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家长比孩子做的事情都多,教育的主题是否偏离?

作者&投稿:项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教育方面,为何家长总喜欢把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相比较?~

生活中常见很多父母在教育方面,总喜欢把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相比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太过迫切,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优秀,而且父母们认为优秀的标准是:自己家的孩子在和别人家孩子相比时,自己家的孩子胜出,那么自己孩子就是优秀。因此,为了验证自己家的孩子各方面的技能是否足够优秀,家长们便通过不断把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相比较,一项一项比较,一次又一次在心里打分。

家长们在把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相比较时,如果得到的结果是自己家的孩子更加优秀,就会引以为傲,感到满足和自豪,甚至忍不住炫耀。所谓父母之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这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反之,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别人家的孩子更加优秀,那么父母便会焦虑,开始想方设法的提升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

父母督促孩子上进,掌握各项技能,原本是好事。但是如果父母过度的爱比较,无形中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如果方法不得当,甚至会引起孩子反叛心理。又或者,这种爱比较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要知道,竞争是分良性和恶性的,鼓励孩子和同龄人良性竞争是好事,但是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就会让孩子变成一个事事爱比较的孩子,则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感。

而且,如果父母在比较的过程中,如果因为自己孩子比不上别人家孩子优秀而数落孩子,则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个自卑的心态。所以,家长们需要注意,在教育方面,需要做的是鼓励和监督孩子做好自己,即使暂时比别人家的孩子落后,但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每天都在进步,那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少一些比较,多一些幸福。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都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他们与之为敌人的原因,通常是家长们造成的。
当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时,家长会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又考了满分。”当孩子与家长吵架时,家长会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从来都是听父母的话,从不顶撞父母。”
甚至当孩子们只是多玩了一会儿时,家长们也会说:“别人家的孩子,每天都很自觉的学习,从来不用父母提醒,你就不能多学学吗?”因为家长的这些比较,也成了孩子们童年时期挥之不去的阴影。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动物森林中,动物们举办了一场运动会。鲤鱼宝宝在游泳比赛中拿了第一名,大家都夸鲤鱼宝宝真厉害。
燕子妈妈看到了,便对燕子宝宝说:“看看人家鲤鱼宝宝,游泳游的多厉害啊!明天开始,你也要去学游泳!”
燕子宝宝摸了摸身后的翅膀,对妈妈说:“可是我想飞翔!”然而,燕子妈妈并没有把燕子宝宝的话放在心上。
第二天,燕子妈妈在地上挖了一个大坑,把燕子宝宝推了进去,一边往坑里加水,一边对燕子宝宝说:“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学会游泳的!”
第三天,燕子宝宝看着马上就要淹没自己的水,拼命大声的呼救,但燕子妈妈却置若罔闻。直到水彻底淹没燕子宝宝的头顶,再听不见燕子宝宝的声音……
我们都知道,鲤鱼有尾巴,燕子有翅膀,所以鲤鱼本就善水,燕子更应飞翔。
但请问各位家长,当羡慕别人家优秀的孩子时,看到自己孩子身后隐形的翅膀了吗?
家长们将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孩子做比较时,有认真审视过自己的孩子吗?有在意过他们的想法吗?


01家长在把孩子“比较”时,常见的几种表现
在家长遇到心目中的好孩子时,他们便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其比较,比较的结果往往是有挫败感的,这时家长便会“恨铁不成钢”,甚至责备自己的孩子。大多数家长在将孩子做比较时,往往会出现下面这些表现。
1)总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
说起“比较”,大多数人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总是觉得家长三句话不离“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仿佛成了一个专有名词,被家长们时常挂在嘴边。即使孩子们忍无可忍,抱怨家长,家长也当他们是任性不懂事,此后仍乐此不疲的提及这个“专有名词”。
长此以往,孩子们便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


2)以他人的成就为孩子制定目标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别人家的孩子小提琴拉得很好,家长便为孩子报了小提琴课;别人家的孩子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家长便天天让孩子学习超纲的英语句子;甚至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考了满分,家长也会对考了九十分的自家孩子不满意。
事实上,这些家长太盲目了!
他们总是以别人达到的成就,为自家孩子制定目标。会出现这种行为的家长,不妨想一想,若孩子经常对家长说:“别人家的父母买了好大的房子”、“别人家的父母开着好漂亮的小轿车”“别人家的妈妈长的很漂亮”……
听到这些时,家长们会开心吗?若不会,就请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他们同样不喜欢以别人为目标,不喜欢与别人做比较。
3)忽略自家孩子的感受
对于生活中接触到的万千种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即使身为孩童,也不会例外。孩子们在面对每件事情的时候,亦有不同于他人的感受。
若家长们经常将自家孩子推出去做比较,孩子可能会产生厌烦、害怕、无助甚至痛苦等心理状况。
很显然家长们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家长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将不喜欢与他人比较的孩子们,一次次推出,一次次比较,一次次抱怨,又一次次责备。即使孩子们的内心受了伤,家长们也竟全然不知。


