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西南边陲小记

作者&投稿:天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一个中国人的眼里,中文无疑是最美丽最有传承的语言。一千两百年前,韩退之写下一句“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直到今天,我看到桂林的山水时,仍然会想起这句诗。广西的风光,用这句来形容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天下都知道了,便使得桂林的山水形神俱在,却少了几分宁静幽远,水也没那么干净了。倒是这次,有机会去了一趟大新、靖西,觉得这才是我想象中的桂林应有的样子。

        第一站到大新的明仕田园。大新是南宁近邻崇左市的一个县,和越南接壤,完全符合“边陲小城”这四个字。中文有多神奇,这四个字里面,没有一个跟意境、秀丽之类的有关系,偏偏放在一起,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田园、炊烟、牧歌、青石板路。从南宁到这里的合那高速也被称为是最美高速公路,一路与山川河流蓝天薄雾相伴。

        到酒店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除了酒店这里有些许灯火,四处都是黑漆漆的,唯有星光和虫声在提醒我们已经到了田园。

        第二天一早醒来,走到阳台上,便忍不住会伸一个大大的懒腰,眯起眼睛深吸一口气,发出“哇喔”的赞叹。青山为屏障,葱茏的草木蜿蜒着爬遍了屋顶,空气凉凉甜甜的,下面跑步的人虽然不认识,但是也愉快地跟我打了个招呼。

        这样的风景,人人都是拿出手机拍拍拍。下面这张照片是在酒店一座小桥的桥洞里拍的,到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来拍上一张。所谓的桥洞,不过是碗口大的一个洞,但是从洞里望过去,就是一幅天然图画,拍下来,更像是可以直接挂在墙上的一幅写意山水,若是正好还看到了袅袅的炊烟,免不了要起归农之意。这时候就会感慨这名字起得好,明仕田园,田园二字实在再适合不过。

        像这样小桂林似的山水,竹筏漂流是必备的一个节目,正如在桂林,柳州,河池.....等等每一个有喀斯特地貌的地方,然而并不会觉得俗套,因为这是一个让人忘俗的地方。两旁的山温温柔柔地环抱着一湾碧水,撑船的胖胖的喜庆大叔说可以叫他阿牛哥,害羞的导游小姑娘说可以叫她阿妹,因为壮族人都是这么叫的——广西所有的旅游点都是这么说的,但是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老套,你只觉得这阿妹阿哥就是配得上这样的山水。

        船行到中间,岸边飘来婉转的歌声,看那身量,我猜必定是明仕村里哪位善歌的媳妇,唱完这一阵子,便又可以回到家里去照顾孩子,喂鸡煮饭,这件事想来便要微笑;又行一段,导游阿妹说,前面是莫老爷——这是刘三姐电影里的大坏蛋的名字——然而这位莫老爷却跟我们船上的阿牛哥对起了山歌,对完歌,又自顾自在竹筏子上表演起了功夫,倒是吓得我们够呛,因为他差点翻到水里去。经过他的竹筏的时候,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板牙——这位在村里一定是位活跃分子,什么热闹都要参加的那种。

        漂流的行程不长,莫老爷表演完没多久就靠岸了。便又找了自行车去骑行,在山间骑行的感觉完全不同于漂流时对山的感觉。漂流的时候,觉得山是一位温柔的女性,而真的骑到大山中去的时候,则是一位男友力max的伟岸男性。在山间骑行了一段,爬到一座名为龙头山的小山上去眺望整个明仕田园的全景。正逢日落,拍下来下面两张照片,据说有夕照的那张,那个位置的景色曾经上过邮票的喔。

        第二天出发,先去通灵大峡谷,位于百色市靖西县内。靖西这个地方我听说好久了,每个来过的人都盛赞其山水,这次终于成行,也确实名不虚传。

        先放一张照片。这不是景区,只是路边的一瞥。我们当时都在车上睡觉,同行的唯一没有睡觉的女孩子拍下了这张清新的照片。

        刚进入景区内,树木参天,生长着许多奇特的植物,甚至还有桫椤树这种植物活化石。接着就走到一个半开放的溶洞,类似于天坑,又比天坑要小。以往的大部分溶洞都是黑漆漆的洞穴,而这里,上方有阳光透过一些小洞洒下来,洞内便有一些小而顽强的植物生长,在仅有的阳光下倔强成长的绿色,生机勃勃。

