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东部的新生界

作者&投稿:艾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云南地区与邻区新生界含油气性对比~

显然,这一部分是第一章的总结和篇末点题之处。
(一)不同地区的相似性
1.大致相同的构造格局
作为特提斯构造域的组成部分,本书所涉及的云南地区、西藏高原东部、中南半岛北部三区之间有相同的构造格局,甚至自印度板块向外,各构造带都可在三地区中找到对应的部分。不仅有新生代强烈挤压和造山形成的变形带,也有古老断块挟持于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的地质体并存于一个狭窄地带中,又在机制相同的挤压应力场中共同受到统一的改造,这是本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突出特点。
2.大致相同的地质演化历程
三个地区之间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基本相同,历史经历的同步导致沉积盆地发展及各阶段沉积性质的可对比性。最明显的是有大致相同的深湖和沼泽相的发育时期。对油气地质来说,这意味着有几套时代大致相当的生烃岩系和重要的生储盖组合。从区域上看,渐新统到下中新统是首要的勘探目的层。
3.晚新生代构造改造强烈
这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建设性的一面,在其强烈沉降带形成了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在其整体分布区,保护了下伏地层并促进了其中有机质的热演化。作为破坏性的一面则是强烈变形,强烈的动力变质(或轻度的区域变质)和因隆起而造成的强烈侵蚀使油气的保存条件极差。较老地层,甚至早新生代地层中的油气也强烈地散失。因而该区的老地层多见油气显示,但要找到适合目前经济技术开采的油气田,却有很大的难度。
(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1.挤压强度不同
由于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中向北的推挤大于向东的推挤,特别是由于阿萨姆尖角的存在,使三地区之间的挤压应力场的方向和强度有很大的差异。总的看来以云南地区为最强,以中南半岛为最弱,这特别影响到构造变形和对油气破坏的强度。
2.沉积盆地的发育时代和规模不同
在持续强烈挤压的构造背景下,云南地区的新生界盆地各成盆期起止的时间,盆地的规模上都有别于其他两地区。
云南地区隆起时间早,导致其古近系的发育程度差,该期盆地少且其生烃岩系不发育。从新生代看,生烃岩系相对发育的时期比其他两地区晚,上新统到第四系的生烃岩的成熟程度低,对生气,特别是生油不利。
云南地区新生代盆地的规模相当小,呈星散状分布。据统计,在近150个左右的盆地中,面积大于200km2的盆地在云南省内有26个。其中面积≥2000km2的仅有永仁和镇沅,面积≥1000km2的还有勐腊、腾冲、元谋和昆明。26个盆地的平均面积仅667.1km2。以大致与平均面积相当的陇川盆地为例,650km2的面积中仅在中央断陷带66km2内有较厚的沉积。该带又被横向断层切割成凹陷和凸起相间的格局,有4个凸起和4个凹陷。凹陷的面积稍大于凸起,平均每个凹陷仅10km2左右。只有在凹陷内生烃岩系才比较发育。可以看到,这不利于生烃,生烃岩的总体积也不大(图1-19)。相比之下,即使在西藏的羌塘和冈底斯两个断块上也可以看到第三系和第四系大面积的分布,尽管后期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改造。
3.盆地的改造破坏程度不同
不言而喻,云南地区不论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老盆地”,还是古近纪的盆地都受到相当强烈的改造,油气保存条件不好。西藏地区的后期改造也相当强烈,但由于保存有面积较大的断块地质体,其上的形变差,有的地区地表切割也不强烈,使其有一定的保存条件。而在中南半岛的断块内保存条件则较好,特别在新生代整体沉降的地区(包括现在的陆上和海域)则有相当好的保存条件,是以新生界为目的层的重要油气勘探区。

图1-19 陇川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据承布科等,1994,笔者作了删减)
总之,在云南地区的找油气工作中,既可以基于相似性而在邻区间对比,以开拓找油思路,借鉴邻区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也要注意不同区之间的差别,从生烃和保存条件的差异中形成不同的勘探思路和勘探方针。

