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有何历史意义和历史教训

作者&投稿:姚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义和团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试论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教训
正 一九○○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以“威雄惊万里,风雨喷长空”的声势,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为五十年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奠下了一块基石。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所激发的,锋芒主要指向帝国主义的,最后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因此,研究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教训,不仅有助于正确地评价义和团运动,而且可以使我们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1899—1900 年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立刻拼凑八国联 军扑向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准备瓜 分中国,但他们的图谋并没有实现.其原因有: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重要原因.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驻云南, 日本占领福建. 日本方面对于德国占领山东, 则认为危险万分. 各国方面对于英国垄断长江, 认为不能坐视不管.尤其俄国独占东北更遭到英日等国强烈不满.因此要实现瓜分中国,彼 此之间战争难免.因而列强最后决定暂缓瓜分而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 华制华"的政策对帝国主义更为有利. 第二,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列强不能灭亡中国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 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打击和教训了帝国 主义侵略者, 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 所进行的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 2.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第一,义和团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一,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打乱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计划,充分地表 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其二,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暴露了它的虚弱本质,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 加速了它灭亡的进程. 其三,促进人民的觉醒,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其四,对当时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 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群众反帝运动. 其历史教训是: 其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必须同时反对本国的封建主义.由于对 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阶级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缺乏认识,义和团曾经蒙受封阶级的欺骗, 提出过"扶清灭洋"的口号. 其二, 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义和团运动存在着 笼统的,盲目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其三,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有人对义和团全盘否定,甚至斥为"蒙昧主义""邪教""祸国" , , .诚然,它的历史教 训应当记取, 但是,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 是不容抹煞的。

1.义和团不同于太平天国,组织性不强,没能设立具体的领导方针和领导思想.另外,义和团没有具体信仰,中国历代多以儒教思想为信仰,太平天国也是用了基督教的名义发展开来,而义和团以民间神仙领导人民,这绝对是失误,光山东,泰安,济宁,济南等地民间传说就不统一,这不叫具体信仰.
2.封建实力过强,帝国主义过于发达,而义和团只用刀枪抗击强大的帝国主义,这必然对义和团不利,清廷内部,李鸿章张之洞主张强压,这对义和团也不利.
3.义和团只代表农民阶级,而不去团结工人阶级,更不理会财团商贾,导致义和团得不到广大工人的支持,也没有强有力的资金后援,至于兵员也是奇缺,这也就决定了义和团的失败!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的高潮虽说为期不过三个月,并且最终还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但是,它的丰功伟绩却是昭昭在人耳目的。它的功绩,概括起来说是: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些功绩,主要是在中国方面;不过其中有些也涉及到了世界方面,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9] 。
1.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义和团运动是通过拳民的英勇战斗,在瓜分危机三次缓解的基础上才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这三次瓜分危机的缓解是:1900年6月20日联军《大沽宣言》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一次缓解;7月3日美国《海约翰通牒》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二次缓解;10月16日《英德协定》所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三次缓解。三次缓解的过程从所谓有限的军事行动到“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从“利益均沾”到不利用中国形势“获得领土利益”等,都是一次比一次更加具体明确,并使个别具有领土野心、企图趁火打劫的帝国主义强盗也终于没有达到目的。因此,通过义和团运动中三次瓜分危机的缓解,结果就起到了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作用 。
义和团运动以其英勇战斗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不得不来一个紧急刹车,中止他们的瓜分罪行。单凭事业的正义性,而不靠英勇的战斗去把它付诸实践,最后也必是一番空话,一事无成。帝国主义列强根本不会因为他们掠夺殖民地的强盗行径的非正义性而停止其疯狂罪行的;不然的话,何以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沦为他们的殖民地了呢?这种人们所谓的“一种可怕的真理”(an awful truth),在世界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能起到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作用,乃是由于它是一次民族起义运动,是一场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这种运动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军事力量所镇压不了的。数十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史证明,它虽屡经镇压,却此伏彼起,更加茁壮成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它具有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性质的缘故。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团运动,它的这种性质就更明显了,规模也大得多了。
2.保存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义和团运动既然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它就相应地保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悠久的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得以在这个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中存在下来,中国悠久的文化和文明之保存乃是中国在政治上没有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直接后果。
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本来是互相影响,彼此渗透,互相补充的。毋庸讳言,中国近代由于西方产业革命没有波及到中国,它是落在文化发展的后面了,但是,它是可以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的。正像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等代表中国文化的四大发明,曾经有助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之结束一样,中国文化和文明在将来也是很可能对世界文化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在义和团运动中,英勇的拳民敢于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号称“八国联军”的“挑战”(Challenge)作出“应战”(Response),就把所谓中华民族是“一个未开化的群体”,“一批没有活力的群众”,“一群没有民族热望的东亚病夫”,所谓中国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病人”,是“一个垂死的国家”等种种诬蔑,一扫而光,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它的文化并未衰老,而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没有像挑战一样的应战,就不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挑战所作出的应战证明,中国文化和文明是有其生存的价值和权力的,而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和文明并借此得以保存,义和团运动的功绩是不朽的。
3.遏制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1900年全面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如果说它曾经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就曾经相应地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瓜分中国领土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如果说义和团运动不曾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话,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后来为了争夺我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尚且不惜一战。不过,这时发生的帝国主义战争多半不会是日俄战争,却很有可能是英俄战争;也有可能不只是两个国家,而是两个国家以上参加的帝国主义战争。当然,也有通过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协商来进行和平瓜分中国的可能性,虽说这种可能性很难实现。
4.民族意识觉醒
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欧弗莱区在《列强对华财政控制》一文中论证义和团运动时说:“关于它兴起的原因,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布告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又想来瓜分中国。’由这段布告看来,义和团的兴起虽然最初发生于幻想,但很明显的还是民族精神的觉醒。” 美国驻华特使柔克义致海约翰信中说:“赫德爵士认为,义和团起义是中国摆脱外国人的束缚,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将军感慨万端:“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不过1903年又发生了围绕东北的瓜分危机:“因为俄国占了奉天,各国要实行瓜分的政策”)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在《中国问题》中说,一旦怯弱温和的中国人的热情被激发,也可能变成世上最轻率的赌徒。而1949年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书上的评价显然带有毛泽东的个人色彩: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失败证明,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
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以及民国的反廿一条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三大群众性民族主义运动,其中五四运动主要为反帝国主义政治主权侵略,而义和团运动和五卅运动则是反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侵略的运动,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深远。
5.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义和团运动不仅在当时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和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且还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周恩来总理于1955年12月《在北京各界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是这样地把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同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系起来观察并从这个角度来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功绩的。他在《讲话》中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中国人民在这个时期里,不断地为争取自己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英勇地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一九○○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答:义和团运动的影响:1、朝廷体制内的守旧顽固派被清除,因而在1901年清政府延续戊戌变法的思潮,启动了一场政治体制改革——新政,以求避免清朝灭亡。2、统治威信下降 前往镇压义和团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中国仕绅阶级看来,清政府在事件中对联军势力无能为力,统治威信大幅下降。东南各省总督在事件中擅自...