        从溶洞的高处往下走,初入洞便有一道瀑布跌落,探头去看,深不见底,只看到如同白练的一道水,以及崚嶒的岩石。而沿着人工开凿出的石阶一圈圈地下到谷底的时候,便看到了那瀑布的尽头,原来是一条暗河,从地下奔涌而出,携着瀑布那边来的水,直奔着外面的阳光而去,顺着河水奔流的方向行不了几步,霎时间便绿意盎然,鸟飞蝶舞。一下子便想起桃花源记了,“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到了谷底,便可沿着河水一直行走。一直走到一座山挡住了去路,那河水又轰轰隆隆地往那座山里流去了。山前挂着一道瀑布,把跑过来的水掩到身后。这个地方被取名叫做“水帘洞”,那大家也都免不了要做一回美猴王,穿过这水帘去看看洞里到底是不是有个花果山福地啦。

        实际上只是从水帘的旁边经过,并不用横穿,但是从几十米高的山上落下来的水,水雾都足够把这潭水周边四五米的地方洇得无处下脚了。有人有备而来,带着雨伞;也有人有防水的外套,套上帽子也不怕;最狼狈的就是我这种啥也没有的,免不了被淋得一身水。但是,近距离地观赏这声势浩大的瀑布,实在是美事一桩。更何况经过水帘之后,洞里是这样的:

        奔涌的水流经过一个人工的堤坝,本来已经很有气势,而这声音在洞里被反复放大,越发的震耳欲聋。站在这里向外面望去,颇有点几千年前人类要走出洞穴的感觉。

        一身湿漉漉地回到阳光下,在正午的太阳下面被晒干,好不惬意。

        离开峡谷,前往德天瀑布,又回到了崇左的大新县境内。德天瀑布是亚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的的跨国瀑布,导游又说也是被选作中国最美的多少个瀑布之一,排名还挺靠前。不过呢,这次德天瀑布之行,我最爱的倒不是瀑布——当然它也很美——而是瀑布所在的那条中越界河,归春河。

        这名字都已经够美了,归春,而那水,更是碧绿清澈。说实话,漓江,柳江,邕江......广西很多江河的水都是绿色的,但是我一直觉得那绿色有点脏,甚至以为绿色就是因为河水不够干净。直到看到了归春河,我才知道,绿色的河水也可以很干净。它静的时候就是一方翠玉,动的时候就是珍珠迸落,更别说清晨,有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在水面上,浅金色的阳光照耀其上的美景了。

        作为界河,归春河分开了中国和越南。在河岸上看对岸,屋舍俨然,也颇整齐。路也修的不错,比我某年从凭祥过关去河内走的路要好得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国家脸面的缘故。只是到了景区里面就看出不同了,德天瀑布是可以坐船到瀑布跟前去观赏的,中国这边的船络绎不绝,每一艘上都坐满人,而越南那边冷冷清清,唯一一条出来的船上,是西方面孔。大家都笑称这时候找到了幸福感。

        瀑布,飞流直下,横跨两国,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落入潭中之后,立刻静了下来,只剩一泓碧水。

        观赏完瀑布,继续往源头方向去,还可以看到53号界碑,也是德天瀑布景区的一个游览点。中国这一侧的是清朝时候立的碑,越南那侧的比较新——后来我在酒店里面也看到一个中国的界碑,倒是跟越南的那个制式相同了,想来53号界碑也是用来宣示“自古以来”的吧。

        两个边城,景区两天就可以逛完,但是若要细细品味,我觉得值得花上一周时间,优哉游哉地过一过田园生活,眺望一下河对岸的国度。单是每天早上在归春河边慢跑,都是一件太让人向往的事情。

        再见靖西,再见大新,我还会再来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