(一)云南地区的构造格局
在本书前言中已经指出,本书讨论的对象不能完全以行政区划定。所谓云南地区有两重含义:①以云南省为主体,但包括了邻省部分地区,如三面被云南省包围的四川省西南角的西昌-渡口地区;②对云南省东南部以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线为主体的文山地区涉及较少。
1.以南北向构造为主体
与全国总体上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体的格局不同,云南地区以南北向构造为主体。突出表现在两个南北向构造带上,其一为从川西的汉源、西昌到滇中东川、昆明、玉溪的南北向断裂带,其二为四川西缘的巴塘、得荣到云南西缘维西、保山的南北向断裂带。后者即著名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构造带。在这两大断裂构造带外,虽然有些地区构造线有些“偏离”(如滇东出现北东向断裂,滇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交界处构造线呈鸡爪状散开),也不能改变本区以南北向构造为主体的面貌。
讨论构造格局时还必须注意的背景是:本区地处高原,除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海拔在1500m左右外,大部分地区海拔2000~4000m。在西北部已出现海拔4500~5000m的山峰,与西藏高原相连,或者说是西藏高原东段的南延部分。
2.两大构造分区
从构造发展史(特别是前新生代)上看,云南地区可分属两个构造区:中、东部相对稳定的扬子断块区和相对活动的存在多条地缝合线的滇西断褶带。
扬子断块区(张文佑等,1986),又称扬子准地台区(黄汲清,1979;任纪舜,1999)是一个至少从震旦纪以来就进入整体稳定状态,发育沉积盖层的地壳块体。但在云南地区却具有相对活动性。除了在地质历史上发育有大型隆起(如康滇隆起)和坳陷外,在古生代到中生代又表现出邻近大陆边缘的性质。扬子断块区的边缘某些块体可能被卷入陆内-陆间裂谷系而成为其中的小断块(见下述),内部可发育从活动区向内伸入的裂堑(an-lacogen)系(张文佑等,1986;张抗,1983)。在古地理上形成稳定区内的“槽盆”和“台地”相间的沉积特征(关士聪,1999)。这在晚古生代和三叠纪表现的最为典型(罗志立,1984)。
滇西断褶带分布在丽江、祥云、元江一线西南的云南西南部地区。该区经历了复杂的开合发育过程,特别是中生代的多次开合,使各地壳块体间出现复杂的拼接关系。新生代印度板块的推挤,特别是其东北角的“阿萨姆尖角”的楔入使原有的构造受到强烈的挤压改造,形成少见的众多构造带短距离内并列和错位镶嵌。新生代的改造不仅影响着滇西断褶带,也使扬子断块区受一定影响。正是在这个背景上本区新生代盆地的发育也颇具特色。
(二)西藏高原东部的构造格局
前已述及,无论从地形上还是从构造上看,云南地区向北西方向都连接着西藏高原。或者说,西藏高原东部的各构造带都成聚敛状并从近东西向而转成南东向,进而与滇西的南北向构造连接。
不少构造地质学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在西藏进行区域地质研究的专家都指出西藏高原的主体与华夏大陆块体群的密切关系,认为羌塘、冈底斯、喜马拉雅各大陆块体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开合。在拉张分离阶段产生了块体间的陆内-陆间裂谷系,出现了洋壳;在挤压拼合阶段又依次聚合形成块体间规模巨大的“地缝合线”(张文佑等,1986;张抗,1998;赵政璋等,2001)。越向东(或者说越向与“阿萨姆尖角”相对应的挤压最强烈处),各地壳块体越窄,地缝合线越互相接近,构造带的走向也越转折成南东走向,以致最后转为南北向。换言之,西藏高原东部各构造带是云南地区各构造带同一走向上的相邻的不同区段,相互之间应有许多可对比的性质。
从地缝合带角度简要地说,自北而南有:
1.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
该带又称为通天河断褶带(张文佑等,1986)和可可西里金沙江断裂带(中国石油地质志·西藏油气区,1990)。拉张最强烈的时代可以其蛇绿岩套中的放射虫硅质岩而定,大致为早石炭世—早二叠世,其闭合的时代大致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边千韬,1997)。其北侧是昆仑断褶带和楔形向西尖灭的巴颜喀拉断褶带(又称松潘-甘孜造山带,任纪舜,1999),其南侧是羌塘断块(又称帕米尔-唐古拉断块,张文佑等,1986)。前者一般认为构成了西藏高原的北缘,后者是一个具前泥盆系变质基底,以海相三叠系和侏罗系为盖层主体的断块。
2.班公错-怒江缝合带
