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德无德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潮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有句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理解?~

抱歉啊
发现弄错了
重新给你翻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这是什么意思呢?
道作为产生一切的本体它本身不是再从什么东西而获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为它不是从比它更基本的东西获得但却能够产生出其它东西,所以说,“是以有德”。“下德”指从“生生”的链条中由上而获得,如果失去了,就叫“失德”。由于“下德”是获得的,因而,也会失去,这是道的运行特征。如果“下德不失德”,由道而德,及其下德的得失变化所体现的道也就不存在了,从而由道而德的“生生”也就没有了,亦即“是以无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句是讲由道而德的形上学中,上德与下德的关系问题。
看我这么累
要给我啊~

大的仁慈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不仁的,所以大仁不仁。

举个例子吧,有两家人在一起快饿死了,除了其中一家有一只小山羊外再也没有其他可吃的东西了,而这只山羊是这家小孩从小养大的,和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几乎是这个小孩的命根子,但为了活命,这家大人就把山羊杀了,还分给另一家人一些肉吃,是大家能度过眼前的困难好想其他方法继续活下去。这件事如果从感性角度去看,是很残忍的,因为大人杀了小孩的心爱之物,但从理性的角度去看,这家大人就做到了大仁大义,在困难时期还把仅有的食物分给邻居。
仁的极点就是一视同仁,眼里没有亲疏之分,为人处事做到公平公正。

大德无德的意思是:大德不是什么具体的德了,换句话解释,万能就是一无所能,大慈大悲其实就是毫无慈悲。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扩展资料

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德不德的意思是:大德无所谓德,即大德不是什么具体的德了,换句话解释,万能就是一无所能,大慈大悲其实就是毫无慈悲。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拓展资料

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道德经



老子的话,每个字的涵意,都需要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字来解释的。

你这里说的“大德无德”,我没有在《道德经》中见过。不会是从“德经”第三十八衍化出来的吧?
如果是,就继续往下看(这篇复制文),如果不是,就直接关闭这个网页好了。

第三十八卷 【德经】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版本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版本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版本3)

【注释】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下德为之而有以为(4)。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力之而莫之应(5),则攘臂而扔之(6)。故失道而后德(7),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8)。前识者(9),道之华(10),而愚之始(11)。是以大丈夫处其厚(12),不居其薄(13);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14)

(1)上德不德:老子从居心上来分道、德、仁、义、礼这几个层次。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因此,德指自然德性,即儿重的纯朴天性,上德,指具有上等品德因循自然的人。上德不德,即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因具备自然的品德),所以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品德(如仁、义、礼等)。

(2)下德不失德:下德,与上德相对,指仁、义、礼等德性,老子将德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德是无心的流露,是与自然同一的品德;下德是有心的产物,是人为的品德,含有勉强的成分,也易产生虚伪。所以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是没有达到"德"的境界的,故老子下文称之为"无德"。

(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有心,故意。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做作。

(4)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这一句文字颇有争议,范应元本:"下德为之而无以为";马其昶本:"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本文据王弼本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5)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别人的回应。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胳膊,挽起衣袖。扔之,用手引他们、强掣拽他们。

(7)失道而后德:失掉了"道"而后才有"德"。

(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是忠信的不足、祸乱的开端。

(9)前识者:有先见的人,先知。

(10)华:虚华。

(11)愚之始:愚昧的开始。

(12)处其厚:厚,淳厚。立身于淳厚(的品德)。

(13)薄:浅薄,此指"礼"。

(14)去彼取此:去掉薄华的"礼",采取厚实的"道"与"德"。

【译文】

具有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形式的“德”,所以实际上是有“德”;下德的人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上仁的人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臂,强掣牵拽。所以,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薄华的“礼”,采取厚实的“道”和“德”。(译文1)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译文2)

具有与天地相沟通的杰出悟性和理智的聪明人不会是一个全才,因而能达到某一方面与天地沟通的境界;缺乏与天地沟通能力的人以为自己了不起,因而没有悟性。具有与天地相沟通的杰出悟性和理智的聪明人,总以为目前的作为不大,因而把眼前的作为视为无为;缺乏悟性和理智的低能儿,本来没有什么作为,却认为自己大有作为。具有博大仁爱之心的人总是将仁爱尽情发挥,因而把眼下所施之仁不视为极限;具有最大忠义之举的人总认为自己竭尽能力,因而把自身的义举视为最高境界;最讲究礼仪的人总以为自身为人处世很有一套,就捋起手臂扬了出去--去你的吧,我才不听你那一套。(其实又是一种非礼之举)。所以不循规蹈矩的人隐藏在内心的是高智慧,没有什么智慧的人才会产生善良仁爱之心,没有博爱思想的人才会产生忠义之举,没有忠义的人,才会表现出圆滑世故的所谓礼节来,过分追求礼节的人,其实是不忠诚、不守信用的人,也是滋生动乱的罪魁祸首。自以为对未来、对世界认识透彻的人,不过是了解了自然规律中的一些表面现象,这种盲目自信,其实是愚蠢的表现。所以,真正的有志之士,宁愿把问题看得复杂些,深邃些,也决不将问题简单化,宁愿追求客观的实际,也决不华而不实。因此,为人处世总只能抛弃一方面,来获得另一方面。(译文3)

