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茶 被人们赋予最多诗意禅意寓意的事物还有什么?

作者&投稿:塔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不妨在茶中体味一次快意人生!你有一起喝茶的朋友吗?~

导语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在中国历史上,茶的历史实在久远,甚至已经很难说清。但毫无疑问的是,茶文化作为伴随历史发展的一种文化,拥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地位与意义。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并擅长利用诗词来歌颂一些事物,美酒与美人作为最常出现的意向,通常被诗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快意消遣的心境。其实,除了饮酒作乐外,很多诗人也将茶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在诗词中,茶的意象通常蕴含着一种禅意的韵味。它抒发的是诗人们超脱世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一种心境。

其实,人们之所以赋予茶这样的意蕴,与茶本身的味道息息相关。作为茶文化大国,中国从古至今关于茶的研究数不胜数。但真正懂得茶的内涵的究竟有多少人呢?1000个人品同一杯茶可能会品出1001种味道。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不妨在茶中体味一次快意人生!
一、茶的学问
传统意义上的茶,其实就是茶树的叶子与芽。新鲜的茶树树叶在经过不同的加工过程后,被制作成不同的茶。
我们所知道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其实是按照茶叶焙火程度来区分的。发酵度为零的茶,比如毛尖,碧螺春,龙井等为绿茶。发酵度大约在10到20m之间茶是黄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发酵度大约在20到30m之间的轻度发酵茶是白茶。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我们熟知的大红袍与铁观音其实就都属于乌龙茶。以祁门红茶为首的全发酵茶是为红茶,红茶的发酵度大约在80到90m之间。而发酵度为100m的茶则为黑茶。

此外,还有一种被人们熟知的茶叶分类就是按照季节区分。每年三月下旬3月下旬到五月中旬之间采摘的茶被称为春茶。春茶通体碧绿,叶片软嫩,香气扑鼻。无论是茶汤的颜色还茶叶本身的色泽,都十分惹人喜爱。夏茶一般是指五月初到七月初之间采摘的茶叶。这个时期茶树生长的异常繁茂,这就使得每片茶叶含有的维生素与氨基酸相对减少。因此,夏茶在香气与味道上很难比得过春茶。
秋茶就是每年8月中旬之后采摘的茶叶。茶树经过春季与夏季生长采摘,慢慢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因此,秋茶的香气与味道通常相对平静舒缓。而每年10月下旬开始采摘的冬茶,在经过秋天的休息后,蕴含的物质再次增加。因此,以冻顶乌龙为首的洞察往往气味浓郁,滋味香醇。

不同品种的茶,滋味更是千差万别。抛开个人喜好不谈,茶的味道其实是受到茶树的种类、茶树的生长环境、茶叶的制造手法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各个种类的茶在其色泽、香味、外形、味道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滋味。
我们熟知的西湖龙井就是我国绿茶的代表之一。炒制后的干茶绿中带黄,整体为嫩绿色。冲泡后,其汤色呈黄绿色,颜色明亮,品尝起来滋味十分醇厚。龙井的味道闻起来带有一种特殊的豆香与板栗香,且香气馥郁,久久不散。龙井的外形是相对好辨认的,一般来说,龙井的干茶呈扁平状,叶底宛若一朵兰花。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品种之一。其干茶呈现褐红色,带有蛙皮状白斑。冲泡后的武夷岩茶汤色呈鲜艳的橙黄色,喝上去十分甘爽,滋味绵长。这种茶叶闻上去带有其特殊的桂圆味道,香气醇厚。其干茶通常为扭曲条形,较为匀称。

祁门红茶是使我国在世界享有盛誉的茶种之一,是红茶类的突出代表。其干茶纤长秀丽,色泽乌润。闻上去有一种既似果香又像兰花香的特殊香味,被称为"祁门香"。冲泡后的祁门红茶汤色艳红,滋味鲜醇,值得细细品味。

最后一种我们极为熟悉的茶种就是云南普洱,是黑茶的经典代表之一。普洱干茶呈猪肝色,茶汤呈栗红色,泛有金边。其味道十分馥郁绵长,入口回甘,具有一种特殊的陈香。
二、中华之茶
关于茶最初的功能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一部分人认为包括茶在内的一些植被最早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偶然被人品尝后,发现茶叶不仅没毒,还有一丝特殊的味道。于是,人们便开始在菜肴中使用茶叶,随后茶又发展成为一款饮品。还有人根据《神农本草经》认为:茶叶最早是被用做药品。据说,神农曾经一天品尝过72种毒草,是偶然吃到了茶叶才缓解了毒素。