该带也称班公湖-奇林湖断褶带或离合带(张文佑等,1986)。其北侧为羌塘断块,南侧为冈底斯断块(亦称拉萨地块,赵文津,2001)。关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界,不同人有不同认识。部分人认为羌塘断块属于冈底斯大陆(赵政璋等,2001a),更多的人认为冈底斯断块是过去冈底斯大陆北缘分离出的断块,分离起始于早二叠世(赵文津、蒋忠惕等,2001)。笔者认为不排除冈底斯大陆在古生代(特别是早古生代)亦属于华夏大陆块体群的可能性。班公错-怒江缝合带的裂谷发育起始于早石炭世,三叠纪已具被动大陆边缘冒地槽性质。至少在班公错-东巧段在侏罗纪—早白垩世出现大洋型地壳。在中、晚侏罗世之交到早、晚白垩世之交从东向西剪刀式闭合。此后该缝合带北侧的地块基本结束了海相沉积时代。
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该带也称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断褶带或离合带,其南为藏南断块或苏莱曼-喜马拉雅断块(张文佑等,1986),也有人称为江孜地体。多数人认为两侧的断块都属于冈瓦纳大陆。喜马拉雅山主体部分的基底由两套变质岩构成,深变质岩为前寒武系至中元古界,浅变质岩相当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古生界为地台型沉积,中生界为陆缘沉积,北侧出现深海沉积。
雅鲁藏布江开合带的裂谷活动至少开始于石炭纪—早二叠世,到三叠纪出现了第一期洋壳,洋壳主要发育在第二期的侏罗纪—早、中白垩世。该带的闭合与南侧地块逆时针旋扭有关,从西向东由始新世初期到晚期(赵政璋等,2001a)。
近年来的地震测深大剖面反映出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大断裂带(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带)和雅鲁藏布江带都以缓倾角向北进入中地壳,形成地壳拆离和俯冲的活动带(赵文津等,2001)。
(三)中南半岛北部的构造格局
为了使主题突出,本书对中南半岛主要涉及其北部或者说其主体部分。大致指曼谷所在的纬线以北,中国国境以南的地区。
在云南西南部已开始显现出南北向构造呈鸡爪状向中南半岛的态势。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存在两个相对稳定的块体:偏北偏西的掸邦断块和偏南偏东的印支断块,迫使活动带呈向南、向东离散式分布(图1-1)。
1.掸邦断块
掸邦断(地)块的主体位于缅甸东部的掸邦高原,向北进入我国的保山、临沧、景洪一带。断块呈长轴南北向的菱形,怒江—萨尔温江大致沿其长轴从中间穿过。掸邦断块地层系统与扬子断块区大体相似,基底变质岩上部属新元古界。其上为寒武系至志留系地台型沉积,缺失震旦系,大部分地区亦缺失泥盆系。石炭系至下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瑞替阶—贝里阿斯阶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以海相层为主,白垩系以上统的红层为主。可以看出,掸邦断块的性质不但与扬子断块区相似,还与羌塘断块有可对比之处。
2.印支断块
印支断块亦为长轴近南北向的菱形断块。如果说掸邦断块的长轴略偏北北东向,那么印支断块的长轴则略偏北北西向,这与两个断块在“鸡爪状”构造系中的不同位置有关。
印支断块的概念有狭义的、广义的两种。狭义的印支断块指核部的近梯形块体,以元古宇变质岩为基底,其上被中上寒武统不整合覆盖,缺失奥陶系和志留系,中石炭统至上三叠统下印支群为海陆交互相,上三叠统诺利克阶至下侏罗统中印支群为红色含膏沉积,中侏罗世至白垩纪的上印支群为陆相砂、砾岩沉积并含膏盐层。上印支群呈分布面积最广的覆盖层。不难看出,其性质与扬子断块区相近。
广义的印支断块包括其周缘的早古生代褶皱带,东北为长山,西北为銮山,西南有豆蔻山,东南有林同山(张文佑等,1986)。发育有镶边状的加里东断褶带是其与掸邦断块的重要差别,也显示出印支断块在早古生代是一个四周发育陆缘-陆间裂谷独立断块。
3.时代有序变化的活动带
在掸邦、印支、扬子等断块间,发育有活动带。从东向西活动带的时代有变新的趋势,在扬子断块区之南有华南加里东期活动带,在印支断块周围有海西期活动带,在羌塘、掸邦、印支、扬子断块间则有范围广大的印支期活动带(详见下述)。更向西则是新生代强烈活动的缅甸中央断陷带和那加-阿拉干断褶(离合)带(张文佑等,1986)。缅甸中央断陷带的基底可能与掸邦断块相似,所见最老变质岩(甘白力片岩)可能属中—新元古界,有可能属白垩系的火山岩,其上为巨厚的新生界。这里是缅甸的重要石油产区。那加-阿拉干带上发育晚白垩世—始新世的迪斯页岩,是一套局部含放射虫硅质岩和蛇纹岩的复理石沉积,在晚新生代封闭后受强烈挤压改造,使那加山脉的地层呈低角度叠瓦状逆冲于西瓦里克群之上。几乎所有的大地构造学家都把那加-阿拉干带与雅鲁藏布江带相连作为一条晚新生代的巨大地缝合线。

