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有哪些方式?求大神帮助

作者&投稿:贰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欧美发达地区的农业信息化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第一阶段:科技促进农业信息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广播和电话的普及,美国农业信息化进入广播和电话阶段。电视在美国家庭基本普及,1954年农村居民的电话普及率达到了49%,到1968年这一数字提升至83%。从1962年开始,美国开始在农村建立教育电视台。电话和广播的普及,有效地将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传递给农民,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稳定农产品市场行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的商业化和实用化推广,推动了美国农业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1985年,美国对世界上已发表的428个电子化农业数据库进行了编目。其中,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数据库最著名,应用最广,它收录了超过10万份农业科技参考资料。这些数据库和应用系统为农业生产、管理和科研提供了服务。例如,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着60万份植物资源样品信息,通过计算机和电话可以访问,为全国的育种专家提供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农场的逐步应用,美国农业信息化进入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及网络技术应用阶段。到了1985年,美国已有8%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处理农业生产,一些大型农场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应用,为美国农场管理与生产控制、研究和生产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第二阶段:高科技打造“精确农业”
精确农业起源于美国,是高科技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产物。它通过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3S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控制。这种方法可以根据田间条件的变化,精确调整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优化投入,以实现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为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遥感技术(RS)通过远距离探测和识别地表各类地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是一种强大的空间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工具,能够将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RS和GPS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用于精准农业投入应用开发和田间监控。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够对地理数据和有利于精确农业的措施进行定位和定义。现在,带有显示屏和数据处理器的GPS接收仪被安装在大型农业机械上,可以实时显示土壤信息、作物生长数据等,并自动下达指令,实现精准喷施肥料或农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一系列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目标,包括病虫害预测、灌溉调控、畜禽生产管理等。此外,农业科研服务系统也实现了信息化,建立了农用视频电报系统、电脑电视牲畜交易系统以及农业数据库,并实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管理。
第三阶段:特大型农场的“计算机集成自适应生产”模式
在这一阶段,农场将市场信息、生产参数(如气候、土壤、种子、农机、化肥、农药、能源等)、资金信息、劳动力信息集中在一起,通过优化运算,确定最佳种植方案。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当地不同地块小气候的变化,进行自适应喷水、施肥、施药,保持良好的生长条件,使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电子商务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美国建立了覆盖广泛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连接了美国农业部、各州农业署、大学以及大量的农业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电视或电脑访问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市场信息,有效减少农业经营的生产风险。
统计显示,2004年美国有12%的农业销售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这一比例高于1999年的4%。调查还发现,农场主们将互联网作为获取商品价格、天气、农药、机器等信息的重要渠道,农户正在快速转向基于网络的交易方式。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精确农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80年代初开始商业化应用,现在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新的农业工业,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科学的新农业发展道路,成为农业革命性发展的代名词。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答: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发达国家注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创新,大量投资于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显著增加。其次,发达国家对农业质量和安全有严格的监管。食品...

国家鼓励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什么和综合服务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答:国家鼓励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检测预警和综合服务,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章_产业发展第十二条_国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

现代农业技术有哪些
答:现代农业技术是指多种现代高新技术集成的农业系统。现代农业技术特点是:将现代化工程技术、卫星遥感遥测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集成化组装。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农业技术步入了科学化,预测和调控大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的提高。这样的农业,由工业提供和投入了大量的...

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目录
答:4 农业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1.4.1 农业信息化技术1.4.2 农业物流信息技术1.4.3 应用实例……其他章节: 包括农业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模拟模型、精准农业与"3S"技术等,详细探讨了各领域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案例。第十二章 提供了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等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等...
答: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等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

农业信息化专业
答: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因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经济状况差别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民获取信息渠道贫乏,缺乏农业技术指导,增产难。而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日本农业网络也相当普及。4. 农业信息化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互联网+农业的智慧大棚技术近几年已经有很多企业布局,如京东等。采用互联网监控管理+大棚+无土栽培技术等。培育有机蔬菜,甚至水产养殖。在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也逐步地走向农业现代化之际,农业信息化己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关键,它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成为...

百度知道
答: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

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接近与西藏
答:四电合一”,建立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信息站点建设。5. 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推进“宽带下乡”,加快农村宽带接入能力。推进农村地区的“三网融合”,加强关键技术装备引进推广。

国外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研究成果或是这方面的资料内容
答:看看以下资料能不能用的上,希望对你论文有所帮助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从总体上讲,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人口仍在我国占有较大比重,和发达国家3%左右的第一产业人口比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而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