简述义和团运动的深远历史意义?
答:摘自教科书: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答: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最初义和团同当时清朝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

义和团运动影响是什么
答: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义和团运动迫使列强改变了其对华政策。这场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得列强开始重新评估其对中国的殖民策略。他们意识到,通过清政府间接统治中国,比起直接殖民,更为有利。这一认识避免了 China 直接沦为列强殖民地...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特点是?意义是?失败原因是?教训是?
答:(2)特点:①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自发性。从1898年秋山东人民反洋教开始,到l900年6月担负抗击八国联军的任务而进入高潮,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②其次在于它的分散性。义和团运动始终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领导。(3)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求义和团运动的时间,性质,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急...
答:时代背景: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水深火热 主要原因:同上 性质:农民起义 主力军:农民 口号:扶清灭洋 矛头指向:西方列强 清政府态度:开始是纵容,后镇压 结果:失败 影响:1.义和团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2 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答:③,以求民教相安。清政府这种改“剿”为“抚”、被迫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的政策,使义和团得到了公开活动的有利条件,以致声势日大,更加有力地打击了传教士和教民的凶焰。意义教科书答案(高中):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说说义和团运动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6.义和团运动在抵抗帝国主义的同时也保护了中国千年的文化,让它不被帝国主义摧残,得以继续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扬光大。总的来说义和团运动虽然并没有成功,但是它还是给中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些影响都对之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所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值得纪念的运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含义,作用,意义及全面的评价?
答:失败是必然的。但义和团群众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他们奋不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建议参考下百度百科的太平天国起义词条和义和团运动词条,很有帮助的 ...

义和团运动有何影响
答:2、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力量,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与帝国主义抗争的英雄气概,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强瓜分,使列强开始扶持代理人,而不是直接瓜分。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西德就承认:“吾人在此确有一事不应该忘记者,即中国领土之内,除开西北两面之属国(蒙藏)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