图1-1 西藏及中南半岛地区大地构造分区图

1—晋宁期构造区;2—海西构造带;3—印支构造带;4—燕山构造带;5—喜马拉雅构造带;6—断裂;7—构造单元符号图内构造单元编号:①巴颜喀拉山断褶带;②通天河断褶带(离合带);③羌塘断块(帕米尔-唐古拉断块);④三江块褶带;⑤掸邦断块;⑥班公错-怒江缝合带(离合带);⑦藏北断块(申扎-腾冲断块);⑧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断褶带(离合带);⑨藏南断块(苏莱曼-喜马拉雅断块);⑩缅甸中央断陷带;(11)那加-阿拉干断褶带(离合带);(12)长山、銮山、豆蔻山和林同断褶带;(13)印支断块
(四)三段式的区域构造模式
综上所述,西藏-印支构造区呈现出区域构造格局的三段式特征。总体看在西藏高原构造带相对散开,到川西、滇西则强烈集束,进而在中南半岛构造线呈明显的发散。伴随着散—聚的变化,构造线的方向,由东西向转南北向,进而呈北西向。
这种构造模式形象地展示出印度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块群相对挤压的结果。这个完成于晚新生代的挤压以更大、刚性更强的印度板块为较主动的一方,其尖角(阿萨姆)突入西藏-印支构造区内。在阿萨姆尖角和扬子断块区向西南突出的尖角之间,构造线排列最紧密。这种构造带的紧密排列也表现在地貌上。在中甸向西至国界的150km的直线距离内就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四条南北向大河,高山深峡形成横断山脉和三江峡谷区的典型地貌。在西藏高原青藏公路沿线展宽达900km的各构造区带,在上述滇西的狭腰部被压缩至280km。
新生代的挤压和相伴生的紧密排列的南北向断裂破坏带向东影响到扬子断块区的东部,使西昌-昆明地区的南北向断裂特别发育。
综上所述,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书所述的云南地区的区域构造特点的话,那就是新生代强烈挤压背景上发育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带构成了其主体。

(一)西藏高原新生界演化简析

1.晚白垩世—始新世

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作为中生代的边缘海盆地由东(昌都地区)向西剪刀式的闭合,闭合始于中侏罗世末,完成于早白垩世末。这一重要构造事件造成了该带的洋壳残片向上构造侵位,特别是造成两侧地层的变形和变质,使上覆地层与之呈不整合接触。从构造发育史上看,晚白垩世与古新世、始新世可划归一个发展阶段。从表1-5也可看出在西藏南部相对沉降的地区,上白垩统往往与古新统呈连续沉积;有的在历史上曾划为一套地层,有的至今仍归属一个群(如拉萨地区的林子宗群)。

