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夏目漱石

作者&投稿:伏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夏目漱石的《心》~

《心》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它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
《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
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
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心》写作背景
长篇小说《心》发表于大正三年(1914年)4月,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他长期受胃溃疡的折磨,明治43年(1910年)在伊豆半岛的修善寺疗养期间,病情再度急转直下,引起胃痉挛,大量吐血不止,陷入不省人事的“30分钟死亡”状态。
经历了这场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体验,他一改原先俳谐式、游戏式的创作风格,从正面探求人生,着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分析,把笔锋直接转向剖析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

分上中下篇
上篇是我和老师之间的事 老师经常说人是罪恶的,财产要引起祸端只类的
中篇是因为父亲的病回家照料,突然听到老师自杀的事情,就赶回去
下篇是从老师的遗书里知道老师的过去和故事
大概是这样,因为读了有一段时间了,有些长,但不难懂,还挺好看的。中文版貌似没有全部的。

《心》,《哥儿》,《从此以后》,《门》……在读中戏的时候就大批量的读过夏目漱石的书。
《心》虽然不是夏目漱石艺术成就最高的一本书,但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从拿到这本书我就近乎着迷的想立刻看完它,对于其他的书,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喜欢的近乎痴迷的书。大部分因为感觉,感觉这个东西在心里是很强烈的。《心》的阅读过程中,“先生”和我很像。这就是我的感觉。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拉着同学也看看,嚷着说真的很像我。就是因为这样,“先生”的寂寞和对于K的愧疚感,让我觉得那么真切。
这就是一般说的,写到的人的心里。
记得《心》里面对于先生的描写有一句话“可怜的我,对于要接近自己的人,发出一种警告,不要过来,表示自己不值得别人接近仿佛在拒绝别人的热情,在蔑视别人之前就先蔑视自己了。”这句话对我触动算是最大。我也把这句话张冠李戴到了自己的头上。平时,对不认识的别人我同样也冷的离谱。除了例行公事一样的看别人一样,顶多就是……不自然的微笑。
同感是作者希望从观众哪里得到的,至少我从心里有了某部分同感

下面是《心》里我记忆最深的几句话。描写的相当好

可怜的我,对于要接近自己的人,发出一种警告,不要过来,表示自己不值得别人接近仿佛在拒绝别人的热情,在蔑视别人之前就先蔑视自己了。

过去屈尊在他面前的回忆,接下便把脚踏在他的头上,我就是为了不受将来的屈辱,才要拒绝现在的尊敬。

我宁愿承受现在的孤独,而不愿承受将来更大的孤苦。

对于欺骗自己的回敬,总是成为残酷的报复。

他眼里呈现出的色彩既非冷淡,也非漫不经心,而是要从乌黑的瞳孔里闪出带反感的电光来。他为了竭力掩盖这种电光,才不得已在这种锐利得光芒上覆盖着冷淡和漫不经心得伪装。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