  【古文正解】

  玄德其晦,人德其明。是以,上德近道,下德近人;上德不得,下德不失;上德无为,下德为之;上德无以,下德有以。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从道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爱民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忠孝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表而无心也。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则天下乱矣!

  是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莫若要德;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莫若习一。习一无为则无不为矣。

  是以,道在德天,道去德见;德完仁厚,德毁仁露。德者天,仁者教,义者经,礼者文,法者威,刑者杀,沦乎相丧,孰为“太上”?

  故曰,大道无物,大德不得,大人无己。内圣,外王,天下治。

  【今文正解】

  大道的德性隐晦,而人的德行却标榜。因此,最好的德接近于道,不好的德接近于人;最好的德心智清虚,不好的德满腹伦理;最好的德无所作为,不好的德四处追随;最好的德无所手段,不好的德方术万千。

  至上的德无为于天下且无所凭借,在于顺从大道;最好的仁有为却并不凭借,在于关
爱人民;最好的义有为并有所凭借,在于忠君孝亲;最好的礼作为起来没人呼应,人民对其挥手一扔,外表花巧而没有真心啊。所以失去天道才有圣德,失去圣德才
有仁爱,失去仁爱才有忠义,失去忠义才有礼。如果连礼都失去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天下大乱的时候了!

  因此,以礼推行,是忠信的极端寡薄从而祸乱的开端,不如采取大德;用卜算预断,是大道的皮毛虚华从而愚昧的最大,不如使用大道。用道无为,则无不做到。

  因此,大道畜养则德在上天,大道背离则人德显现。人德完善则仁爱丰厚,人德毁坏则仁爱凸露。德让天下随天性,仁让百姓从教化,义则修理意识,礼则文饰伪诈,法则依靠威慑,刑则依靠屠杀,依次沦丧,谁去做那“最好的君王”?

  所以说,最大的道却没有形体,最大的德却心无所得,最大的人却没有自己。心为圣人,身为君王,如此则天下大治。

  【订正与辨析】

  1。“失道而后德”,含义丰富。

  其一,说明大道先于人德,道在前,德在后。整部书中《道经》先于《德经》,此章正是呈上启下。

  至于出土的楚简本和帛书本都把《德经》放在《道经》上面,可能以此象征“德”要以“道”为基础,也可能因袭前人错误;再如,韩非子解老先解《德经》。
传世本都一概相反:先《道经》而后《德经》。(其他参考说法:1.出于墓葬礼俗讲究;2.原文可能被铸在大钟或大鼎外周,因而造成抄录者颠倒了次序3.二
者成书时间或对外流传时间,本就先《德经》后《道经》,后来才整理合一)

  其二,根据“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对照可知:德是对待事物的品
性。道的品性为“玄德”“常德”,圣人抱守大道体现的品性为“(有)德”。人世的品性有“上德,下德”。显然,老子文章里不完全拘泥于德的本义“(品性)
好的所得”,还进一步表达“(好的)品性”。显然,好的品性,在于辅佐众生;其极致境界就是“唯道是从”的“孔德”“上德”。

  2。本章“德”的侧重点在于“治国化民”,主要针对统治者而言。

  不能够只局限于“治国”,也不能只局限于“化民”。然而,也不是“语义双关”。因为君王的“治国之德”与百姓的“教化之德”是一体的。

  这还可以从“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得以印证。

  3。“上德不得”还是“上德不德”。

  德的本义应当为“(品性)好的所得”,“得”与“德”都从“行”的偏旁,但是前者从物,后者从心。因此二者或且通假可用,但是区别还是明显的:物质获取叫“得”,心灵获益叫“德”。

  帛书老子用“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得与德写法差别较大,抄写谬误的可能性很小,何况《庄子》也说“至德不得”,其应该更合原文。然而,“得”是否就是指“物质所得”呢?