表1-5 西藏高原东部上白垩统—始新统地层对比表

主要据赵政璋等(2001)资料编表,表内E3-N1d为大竹卡组。

晚白垩世是南海北陆的格局,在古新世—始新世,这一格局总体上被继承下来。雅鲁藏布江沿岸仍可见该期巨厚的海相层,但在一些地区见有始新统煤系(秋乌组)。在雅鲁藏布江北的冈底斯西南部则为海陆交互相,但冈底斯的大部分和羌塘地区则为陆相,古新世和始新世是西藏高原上海相层明显萎缩以至消亡的时代。

2.渐新世—中新世

海相层消失后,西藏地区的区域挤压作用继续增强。从地壳演化来说,基本上还处于“软碰撞”阶段,也是西藏高原的雏形期。碰撞挤压最集中的喜马拉雅地区因隆升而缺失沉积。西藏地区内部,在较缓慢隆升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些相对沉降的盆地。其中在老的地缝合带上发育了断陷型沉积,其代表便是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上的伦坡拉盆地。在各断块上形成了坳陷型沉积,但在进一步研究后不排斥其中有些是断陷或断坳型沉积。该期西藏中、北部的海拔约为1000~2500m(姚培毅,1999)。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以南的西藏主体部分以温暖湿润气候为主,除湖相中有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外,还发育煤系地层。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以北的地区为干燥炎热气候,形成杂色碎屑岩系。总体来看,区内高差不大,沉积中细碎屑岩较发育。

3.上新世—第四纪

这是西藏高原整体剧烈隆升期,高原的形成期。印度板块对西藏的“硬碰撞”最终形成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与此同时,形成伴生的大型逆-逆掩断层系、相应的构造变形和变质以及南侧的西瓦利克群巨厚的磨拉石堆积。但在西藏高原内部却是整体性的隆升,形成分布普遍但一般厚度不大的上新统和第四系,也以细碎屑岩为主。新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断层和相应的第四系,除继承老的东西向构造(特别在地缝合线上)外,以南北向分布为特征。高原四周巨大的地形起伏和深切的河流与高原内部的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短小的内陆河构成了地貌景观上明显的对比。

(二)西藏高原的新生界

1.上白垩统

在前文中已多次提到,白垩纪末期应与古新统—始新统同属一个构造发育阶段。因此在讨论新生界时,还要先涉及上白垩统的特征。

西藏地区的上白垩统由南向北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在喜马拉雅山区南部的聂拉木-普兰和札达-仲巴等地区仍保持其作为大陆壳块体的相对稳定性,形成浅海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岗巴群是时代跨早、晚白垩世(桑顿阶,Santonian)以暗色页岩与泥灰岩、灰岩互层为主的地层。该群厚度可大于1000m,其下统其拉组和上统岗巴村口组最厚分别为240m和500m。向中部康马—隆子地区带有过渡性,至雅鲁藏布江两岸则为活动型沉积组合,即著名的日喀则群。该群最下部的恰林布组已属下白垩统。

受班公错-怒江带闭合影响,冈底斯区上白垩统或缺失或为陆相红层并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在羌塘昌都地区晚白垩世的隆起趋势更加明显。相应地层分布面积小,纵横向上的连续性差。其美日切错组以偏碱性的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未见顶底就大于2250m。在东部的昌都一带的宗谷组为紫、灰色泥岩、砂岩和砾岩,厚141~452m。

2.古新统和始新统

西藏地区的古新统和始新统在喜马拉雅的主体部分为海相基堵拉组、宗浦组和遮普惹组的连续沉积,为浅海陆棚至潮坪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厚677~2235m。而到雅鲁藏布江两岸称错江顶群,其中下部为达机翁组粗砂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厚200~777m,上部为日康巴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火山岩,厚185~595m。该区以粗碎屑岩为主的地层称为柳区群,被认为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山前最早的磨拉石沉积。在日喀则至昂仁间见始新统煤系,称秋乌组,不整合于海相白垩系之上,其上与大竹卡组呈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冈底斯区南部这套地层分布很广,特别是西南部成为主要覆盖层之一(图1-15),称林子宗群,很可能上部属古新统和渐新统(表1-5),以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发育为特征,厚度可达3000~5500m。其东部火山岩多,西部海相夹层多,呈海陆交互相。