02经常“比较”孩子对他们有什么危害?
有时,家长们的比较,仅仅为了激励自家孩子,也有时,家长们只是随口抱怨,但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比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经常比较对孩子的危害,主要包含了下面几个方面。
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若家长们经常让自己家的孩子,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比你优秀。
孩子们会思考――家长是不是更加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有那么优秀吗?自己真的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吗?
在产生这些想法的同时,便会给孩子们的心理造成无形的压力。
让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
在孩子们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本就就避免不了与家长的争吵,而对于家长们口中的比较,更是成了大多数争吵的导火线。
争吵的次数多了,家长越来越觉得孩子“不成材”,孩子也越来越厌烦家长的行为。
在喋喋不休的争吵声中,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他们像两条擦肩而过的线,相交过后越离越远。


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每位孩子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就像鲤鱼擅长游泳,燕子擅长飞翔那样。但若要遨游海底,翱翔蓝天,本身必须拥有自信。
只有深深地相信自己,才能让蕴藏着巨大能量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若家长们经常将不同的孩子做比较,并永远赞扬那个心目中的好孩子,永远批判那个自己认为较差的孩子,对于被批判的孩子来说,他的自信心便会被家长扼杀于无形之中。到那时,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挽救不了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03家长如何正确审视自己的孩子?
每位孩子身上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优点,在这个世界上,缺少的并不是有天赋的孩子,而是不会发掘孩子潜力的家长。
若每位家长都有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去审视自己家的孩子,孩子必定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作为家长,正确审视自己的孩子,要做好下面几件事情。
1.适当鼓励孩子
作为孩子,成长的路是自己要走的,而家长们除了陪伴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鼓励。
所谓鼓励,并不是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其鼓励,而是要讲求适当的鼓励。不能因为孩子只做成了一件小事就不鼓励孩子,更不能因为这一件小事,就把孩子夸上天。
对家长来说,不给予孩子鼓励与过度鼓励孩子,都是错误的做法,是应该被避免的。
当孩子们有了一点小成就时,家长们应对其作出具体的鼓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时要指出孩子做对了什么,而不是随口说一句“你真棒”。
当孩子们遇到一些小挫折时,家长们也应对其适当鼓励,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勇敢前行,受到家长鼓励的孩子,必然会充满了勇气与动力,他会带着家长的鼓励,摘下心中的那颗曾经遥不可及的星星,因此只有适当的鼓励,才对孩子的成长恰到好处。


2.发掘孩子的优点与长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箱深沉海底的宝藏”,他们会发光,只不过需要被人发掘,而发掘他们的人,理所应当是他们的家长。
当家长们不厌其烦的,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好的时候,别人家的家长,可能也在把被“嫌弃”的那个孩子,当成是自己家孩子的榜样。
因为他们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发出了光芒,而忽略了自己身旁的那束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家长们要成为自己家孩子的伯乐,一点一点的,把他们从深沉的海底捞出,让孩子们在太阳底下,也能散发他们原本的光芒。


3.不要与别人家孩子做比较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比较”是个禁忌。孩子们讨厌与其他孩子作比较,更讨厌家长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
即使家长们是为了让孩子长进,采用对比的方式激励孩子,结果也不见得是好的,因为比较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
对于孩子不喜欢的,家长们首先要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切忌忽略孩子的感受。
无论出发点为何,家长们都不应该过度比较孩子。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虑“比较”会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更是因为,孩子们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比较行为下牺牲的祭奠品。作为家长,需要更加顾及孩子的感受,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他们该仔细审视自己的孩子,发掘他们独有的天分,从心底把他们认作是最优秀的孩子,陪伴他们进步与成长 。

说到这个问题,我觉得会有很多家长有话要说。因为现在的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家长真的很累,很多家长甚至会觉得苦不堪言。

首先,家长不是老师。

现在我们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学生。因为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孩子自己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比如幼儿园的孩子,老师让完成一件像模像样的绘画作品或者是手工作品,这不就是需要家长代劳吗?所以很多幼儿园的孩子真是在拼爸爸妈妈,拼哪个爸爸妈妈的有才华,有手艺。

家长不是老师,而是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有义务和责任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负责,但是有些超出范围的事情,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真是为难。比如有的五六年级的学生,老师要求孩子的作业必须家长检查正确无误之后,才能够上传到学习群,但是很多家长真是不会呀。

其次,家长监督辅导。

家长当然也不是甩手掌柜,家长需要做到的就是对于孩子的监督辅导和做好陪伴。家长要监督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中要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等等。虽然家长不是老师,但是家长需要做到的是辅助老师培养孩子的学习。

