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深井是怎么打的

作者&投稿:崔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是如何打井的?~


水井的开凿涉及水文地质学领域的许多工程问题。徐光启《农政全书》有关井的阐述,概括起来有5方面内容:井址的选择、井深确定、井水水质的判别、井底建筑结构和材料及凿井过程中回避有害气体的问题。一些内容包含了若干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

1.关于井址选择

(1)有泉源出露的情况:

“凿井之处,山麓为上,蒙泉所出,阴阳适宜,园林室屋所在。向阳之地次之,旷野又次之。山腰者居阳则太热,居阴则太寒,为下。凿井者,察泉水之有无,斟酌避就之。”提出根据地貌和泉水出露情况,选择井址的原则。在山麓冲积扇,地下水处于流动状态,地下水出露即所谓“蒙泉所出”之处,提示了凿井位置。

(2)无泉水出露的情况:

有三种方法可以判断有无浅层含水层,即气试、盘试和缶试、火试。

气试:“当夜,水气恒上腾,日出即止。今欲知此地水脉安在,宜掘一地窖,于天明辨色时,人入窖以目切地,望地面有气如烟,腾腾上出者,水气也。气所出处,水脉在其下。”

盘试和缶试:“城邑之中,室居之侧,气不可见。宜掘地三尺,广长任意。用铜饧盘一具,清油微微遍搽之。窖底用木高一二寸以支盘,偃置之。盘上干草盖之,草上土盖之。越一日开视,盘底有水欲滴者,其下则泉也。”缶试和盘试只是用具不同的差别。缶试:“近陶家之处,取瓶缶坯子一具,如前铜盘法用之。有水气沁入瓶缶者,其下泉也”。没有陶坯,还可以用土坯或羊绒代替。

火试:“掘地如前,篝火其底,烟气上升,蜿蜒曲折者,是水气所滞,其下则泉也。直上者否。”

2.关于井深

“井与江河,地脉通贯,其水浅深,尺度必等。今问凿井应深几何?宜度天时旱涝,河水所至,酌量加深几合而为之度。去江河远者不论。”

3.关于水质

“凡掘井及泉,视水所从来而辨其土色。若赤埴土,其水味恶。若沙土,水味稍淡。若黑坟土,其水良(黑渍者,色黑稍黏也)。若沙中带细石子者,其水最良。”除了根据井水土质辨别井水水质外,徐光启还归纳了5种鉴定方法:煮试、日光照、品味、称重(井水比重愈轻愈好)、纸帛测试。

4.关于做井底

“做井底,用木为下,砖次之,石次之,铅为上。既做底,更加细石子厚一二尺,能令水清而味美。若井大者,于中置金鱼或鲫鱼数头,能令水味美,鱼食水虫及土垢故。”
用铅做井底的衬砌材料,似不是民间的做法。但是,水质保洁的观念在公元前400年时的周代已经具备。《周易?井》“井泥不食,旧井无禽”,是说井泥是井中的沉淀物,污染井水,不可饮用井泥多的井水;久不淘冼的旧井,即使禽类也不能饮用。汉代,政府甚至制定了这样的规定:夏至日为淘井日。

5.关于凿井过程中回避有害气体问题

“凡山乡高亢之地多有之,泽国鲜焉。此地震之所由也,故曰震气。凡凿井遇此,觉有气飒飒侵人,急起避之。俟泄尽,更下凿之。欲候和气尽者,缒灯火下视之,火不灭,是气尽也。”这里提到的震气,多是深土层中积蓄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重大,沉入土层和岩洞里面。
徐光启施工中回避有毒气体的方法是科学的。但是,铅做井底,即使在古罗马时期用铅做输水管也被认为有毒,是不卫生的,徐光启对铅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不了解,误以为铅是做井底衬砌的最好材料。但是,徐光启补充的另外水质保洁的方法显然是中国本土通行的做法的总结。

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卓筒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此后,盐井深度不断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shēn)海井。跟现代石油钻井的方式差不多。《探索 发现》中介绍过。

古代农田灌溉工具是什么?
答:应用桔槔的汲水过程主要是借助人的体重向下用力,因而大大减轻了人们提水的疲劳感。桔槔作为汲水工具虽然简单却使人们的劳动强度得以降低,因而是古代中国主要的灌溉工具之一。2、辘轳 随着农田耕作规模的扩大,桔槔已经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了。于是出现了另一种灌溉工具——辘轳。辘轳便于深井汲水,弥补了...

古代打盐井打出的石怎么从深井里拿出来
答:用单向阀的原理。专门用来提取凿井时产生的泥土碎石。在凿井的同时向井内灌水,与凿井产生的碎石泥土混合成泥浆,再用扇泥筒反复上下多提动几次,使泥浆灌入筒内,将泥浆碎石汲取上来。这样就可以凿井、提取泥浆碎石、凿井同时进行。

为什么说故宫保留文物最多的地方,竟然会是一口深井?
答:在古代深井都是宫女偷藏宝贝的地方,加上曾经慈禧逃跑时候把宝物套入深井,导致故宫里面这口深井成为了保留文物最多的地方。或许我们会疑惑,为何这口井经历八国联军侵华还可以保护文物,最重要是井实在太深而且洞口太小不起眼,而战争结束后被很好保存起来,自然成为了保留文物最多的地方了。一、深井藏...

在我国古代,农民都是怎样给农作物灌溉水的呢?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农田耕作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桔槔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其满足不了当时的农田灌溉的需要了。于是出现了另一种灌溉工具——辘轳。主要是利用轮轴的原理来控制井底汲水提上来的一种起重装置。辘轳便于深井汲水,弥补了桔槔的功能缺陷,满足了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进一步需求。农田耕作...

为什么相距不远的井,井水的味道会有很大的差别?
答:首先,井水不是潜水,是承压水。潜水是和大气联通的,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湖呀水库这些。 第二,承压水有个特点,就是分布区和供给区是不一致的。供给区的不同也影响水质。 第三,一般来说同一个区地下水分布复杂,可能相距几米就打在不同的暗河上,水质有变化是很正常的。“地势稍有起伏”,大概判断...

故宫的深井中珠宝众多,为何没有人去盗东西?
答:一般的人都不能够随意的进去,更何况还要去偷取这些古代文物呢。这也因此让深井里面的宝贝成为了历史中的一抹尘烟,就算有人想进去偷盗,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还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因为故宫博物院曾经是古代皇帝...

鬼吹灯中提到的洛阳铲,是什么样?
答: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历史和文化河南洛阳邙山上冢垒嵯峨,几无卧牛之地,地下随葬品埋藏极为丰富。郑和七次下西洋后,中国...

故宫的深井中宝物如山,为什么无人去打捞?
答:有人说玉泉山的水,那是给皇帝、妃子们吃喝用的。那么普通的太监宫女、侍卫等吃喝用怎么办?每个人每天用水怎么也要七八斤,更何况女性用水还不仅仅是吃喝。皇宫内人口多达四五万,仅吃喝就需要四十万斤!那么,还有许多用处,例如洗衣服、例如打扫卫生、例如冲刷厕所、例如洒水降尘和湿润等等。古代送...

宋代旋作什么样子?宋代如何使用原始车床加工金属。
答:4、钻探深井技术: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避暑的?
答:三、古人的中央空调——深井,在古代,古人自挖深井,分为进风口和通风口,并且在风口上配有井盖,利用地底的恒温,实现冬暖夏凉。只要把通风口的盖子打开,夏天就有冷气,冬天就有暖气,纯天然无公害,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尽,这发明真牛呀!四、豪华大包房——窟室,应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