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官制的春秋时期的官制

作者&投稿:闻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秦时期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漫长的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先秦时期至少有六种选官制度:选举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先秦多渠道选官制度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渊源,对秦王朝以至后世官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选举、荐举等选官方式直接发展为察举以至科举制度.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职官虽然大多沿用了西周的旧名称,但由于这时旧的奴隶制度开始瓦解,新兴的封建势力正在取代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形势中,因此旧的职官制度也受到冲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最大特点是,以宗法制度相维系的旧官僚体制出现裂隙,各国虽仍由世卿执政,但已经不都是由周王策命了。
1.最高执政官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周天子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周王控制的王畿地区也日益缩小,诸侯国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廷虽有正卿、卿士、太宰主持朝政,以介卿为其副,但他们已没有足够的权力去支配各诸侯国了。在各诸侯国,最高的统治者是各国国君,他们有的如楚、吴、越也曾先后称过王。其下有总领百官、主持朝政之官,各国的名称不同,泛称“执政”。例如郑国称“当国”。晋国有三军,多以统领中军的将帅为执政。齐国设有左右二相。宋国保留一些商代遗制,有太宰、大司马等。各国一般都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众卿,为朝廷的重要职官。司徒掌管民政、户籍;司马掌管军事;司空掌管土地及筑城等土木营建,所以有时也称司城、司工;司寇掌管诉讼刑狱等。这时期它们的职掌也开始出现变化,例如齐国在军队中设有锐司徒、辟司徒,大约是主管武器、营垒之官。晋国由将帅统率军队,司马只专管军法了。各国专掌刑狱之官,除了司寇外,鲁国还有士师,齐国有大理等。
2.宫廷内务官
西周时,为周王个人服务的某些官员,由于取得周王信任而可能兼掌国政。春秋时期这种情况有了改变,为国君个人服务、主管宫廷内部事务的职官同朝廷主管国家政务的职官界限越来越明显,而且内廷事务官的地位也下降了许多,这是封建官僚制度不断完善、进步的体现。这些内廷官员有主管公族事务及祭祀等事的宗伯、宗人;主管卜筮之事的卜人、卜士、巫;主管宫内音乐的乐官太师、舞师;主管国君财物的府人、廪人等等。宫内事务的大总管一般由仆大夫担任,宋国则称大尹。
3.地方官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地方政权基本上实行国、野制。所谓国,是指国都及附近地区;野是国以外的远方农村。当时按照国、野的不同组织形式,分别设置各级官吏进行管理。《国语·齐语》中记载齐国管仲实行了“参国五鄙制”。这就是在国中建立轨、里、连、乡四级行政体制,分别设置轨长、里有司、连长、乡良人为其长官。在鄙野中建立邑、卒、乡、县、属五级体制,分别设置邑有司、卒帅、乡帅、县帅、属大夫和属正长等官。春秋初期,由于各国之间征战频繁,诸侯国开始在边境地区设县,以加强防守。至中晚期在内地也开始设置县,由国君委派县大夫去治理。有的诸侯国还开始在县下设郡。这时期郡比县低,与战国时期郡统辖县不同。县大夫之下有县师、司马、司寇等官。县司马、县司寇与朝廷的司马、司寇的职掌相当,只是管辖范围不同。春秋时期,各国有的卿、大夫势力膨胀,其家族组织也不断扩大,于是形成了一些有势力的家族,如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宋国的戴、桓八族等。他们瓜分公室,并在家中建立了一套统治机构,其中宰是总管一家政务的官。《论语》中就记载孔子的学生仲弓、子路都任过鲁国季氏的家宰。家宰可由出身低微、但有才干的平民担任。宰下还有其它官吏。无论是县、郡的长官还是家宰,他们的任命越来越不受出身等宗法血缘的限制,这就为封建地主阶级建立新的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关于春秋时期的爵:卿本是各国执政官的泛称。这时如秦、晋、齐等国,已开始把卿作为爵称,有上卿、中卿、亚卿的等级差别。大夫在这时也有官和爵的区分,作为官称的如中大夫、县大夫等,作为爵称的如上大夫、中大夫等。齐桓公曾设关内侯,但无封地。



春秋时的官衔制度
答:实行的是封建诸侯制。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形成世卿世禄制。这一体制对于稳定和巩固周初中央政权的统治。促进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诸侯国势力强大。王权相对削弱。终于导致春秋时期诸侯互相兼并争霸的局面。官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春秋战国的选官制是什么
答: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

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什么?选官标准是什么
答: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世袭制。选官标准是依据出身门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这种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选官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选官制度在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官等级是什么?
答:这些都说明战国时代的御史是保管文书档案、负责记录,与国君十分接近的官员。秦统一中国后,三公中的御史大夫,还是秘书兼监察性质的官,这当是沿袭战国时代的官制的。 战国时代县的官僚机构是和国的官僚机构差不多的。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每县设有令和丞,县令下的丞,在县中的地位是相当于国君的相的。韩、魏等国在...

古代官制沿革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答:中国古代官制的沿革,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的贵族政治与战国、秦汉以后的官僚政治两个阶段。(一)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官制夏、商、西周、春秋诸代的制度前后因革,逐渐完善。据文献记载与古代传说,夏朝的最高官职是“后”。后之下有卜筮官、宣令官、车正、牧正、刑正等。其中,卜筮官作为现实世界与神灵世...

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制是怎样的?
答:1.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制与中原各国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中央官和地方官的区分,只是名称上有所差异。2. 楚国的中央政权职官中,春秋早期主要有莫敖这一官称,其地位相当于大司马。然而,自楚武王时期起,莫敖的地位逐渐下降,后来更是被令尹取代。3. 战国中期,莫敖的地位进一步降低,成为王顾问...

秦朝时期地方官制的内容影响特征分别是
答: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管理而置县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後来晋又在国内置郡。由国君任免地方官,这制度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归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逐渐减少分封於贵族的地区。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武公...

古代大臣品级
答:三、春秋官制:春秋时期的官制等级开始比较明显,而且是世袭制。各诸侯国的官吏分为卿、大夫、士三个大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上、中、下三级,成为三等九级。卿、大夫、士都要经过国君的任命程序才算数。受封之人多是根据爵位的高低授以不同的官职,各国重要的官职都由卿爵担任。由于爵位可以世袭,这样官职也形成了...

先秦时期选官制度
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漫长的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先秦时期至少有六种选官制度:选举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先秦多渠道选官制度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渊源,对秦王朝以至后...

先秦官制的介绍
答:先秦官制是指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到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产生的各个国家的官员制度。先秦时期我国的官制制度是在奴隶主贵族政体下的诸侯分封制,国家制度受着宗法制度的严格约束,带着浓厚的宗法色彩。这个时期的国家机构分工不细,权限不明,职官制度相应地也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