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西科技比较

作者&投稿:潭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时期的中西政治,文化,科技对比~

一、政治上:
1、中国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2、西方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进行资产 阶级革命(英,法,美)。二、经济上:
1、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统治者重农抑商,实行闭关锁国。
2、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文化思想上:
1、中国清朝实行严酷的文字狱,禁锢思想,产生早期民主思想: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思想,西学东渐。
2、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四、科技上:
1、中国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主要采取总结的方法,对传统典籍,成就进行整理与经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 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2、西方集中于天文学理论的研究,采用实验方法,重在对事物发展 规律的探索,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有力的冲击了封建统 治的思想。

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100年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高峰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中国的科学学科体系已具雏形,与西方相比毫不逊色。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李约瑟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到1644年中国的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在明朝,各种技术和原始机器的发明和创新尝试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在北京保卫战中,明朝军队竟然出动了中国人制造的“喷火坦克”,足见当时中国社会之开放自由、创造力之勃发。

1634年,即明朝灭亡前十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历书》修编完成。而一年前的1633年在西方,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晚年极其悲惨。而徐光启当时的职务是“东阁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得到崇祯皇帝的宠信。这是西方和中国明朝在天文学上的对比,可以说,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对天文学的支持远超过欧洲。这部集欧洲天文学所有经典为大成的《崇祯历书》不仅代表“西学东渐”的学术成果,还代表着中国对西方天文学的接纳,而更为可贵的是这在欧洲还尚且不能。


1、徐光启提出建立以数学为基础的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构架。崇祯2年(1629年)7月26日,徐光启给崇祯皇帝上奏折《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论述了“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他是把数学作为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来看待。


2、方以智对自然科学和哲学进行了科学划分和论述。那时西方连哲学和科学的区别都弄不清楚,而方以智已经明确提出概念的区分和关系的论述。

3、在军事科学方面,徐光启在崇祯2年(1631年)上疏建议组建全火器装备的现代化陆军。他建议,一营陆军用“双轮车”120辆、“炮车”120辆、“粮车”60辆。“西洋大炮”16位,“中炮”80位,“鹰铳”100门,“鸟铳”1200门,战士2000人,队兵2000人。……练成15营6万人,并推举孙元化先训练一营。此计划得到崇祯皇帝的激切赞赏和大力支持,并投入实施。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也是徐光启新军事思想的大力实践者。孙元化本身在科学上也有相当造诣,著有《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可以说没有孔有德的叛变,他会训练出一支相当强大的火器部队来,彻底歼灭满清应该也没有问题。但孙元化很快被叛军孔有德俘虏,后虽放回却因渎职罪而被处死。徐光启训练新式陆军的计划虽然落空,但他却已经指明了中国近现代军事的发展方向。没有满清的中断,中国在军事上是不会落后于西方的。


4、在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方面,王徵自制出自行车、自转磨、虹吸、鹤饮、刻漏、水铳、连弩、代耕、轮壶,同乡人把他当作诸葛孔明复出。王徵和金尼阁合作翻译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中国第一部罗马字注音专著。王徵和西方传教士邓玉函合作翻译编写创作了《远西奇器图说》,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引进西方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的著作。


5、现代医学也开始萌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实事求是,不迷信古人,其正确性超过了以往所有本草学著作。而吴有性的《瘟疫论》则透露着中华新医学的曙光。
我们再看看清朝的科技水平:

事实上,清朝所有科技研究都已停止,直至近代以来才重新恢复。林则徐广东禁烟期,民间有人献上所谓威力极大的火炮,其实仅仅是明代最普通的军事装备。明代中国的海军极其为强大,战船都配备当时最强大的火炮,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竟然好象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战船,而不得不惊叹“船坚炮利”。直到现在,每一本关于近代的历史书上都会写着,“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而不知在明朝的时候,我们的船和炮一点也不逊色西方!


我国在17世纪中期的明末清初时代,火器的发展程度并不很落后于西方世界,军队的火器装备比例基本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清军除了初期为了和明军争夺政权,而大力发展和明军一样的火器外,其他的时候,清军简直就是一无是处。满清建国后,军事装备专家仍对火器有相当改良和实验,例如满清曾先后开发过三种主要形式的燧发枪,即转轮式、弹簧式和撞击式,只是这些燧发枪做出来不是用来装备军队,而是用做宫廷狩猎时使用的禽枪。乾隆年间还制作过镶骨燧发枪,和同时代欧洲装备的制式步枪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此枪的作用依然是狩猎用的玩具――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居然派上这种用处,可见鞑子还是无法和先进的人类相提并论的。

更可气的是,康熙年间的超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发明出“连珠铳”,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铅弹,威力极大,在当时可谓妙绝古今,冠绝中西,比欧洲发明的机关枪早两百多年。又造出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他发明的威远将军炮类似现代的榴弹炮,射程远、火力猛、威力大。但鞑子酋长(恕我用此侮辱性字眼)抱着“骑射乃满州根本”这种白痴的念头,愚蠢地将戴梓充军关外,中国的火器发展乃告停顿,终于被欧洲所抛下。康熙还算有点良心,将“戴梓”之名刻在“威远将军”的炮筒上,以示尊重。