在班公错-怒江带及两侧地块上的古新统以牛堡组为代表,这是一套以湖相为主的地层,可夹油页岩、泥灰岩和凝灰岩。在伦坡拉盆地可达3000m以上。不同地区的湖泊深浅不一,其深湖相所占比例有很大变化,可以为零。而在昌都地区该套地层曾称为“贡觉红层”,紫红、砖红色碎屑岩夹泥灰岩,含盐及石膏,厚度大于2650m。

3.渐新统—中新统

在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地区,这套地层因整体隆起而缺失。在冈底斯南缘称为大竹卡组,为一套紫红、灰色碎屑岩夹凝灰岩沉积,局部见巨砾,厚数百米,可大于1200m,可认为是雅江带北侧第三系的第二套磨拉石堆积。在冈底斯内部这套地层称日贡拉组和芒乡组。日贡拉组为紫红、灰绿色碎屑岩,夹泥灰岩和凝灰岩,厚500~1500m。芒乡组为灰绿、灰色含煤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局部夹多层油页岩,厚度大于1000m,这套地块上的典型沉积,与上、下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表1-6)。

图1-15 青藏高原第三系分布及主要剖面位置示意图

(据赵政璋、李永铁等,2001,各剖面点地名从略)

Ⅰ—喜马拉雅地层区;Ⅱ—冈底斯-察隅地层区;Ⅲ—羌塘-昌都地层区;Ⅳ—巴颜喀拉地层区;N2-Q2—上新统至中更新统;N—新近系;R—第三系未分;E—古近系

●5—层型剖面及编号;x42—次层型剖面及编号;▲9—参考剖面及编号

表1-6 西藏高原渐新统—上新统地层对比表

本表主要依据赵政璋、李永铁等(2001)资料编制。

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及两侧以丁青湖组湖相地层为代表,可见油页岩,在伦坡拉中心厚达1156m。横向上可以相变成以河流相为主体的沉积。在羌塘地块上为以紫红色碎屑岩和火山岩发育为特征的地层,显示出隆起区特征,各组间多为不整合接触。纳丁错组以中偏碱性火山岩较多为特征;康托组为紫红色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粗碎屑岩发育;唢呐湖组可含石膏,局部夹油页岩;石坪顶组以中基性、中酸性熔岩为主。这些地层可广泛覆盖于羌塘高原上(图1-15)。值得注意的是,这套地层可有巨大的厚度,如纳丁错组可达2100m,康托组可达3000m,唢呐湖组可达4300m,唯石坪顶组不厚,一般50~200m,笔者据此推断羌塘地块内部可能有新生代裂谷发育,由于研究程度不高,还未被充分认识。需要补充的是王成善、刘登忠提出,渐新统纳丁错组火山岩和上新统上部石坪顶组火山岩分别代表两次裂陷过程(王成善等,2001)。这与笔者的推断不谋而合。

在昌都地区仅见拉屋拉组,为紫红、灰白色碎屑岩夹火山岩和凝灰岩,特别应注意的是可含薄煤层,厚度59~1700m。

4.上新统—第四系

喜马拉雅山南侧该期沉积称西瓦利克群,是典型的碰撞挤压造山的山前磨拉石沉积,主要分布于印度等国境内,与山前巨大的逆掩断层系相伴生。我国境内普兰—札达一带称札达群,为一套灰黄色半固结河湖相砂砾层。下部托林组相当晚中新世(保德期),植物群代表草原-森林型,气候温热而偏干旱,其形成高度>1500m;上部香孜组相当早更新世,细碎屑岩发育夹褐煤或炭质层。该群在香孜农场厚2000m,该地区还见有上新统沃马组,化石时代为中、晚上新世,其中多高山栎化石。

在冈底斯该期地层称乌郁群,为灰黑、紫红、灰绿等色的碎屑岩和中性火山岩,局部含煤和油页岩。总体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旋回,厚度变化大,最厚可近3000m。植物群反映温凉干燥气候,在羌塘该期地层称振泉湖群,主要分布于北羌塘至可可西里地区,为青灰色细碎屑岩,属半咸水湖沉积。