在我国,最常见的野生茶种遍布在长江以南的各大山区。据说,在6000多年以前,生活在我国浙江一带的先人就已经开始培育茶树,然而茶叶其实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才逐渐得到传播的。据记载,西汉后期时茶逐渐发展成了王公贵族们之间比较流行的饮品。也就是说,到那时为止,茶叶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
根据《广陵吾老转》中记载,直到西晋左右,茶叶才发展成为一款大众饮品。也就是自那时起,我国茶文化开始得到不断的发展与传播,茶叶的销量逐渐增加,茶叶更成为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非常重要的商品之一。到唐宋时期,茶更是成为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资之一。无数文人墨客也开始借用茶的滋味来抒发自己坚守本心、宁静志远的淡泊心境。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考察,我国地质学家与植物学家从各个角度论证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论点。首先,从茶树的分布角度说,全球范围内被人类发现的山茶科植物总数为23属,其中中国就拥有15属。植物学家普遍认为:如果一种植物的很多属发源中心集中在一个地区,那么该地就可以被认为是这一植被的发源地。从地质变迁角度来说,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貌复杂,植物生长环境与气候差异较大。这就导致了同一植物受到环境与气温的影响不断变异,从而衍生出了不同的品种。最后,从茶树进化角度来说,我国西南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茶树原始种的各项特征,与原始茶树十分相似。因此,基本可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的确为茶树原产地。
三、品茗之思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借这句诗提醒了我们:无论是享乐还是追梦,过去的就不要再抓住不放了,趁着年岁尚早,勇往直前又何妨?从古至今,将茶与诗结合起来的文人志士数不胜数,也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存在,茶文化得以不断的发展与推广。其实,仅仅是种茶与喝茶并不能代表茶有了其独特的文化,它们仅仅是茶文化产生的基础。文人墨客借茶来抒发自己所思所想,融入独特的文化意蕴,才使得茶逐渐形成了一种代表性的文化与内涵。

除了茶诗之外,唐代陆羽等人还通过研究茶的生产制造、饮茶规范等提炼出了一系列茶道精神。他们将饮茶看作一种艺术行为以及精神享受,并希望通过饮茶来规范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他们将佛教、道教、儒教的思想融入了茶道,规范了饮茶的器具、水、以及烹茶技巧。
这些文人雅士通过茶的学问逐渐品味出人生之道,并希望以茶为媒介将这些思想传扬出去。因此,茶不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成为了一种文化。
茶文化,也就是饮茶技巧以及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结合,始于唐代,发扬于宋、明。汉人饮茶,重在"品"。但凡是家中来客,以茶相待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礼仪。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规范了汉民的精神修养以及道德准则,并不断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相交融,想成了一种极具东方魅力的特色文化。

然而,茶文化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茶的思想也得到了不断地更新与补充,更与国际茶道相互学习、融合。特别是伴随着茶的传播,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茶,其饮茶技巧、习惯、内涵都存在些微的差别。因此,茶文化其实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很多人会用茶来形容人生,所谓的茶味人生,就是既苦涩也有甘甜。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就像一杯刚刚冲泡的茶,在不断积累韵味,随着水波荡漾,浮浮沉沉。而当我们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候,就像一杯味道最为浓烈茶,香气扑鼻的同时,其实最为苦涩。而当我们历尽人生沧桑,踏入暮年之时,我们的人生经历已然将磨去了我们的棱角。这时的我们就如同几经冲泡的一杯温茶,余味回甘,却不再浓烈。
以茶会友是一种交际手段,以茶育人则是一种文化技巧。茶既有其高雅之处,也被平民百姓喜爱,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更值得我们沏一壶清茶细细品味。

茶之典故

来源:红茶馆



(1)铁观音
乌龙茶王“铁观音”传说清朝乾隆元年,福建安溪县学子王士谅赴京科考不第,归而筑居于安溪南山之麓。他偶然在层石荒园间发现一株茶树异于其他茶种,一是移植于南轩之圃,朝夕灌溉,年年繁殖。摘制成品,其味芬芳超凡,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
乾隆六年,王士谅携茶止京,赠诸京官政要,并经权臣转呈内庭,皇上遂见王士谅,垂询茶史。王士谅奏称:此茶发现于观音石下,身重似铁,气香形美赛观音。乾隆乃赐茶名日:“南岩铁观音。”
(2)普洱茶
清代列为贡品的中国名茶之一。很多人误以为云南普洱茶是该茶的产区,事实一它产生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普洱茶县只是运输该茶的集散地。普洱茶还有一个很俗气的名字“裤裆茶”。据说从前采茶妇女为避过茶园主偷偷采些最好的嫩芽茶叶藏在裤中带出来,日久聚少成多,这种茶才是最好的普洱茶。该茶栽培历史已有1700年,云南西双版纳古老茶区勐腊县海拔1900米的孔明山现存高达九米的茶树多株,相传是三国时代孔明南征时(公园225年)由士兵们撒籽成茶。直至现在,当地民族称茶树为“孔明树”,山为“孔明山”,尊称孔明为“茶神祖”。




