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棉花到制成衣服共需要几道主要的工序?

作者&投稿:杭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棉→去棉籽→脱脂→纺纱,然后会有两种情况:
⑴、条染(即面纱染色)
纺纱→染色→织布→裁剪→成衣加工
⑵、匹染(即面料染色)
纺纱→织布→染色→裁剪→成衣加工

民间艺术品都有哪些
答:然后把品红、品黄、品蓝、大白粉、锅烟黑等颜色分别加入面中,制成多种色面,再用揉、搓、剪、挑、压、粘等方法来塑造形象。还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来装饰面人的头发、胡须之类,这样一个完整的形象就出现了。食用面花或节俗礼馍普遍流行于中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各地,沿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

棉花什么时候种?
答:正常情况下棉花播种期间大致在4月10日-5月10日之间,如果选择的棉花品种是生育期比较长的品种,可适当的早播,大致播种时期在4月上中旬,生育期比较短的品种抗虫棉,可选择适当晚播,大致播种时期在4月中下旬。1、气温影响播种时间 温度是决定播种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在播种时一定要选择纯度高,籽粒...

如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答:1、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为辅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现代农业处于萌芽和弱势,但其中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等要素是新生事物,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孕育着向更大范围的推进。尽管大量农民和土地,甚至不少基层干部的精力还在传统农业上,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在这个转变...

古代人不知道寒潮是什么,他们怎么过冬?
答:他们买不起丝绸,用不起皮毛,但他们可以用稻草、柳絮、芦苇花等植物来填充被胆。虽然保暖效果不如棉花,但总比没有强。当然,也有人使用破布来当被子。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曾说道:“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可见当时一贫如洗的杜甫就是用的破布制成的被子,因为常年...

四件套什么牌子的好
答:精梳纱所制成面料,有布面光洁条感好的明显特点。 4、纺织织物的组织 平纹织物(plaincloth):用平纹组织(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就交织一次)织制的织物,叫平纹织物。 特点:交织点多、质地坚牢、表面平整、正反面外观效果相同,这种组织织物密度不可能太高,较为轻薄、耐磨性好、透气性好。 斜纹织物(twillcloth)...

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30道)
答:2、同学们摆花,每人摆9盆,需要36人;如果要18人去摆,每人要摆多少盆? 36*9/18=18 三、三步计算应用题 太阳沟小学举行数学知识竞赛。三年级有60人参加,四年级有45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人数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45*2+45+60=195 四、相遇应用题 1、张明和李红同时从两地...

清朝张骞的资料(生平)有重赏!
答: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南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

改革开放30年前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答: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

朱德的一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答: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是什么?
答: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2、藏族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