由于西藏高原晚期运动强烈,上新统多有一定的构造形变,特别是近大断裂处,形变更强烈(图1-16)。各断块内新生界可大面积分布,但受后期剥蚀而被分割,对这套地层的改造是其有别于我国其他大盆地(如渤海湾和塔里木)的特点之一。

图1-16 冈底斯断块申扎南构造剖面示意图

(据赵政璋等,2001b,原图缺部分地层)显示林子宗群火山岩已经卷入到推覆和走滑变形,并形成叠瓦状构造

西藏地区的第四系类型众多,但对我们说最有意义的是湖相沉积,遍布于各断块和宽谷内,一般来说少见砾岩,且砾石分选磨圆较好,砾径较小;不少湖泊沉积中见盐类沉积层,全新世多见泥炭层;反映高差不大的内陆湖盆。湖泊沉积一般不厚,但下更新统羌塘组厚可达536m。

与上新统和第四系的发育相应,西藏高原的构造活动以整体抬升为主要趋势。其抬升的速度远大于河流切割侵蚀的速度,因而在周边形成雄伟深邃的高山峡谷,而在高原内部却保留了完整的块状高原地貌,发育内陆闭流水系。这对其近地表地层的油气保存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在强大的挤压应力持续作用下地壳在南北向和北东向上明显缩短,各构造带被挤扁拉长。在西藏高原东部,伴随构造线的转折,越近于“阿萨姆”尖角所指的方向,各构造带的挤压现象越明显。对比羌塘主体到昌都地区的变化可以得到很深刻的印象。图1-17是昌都地区的构造单元,可以找到与羌塘主体各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表1-7)。但后者的宽度在那曲为325km,但在昌都的左贡仅160km,缩短约1倍。

表1-7 昌都地区和羌塘地区二级构造分带对照表

与断块地质体的南北向压缩相伴生的是其新构造运动中的东西向拉张。从而在地表出现近南北向的拉张断陷及相应的北东、北西向断裂组合(也可伴生少量同方向断陷)。应指出的是,这种新构造运动的产物一般影响深度不大(图1-18)。

图1-17 昌都地区构造分带略图

(据赵政璋等,2001b,笔者作技术性修改)

1—沱沱河逆冲岩席;Ⅰ2—金沙江逆冲岩席;Ⅰ3—尚卡-昌都凹陷;Ⅰ4—前进凹陷

1—前中生代基底;2—中生代盆地沉积;3—混合岩化



黄土高原型地质环境分区
答:黄土高原型地质环境分区,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青海东部和宁夏南部,为沟、壑、梁、峁、塬地貌。黄土厚度一般不足200m,不同地区其基底岩性不同,有古生代碳酸盐岩,中、新生代的砂岩、泥岩等,主要分布于高原周边及沟壑中。黄土高原位于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小于400mm,相对于西部干旱区...

印度板块(Ⅴ)
答:区内多为新生界覆盖,除东部地区外基底岩层多零星分布。由于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形成一系列由北向南的逆冲断裂带,如前述的主地幔逆冲断裂北部的变质岩向南逆冲到主边界逆冲断裂的中生代地层上,而主边界逆冲断裂南、又进一步逆冲到盐岭寒武纪—更新世地层上。在Abbottabad地区见片麻岩向南推覆在中生代钙质变质沉积岩之上...

山西长治冬天温度最低多少度
答:长治市的地貌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其周边山区组成。其中,武乡至襄垣至潞城至壶关一线以东的中山区,主要分布着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地层;而襄垣至长子县之间的长治盆地,则主要分布着新生界的红土和黄土。武乡、沁县、屯留以及长子一线以西的低中山区,主要分布着上古生界的碎屑岩地层。太古界和中元古界的岩石则...

山西长治冬天温度最低多少度
答:长治近百年以来的最低气温,是-22°(1998年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0摄氏度。长治地处山西黄土高原东南部,群山环绕,大陆性季风强烈、持久,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干燥,四季分明。2016年,长治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气象灾害较多,主要气象灾害有:冰雹、低温冷冻、旱灾、洪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