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作者&投稿:代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 ”是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的上谕中的一句话,“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结合这个上谕的上下文:“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惟各国既定和局,自不致强人以所难。关奕劻,李鸿章,于细订约章时,婉间力办,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国信义为重,当视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议之必可行。此该全权大臣所当竭忠尽智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考量中国的财力物力,尽量节省物力、量入为出,来让各国满意,使其不致于强人所难。

如果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要多少给多少,反而就很简单了。 

那慈禧也就根本用不着几次三番地强调,要悉心酌核、各大国信义为重、不致强人所难、婉间力办、当视我力之所能及、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大臣们竭忠尽智。



量中华之物理,结与国之欢心。什么意思啊?
答:倾尽中华的物力,来换外国人高兴,慈禧老太婆说的

慈禧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答:1900年夏,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西安。次年2月14日,清廷在上谕中说:“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许多人读到此处,都痛斥清政府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列强的要求,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一时间舆论大...

慈禧太后为什么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呢?
答:作为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一生说过最有名的话,无异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许多人以为这句话是假的,是臆造的,可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慈禧太后真说过这句话。慈禧太后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句话的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1900年5月,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11国中的8个...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具体出处,谢谢!
答:1900年。慈禧向列强宣战,被八国联军打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年回到北京。自此之后,慈禧“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至此,中国...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慈禧的确说过“量中华之...
答:用尽中华的物力、财力,来讨外国的欢心,以求得平安.无事.就是这意思。

慈禧的诗里有句名言
答:昨据弈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款,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谕 《西巡回銮始末・卷一》而况天下断无杀人放火之义民,国家岂有倚匪败盟之政体?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谕 《西巡回銮始末・卷一》且中国即不自量,...

辛丑条约后 慈禧说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是什么意思
答:考量中国的物力,极大限度地满足外国人的欢心,是一种卖国思想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慈禧最先说的吗?
答:就是她说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发布“罪已诏”,诏中对列强的“宽大”处理表示感激:“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又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什么意思?
答:到1900年时,清王朝因为义和拳运动与八国联军开战,最后被打败签订《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发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丧权辱国宣言,清王朝基本成了东西方列强的打工仔,中国真正面临着亡国危机。旧中国有多惨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列强还不清楚清王朝的真正实力,以为清朝很厉害不敢...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几几年,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答:在1900年。慈禧向列强宣战,被八国联军赶走了。她转而向列强投降,出卖中国的利益,以取悦外国人。因此,下的“诏书”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表示,满洲清国从已经跟列强妥协,称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也表示中国人,从原来当满洲清国一国的奴隶,变为当列强的奴隶,是双重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