  老子谈“上仁,上义,上礼”,而不是“下仁,下义,下礼”,明显的含义是“不以
谋求物利为出发点的仁,义,礼”,却同时又否定以它们作为治理依据的可取性,即“上仁,上义,上礼”属于“下德”。显然,相提并论的“下德不失得”,把
“不失得”中的“得”,解释为“(物质)获得”是不妥帖的。

  此处应该把其他的德定义为“好的品性”,把“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中的“得”解释为“内心(品性)好的所得”,也就是“有一套可以说教标榜的准则”。这可以从“不言之教”得以印证。

  进一步,“上德不得”是因为有道。因此三十九章承接而谈“得一”。道本无物之物,“得一”实际就是“不得”,勉强为了表述需要不得已称之为“得一”,即“像混沌大道一样与一切合和为一”。

  要之,为归承大道义理,本文仍依通行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中“前识者”究竟指什么,为什么老子言“德”却要一并提“前识者”呢?

  老子文章不止一次肯定过“通过道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理智。所谓“兆于变化”,事先筹谋。因此把“前识者”解释为“先知”而予以否定显然荒谬。起码不是哲学家的情怀。

  联系老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对象“治国化民”,“前识者”显然指远古流传下的占卜巫术,
古时国家重要的事情都要事先占卜(如《周易》书);而且还在老子所处时代有了新发展,阴阳数术星相之类蔚然成学术流派。虽然占卜术算属于行事方法,而不是
用以直接教化民心的东西,却迷乱百姓,妨害国事,而且荒诞无据。因此老子一并提起,并说这些“预测”方术不过是天地阴阳物理的滥觞,道的虚华皮毛。

  非但数术预测荒诞无据;即使能够预测准确,以辅助行事,只能加重妄为。哪里比得上随物转化,“大巧若拙”“动善时”的奥妙,“无为而无不为”功效呢?所以,这才是大道的真正“内实”。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还是“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还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依照《韩非子》和帛书本,“愚之首”
无疑,意思为“愚昧的最大”。据此分析:“乱之始”与“乱之首”本同义,意思为“祸乱的开始”。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什么
答:所以要舍弃仁义礼选取道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当中的无为就是说按照自然之道而为,天道之外的事皆无为,此亦治天下之道也。无为而治,就是将一切都按自然之道处理好,便可无为了。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毕竟老子去世几千年了,我们后人也只能根据他的话揣测他的意思了 参考资料:道德经 ...

什么就是老子所说的德的含义
答:规定性的特质就是老子所说的德的含义。拓展知识:1、从“道”谓之“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态、容貌,只从属于道,早服“道”谓之重积德,不争之德,...是谓配天古之极。不争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上德。这些都体现着“道”和德关系。老子认为,"德”的内容由“道”来决定,“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什么?谁写的。
答:选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德经中的第38章,属于道家思想,主要阐述了道德的含义和层次。道家将道德分为上德、下德、德和德四种层次。上德是最高层次的道德,下德是最低层次的道德,德是中等层次的道德。上德的人像水一样,不执着于德,所以不会彰显自己的德行,反而能够得到真正的德行。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如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道与德是什么关系?道德还是德道?
答:道与德!备细释义,当如是认识:道德本一体,一物不分离,道德的道等同于道内涵德,德外明(名)道,混为一物是真谛。道德内外相生关系辅证:《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证明无德不生。由此可知!“德”为泛指,是衔接宇宙万物“道”的根本内容,同时证明:道是德的外延可辨现象。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答:耿阁认为:“若能较为全方位系统的彻悟老子的思想理论的话其结论大慨(这里只能用“大概”一词)就是这样的,即:“说到永恒的这个“道”它常常是以与同时无间的德无间结合的方式表现为“有大行大为”的这个大德的道德之功能的同时而既所本然又所必然的所能达到的无所不能为无所不可为的那种地步或之境界的。

...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什么意思?只要个人理解,不要...
答:释义:失去道的规律即显示出德的品质,失去德的品质而后章显出仁的可贵,失去仁的可贵而后显现义的诚信,失去义的诚信而后依靠礼的根本。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节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

结合 大道废 有仁义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简述老子的仁义道德观_百度知 ...
答:老子的道德观与孔子的道德观有明显差异。老子先敬天道,后重仁德,认为符合无为天道的“德”才是大德,是真正的德,而违反天道之无为精神的“德”,是小德,甚至是假德。而在重知识学问、守人间道德礼义的孔子那里,天道是没有的,人间只有“德”。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于社会秩序的方方面面,与...

老子所指的道德指
答:一则要跳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具有强烈认知的儒家忠孝节义的价值观点,回归到老子从气数将尽的周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去认知,由此才会更加明白老子作此书的真正意图所在;二则更要脱离我们当下的语言环境,把“道德”二字与日常中所涉及到的个人品质相剥离,从“道”和“德”之内在与外显的层面去理解老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