1757年满清自欺欺人地发布禁止外国人在华携带火器的布告,几乎是明白的告诉人家――鞑子对火器恐惧。这种恐惧一直延续到1842年英国的远征军司令濮鼎查让中国军官在火炮面前惊得目瞪口呆,四千远征军竟击败了满清二万正规军。1860年英法联军扫荡圆明园时发现,当年英国使团赠送给鞑子酋长乾隆的火炮仍保持完好的状态,随时可以发射,不过好像在华丽的“夏宫”它们只是摆设品。1900年鞑子那群不忘“骑射乃满州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国联军新式的“连环火枪”(机枪)前被打得尸积如山,而被鞑子们扼杀了探索精神和民族优越感的的中国人却在颠狂的信奉着“神功护体,刀枪不入”。

有人形象地将这一时期的中西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16世纪,当近代自然科学的曙光初照欧洲大陆时,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也已进入了自身发展的黄昏。这一时期中国影响最大的科技成就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而在西方,16世纪中叶,以哥白尼“日心说”为标志的近代科学诞生,同时西方的物理学、生物学等也突破了古代的范围,迎来了近代的黎明。
中国科技领域主要是应用科学,科学技术是建立在手工生产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经验的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科学研究仍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西方科技与机器大生产密切相连;理论研究为主,是科学实验的产物。大多数科学家的研究采用观察、实验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在本质差异上的具体表现。
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西方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下,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而中国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
(2)文化教育方面。早在13世纪,西欧各国便产生了一些综合性大学;而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全是为了培养皇权专制的奴才,以儒学为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3)思想文化状况。中国从秦汉时期就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明清时期更是登峰造极;而西方则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
(4)政治方面。中国的封建专制极力限制和阻挠资本主义发展;西方的专制王权奉行重商主义等措施,客观上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从而推动了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16世纪是中西科技发展史的一个拐点。从这时起,中西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属性上看,中国科技是传统的古典科技,其主要特征是承古萌新;西方科技是近代科技,其开端则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革命”。其主要特征是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根源。
  从研究方法上看,中国传统科技注重古代典籍的整理和归纳,重在推陈出新;西方科技则主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
  从研究的过程来看,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注重传统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西方科技则注重事件发展规律、原因的探索。
  最后,从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来看,中国传统科技成就大多集中于农学及与农学相关的一些应用领域,自然科学发展相对缓慢;西方科技除了注重实践领域和应用领域外,还兼顾人文科学的发展。

古代中西科学发展的特点及各自成就
答:1、古希腊的早期科学如几何学、天文学中的很多东西是从河流文明古国那里学来的。正是这种独创的科技成就的长期发展,历代继承,才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著名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序言中曾对此做出了公正的评价,他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

在明末清初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中中国有以输出为主不得不变为以什么为...
答:明清时期的中西政治,文化,科技对比:一、政治上 1、中国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2、西方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二、经济上 1、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统治者重农抑商,实行闭关锁国。2、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中期...

16至19世纪 中西科技根本性差异是什么?
答:中国: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钳制人们的思想.尤其是明朝科举考试开始实行的八股文,严重摧残了人才.同时,长期以来科举制忽视实用性学问,闭关锁国也阻止了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再就是,由于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使得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无法形成风气,理学走向极端也抑制了进步思想的进一步传播.西...

中国在明清时候为什么失去赶超世界潮流的第一次机会
答:综上所述,明清之际中国科技逐渐滞后受着错综复杂的内因和外因制约。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明清之际这一过渡时期,虽试图迎头追赶,整体还是逐渐落后。进入嘉庆(1796-1820)之后,从外因看,一是天主教作为宗教显然与自然科学相悖,中国即便不关闭国门,天主教士也不可能冲破经院哲学和神学的束缚,把...

为什么感觉明朝科技发达,清朝灭明之后科技反而退步了?
答:中国没有产生西方那种科技的内生动力,如果没有外力打破的话,中国很难从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中走出。但是,落后和挨打是两回事,至少落后和一直挨打是两回事。如果不是满清政府,是汉、唐、明、隋、秦等其他朝代,中国就算是落后,在中西第一次冲击时处于下风,但是在五十年后的中日战争中是否还会一败涂...

中西近代科技传播的不同点及其原因?
答:④对外关系上:中国明清时期,逐步实行对外闭关政策,隔绝了与海外交往;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走上了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 解析 此题是一道中外历史比较题。要求学生概括比较 16 17 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深层次分析造成不同特征的社会原因。结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知,当时中国...

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答:要分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必须联系中西方在古代的科学基础,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传承性,后来的科学总是在先前的水平上发展的,所以不能孤立地割断这种联系,而只片面讨论某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和思想,这也是科学史的辩证法。 二 对中国科学发展在明清之际落后于西方的再认识 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先进,而近代却远落后西方呢?
答:小农经济的保守性也是科技落后的一个根源。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主的特点,不需要和外界进行交流,因此相对封闭。这个特点阻碍了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的之间的互动,导致中国的科技相对零散,难以成为体系。同时,小农经济的自足性也是明清时期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根源所在。英国...

为什么明朝科技这么发达然而清朝灭明之后科技反而退步了
答:刚入关时,清王朝的闭关锁国主要集中于领土上,严格边境贸易和外事往来中的一系列细节问题,严禁民间的对外民商事活动,后来,这种闭锁又扩展到领海,甚至缔造出“片帆不得下海”的奇葩法令。完全无视雅克萨战争中失衡到“巨大”级别的伤亡比例,排斥西方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害怕...

中西古代数学的异同
答:其实,就是具有西方数学价值观念的李约瑟博士,也对西方数学模式的价值观心有疑虑,在比较中西古代数学时,李约瑟明确表示:“科学史家现在已开始怀疑,希腊的科学和数学偏爱抽象、演绎和纯理论,而忽视具体、经验和应用,这是不是一种进步。”(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93页。)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