标,再到2011年全面完成“两基”战略任务,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25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

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从一个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为迈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小学17.8万所、初中5.2万所,小学在校生9913.0万人,初中在校生4329.4万人。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扩展资料

教育性质

中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为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1、公益性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统一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3、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义务教育



2000年。

九年义务教育是从1986年4月开始实行的。

1986年4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教育性质

中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为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1、公益性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统一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义务教育



2000年。
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2000)年。
PS:《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报告》指出,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0年中国初步实现“两基”战略目标,再到2011年全面完成“两基”战略任务,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25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从一个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为迈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有:一、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从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十多年奋斗,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 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年开始的
答: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而且要普及初中教育,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四化建设的一项根本大业。1986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相继颁布,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义务教育
答: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中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是从哪年开始实施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是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在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被正式通过之后,九年义务教育就明显地成为了一项更加强制性的权利与义务,公益性、普及性和强制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特点。在1986年4月中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被通过之后,同年...

我国教育普及水平近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近十年我国教育普及水平的变化如下:1、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提高: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且正在努力实现十二年制义务教育。这使得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基本的教育,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程度。高等教育覆盖率扩大: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覆盖率逐年提高。2、在线教育发展迅速:...

中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什么时候啊?
答:1、强制性: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所有年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到小学接受义务阶段教育,各级政府、家庭要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2、普及性:义务教育面向我国全体适龄儿童,不论地区、民族等。3、免费性:我国的义务阶段免除学生的学费和学杂费,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保障。4、公益性:明确规定“不收...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不是精神文明建设
答:1986年,我国通过并实施义务教育法,正式以法律形式确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经过短短15年时间,到2000年底就基本实现了在85%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对一个经济还不发达而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无疑是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为,过去10年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全世界在小学求学的...

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答:丧失学习能力的儿童免予入学,因疾病或特殊原因,可延缓入学。各地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法定学习年限。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有条件的地区可免收杂费。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要求在1990年左右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中等发展程度的地区要求在1990年左右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5 年...

中国实行几年义务教育制度
答:中国大陆地区现阶段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

有谁知道九年义务教育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的>?
答:1986年4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国家普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