但是在家长做好本职工作之后,我们还需要和老师及时沟通,反应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如果老师总是给孩子布置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任务,他就总是家长代劳,那家长就会觉得很不情愿。比如无休止的调查问卷,无休止的看视频等等。

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家长比孩子做的事情多,其实就是教育主题的偏离。所以我们不禁想问,我们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么?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承担责任,在我看来,学校老师的教导是次要,孩子的教育更在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比孩子做的事情多,教育的主题并没有偏离,教育的主题一直都是育人以才。

教育的主题已经偏离了,在学校教育学生就是老师的任务,家长虽然也需要配合但毕竟只能是在生活上,学习知识还是是由专业的老师来教,如果都让家长完成,那教育的主题就发生了偏离。

是的,现在很多孩子的作业都需要家长在旁辅助才能够完成,而教育的本质则需要孩子自己去理解知识背后的含义,并且加以运用,而不是单纯的复述家长脑中的思路。

本质上是偏离了,比如现在完成的作业,要家长去批改,而不是老师,这不是老师的职责吗?

很多家长都爱拿孩子做比较,这种现象真的正确吗?
答:小编建议,大家最好是不要去拿着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拿孩子进行比较,对于孩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要知道,所有的孩子都是希望父母能够认可自己。如果说我们长期的在孩子的面前拿他们跟别人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也会觉得父母并不是特别的在乎自己。我们平时在拿着孩...

为什么很多爸妈不在乎孩子的意见而一意孤行的自以为是?
答:一、家长总是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很多家长他可能都会觉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所以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也就会自以为是的帮孩子作出决定,因为他们总是觉得孩子的想法比较的简单,没有能够考虑到一个问题的全面性,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他们会自己做出决定,根本不会在乎孩子到底是什么意见。很多家长他们也有可能...

很多家长都爱拿孩子去做比较,拿孩子作比较有什么危害
答:1、让孩子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家长经常会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那么,就会让孩子思考家长是不是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究竟有多么优秀,难道自己真的不如其他孩子吗?如果孩子产生这种想法时,就会给他们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2、让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 家长口里所说的...

...但是慢慢的发现家长也很重要,那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做才更好?_百度知...
答:在很多家长的心中,“好孩子”根本就不应该玩耍,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一个天真的童年,过于注重所谓的知识“充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三是焦急粗野,家长教育行为粗暴,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有的家庭封建家长作风严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有的...

为什么很多家长都爱拿孩子做比较?
答: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变成一个学习优秀的人 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而言,自然都是希望孩子能够认真读书,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的。但是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保持成绩优秀,做到让父母满意。所以往往在这种时候,家长和孩子谈论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列举那些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有多...

很多家长都爱拿孩子做比较,这种现象真的好吗?
答:我认为这样不好。这种做法是家长无能,而且素质和涵养低的表现。人比人气死人,一山总比一山高,如果孩子拿自己的父母与其他家长比,相信没有任何一位父母会乐意。隔壁邻居有一位已经上四年级的小孩子,他有一位十分严格的妈妈,晚餐以后,妈妈务必守候孩子写作业,每一门工作都需要盯住做完,完不了不...

孩子最反感的事,是不是家长拿自己和别的孩子比呢?
答:父母自从生了孩子后脾气变得暴躁,知道不能这样做,但总是忍不住,说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总是想先骂他。但是孩子还小,犯错误是正常的。只有犯了错误,才能更快地成长。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幼小心灵,影响以后的成长。动不动就把别人比作自己的孩子 这一行为似乎是大部分...

很多家长都爱拿孩子去做比较,拿孩子作比较有什么危害?
答:家长刻意的比较会对孩子造成不少的伤害。那孩子去做比较容易导致孩子自卑,例如自己家的孩子考试成绩才80分,可是别人家的孩子考了90分,那么自己孩子在比较中就会觉得成绩不是很理想,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有时候比较也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家长也要考虑孩子的情绪,也要学会维护孩子的面子,每个人...

很多家长都爱拿孩子做比较,这是怎样的现象?
答:一: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父母这样做的原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的优秀,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能也有一些父母本意是觉得自己孩子挺优秀的,但是为人比较自谦,不愿意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于是才这样谦虚的说要向别人学习。当然了更多的父母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一点,做到最...

很多家长都爱拿孩子做比较,这种现象好吗?
答:1、要比健康。当下家家普遍一个孩,虽说放开了二胎,可养育孩子的压力,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孩子的家庭,通常六个家长护着一个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头上怕吓着,走路怕累着。所以养成了孩子挑食、缺乏锻炼、看电子产口无节制等等有损身体的恶习,影响到视力发育,身体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