茶的故事

来源:红茶馆



传说很久以前龙井山中有个荒凉的小村,村中有个老妇,住在破茅屋里,靠采摘屋后所种的十八棵茶树的嫩叶为生。她为人心善,党煮茶水在门口任进山采茶的人取饮。
一天村中来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头,在门口喝茶时看见她屋角弃置一个破石臼,认出它是我价之宝,便要购买。婆婆道:“破旧石臼,是无用之物,喜欢,搬去就是。”
老者自己搬不动大石臼,便下山找人来搬,不想老太太善心又起,见他要石臼,便将石臼洗刷一净,把臼中腐土,埋在屋后十八棵茶树下。老者带了下人回来,只见石臼已洗干净,大惊失色,石臼也不要了,叹息下山而去。
原来石臼并非宝物,它里面堆积的腐土才是无价之宝。老妇屋后的十八棵茶树,自得腐土为肥后,生长茂盛起来;而用这些树的嫩芽所制的茶叶,好有奇特的清香,为诸茶之冠。这些树便是龙井茶的始祖。

茶的种类

来源:红茶馆



茶的种类主要分为绿茶、花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本期主要介绍绿茶——绿茶是最早出现的茶类
制作过程:杀青-揉捻-干燥
特性:属不发酵茶,有绿豆香味,颜色表翠,味香醇
冲泡:按壶/盅之1/10量,水温80-85摄氏度
冲泡精品:西湖龙井

茶之典故

来源:红茶馆



(1)铁观音
乌龙茶王“铁观音”传说清朝乾隆元年,福建安溪县学子王士谅赴京科考不第,归而筑居于安溪南山之麓。他偶然在层石荒园间发现一株茶树异于其他茶种,一是移植于南轩之圃,朝夕灌溉,年年繁殖。摘制成品,其味芬芳超凡,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
乾隆六年,王士谅携茶止京,赠诸京官政要,并经权臣转呈内庭,皇上遂见王士谅,垂询茶史。王士谅奏称:此茶发现于观音石下,身重似铁,气香形美赛观音。乾隆乃赐茶名日:“南岩铁观音。”
(2)普洱茶
清代列为贡品的中国名茶之一。很多人误以为云南普洱茶是该茶的产区,事实一它产生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普洱茶县只是运输该茶的集散地。普洱茶还有一个很俗气的名字“裤裆茶”。据说从前采茶妇女为避过茶园主偷偷采些最好的嫩芽茶叶藏在裤中带出来,日久聚少成多,这种茶才是最好的普洱茶。该茶栽培历史已有1700年,云南西双版纳古老茶区勐腊县海拔1900米的孔明山现存高达九米的茶树多株,相传是三国时代孔明南征时(公园225年)由士兵们撒籽成茶。直至现在,当地民族称茶树为“孔明树”,山为“孔明山”,尊称孔明为“茶神祖”。

竹子。
竹寓意着高尚的气节,它那一节节修长的枝节,矗立生长在那里,好像每一节都记录着艰苦的奋斗和坚定的追求,它那一身傲骨展现着自己不愿屈服、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也代表着人们敢于改变命运,不怕艰难的品格。
竹寓意着虚心的品格,就像那空心的茎干一样,始终保持着谦虚、低调、谨慎的态度,这样永不骄傲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教会人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需要谦让、理解、包容,也能一直抱有一种学习的态度。
竹花语是青春永驻,正如同它那翠绿的枝干和叶片一样,一直散发着一种勃勃的生机,那一片片茁壮生长的叶片,也能够表现出一种昂然、顽强的生命力,适合赠送给老人,表达一种福寿绵绵、身体健康的美好祝愿。
竹花语是幸福和谐,竹子往往都是丛生,但是永远都是错落有序的生长,植株之间的间距、叶片之间的距离,无不彰显出一种协调的美,将竹子栽种到家中,或者赠送给朋友,能够表达一种幸福、美满、快乐的氛围。

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琴棋书画,自然山水,花草树木, 蓝天白云等等一热切美的事物,往往都被人赋予诗意 禅意 寓意,人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还有酒,诗人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可以见得酒对他的重要性

比如王维的诗中占比最大的是鸟,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