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哲学包括那些?

作者&投稿:鄣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哲学有那些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1.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则主张无为而治。
2.孔子则主张“克己复礼”,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道了宋明时期,儒家学者则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儒学的地位。
3.墨子主张的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这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非攻”,即反对攻伐 ,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极为突出的兼并问题而发表的主张。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2、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3、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4、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6、“大一统”的设计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汉代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学取得正统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7、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8、“致良知”说的宣导者王守仁
  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9、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
  宗羲(1610-1695) 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

  10、被遗忘的隐居思想家王夫之
  (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涢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汉族。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先秦哲学、两汉经学、佛教哲学、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哲学在其发展的行程中,从先秦到五四运动,构筑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哲学范畴体系。这一范畴体系是中华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和认识外部世界水平逐渐深化的过程。这个范畴体系基本由五个方面构成: 1、属于宇宙论方面的范畴有:阴阳、五行、天、天道、理、气、太极等。 2、属于本体论方面的范畴有:有无、体用、一多、本末、动静等。 3、属于知识论方面的范畴有:知行、能所、言意等。 4、属于历史哲学范畴的有:王霸、义利、理势、理欲等。 5、属于人生论(或道德哲学)范畴有:仁、义、礼、智、诚、心、性、情、欲等。 中国古代哲学派系庞杂,众说纷纭,即使是各流派内部,在许多问题上往往互不一致。但是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哲学还是有其基本特征,当然这些基本特征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能将其绝对化。概括起来说,中国古代哲学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重人生。 2、重践履。 3、重道德。 4、重和谐。 5、重直觉。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哪些
答:2、孔子学说:(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

中国主要传统哲学有那些?
答:1. 神奇的《易经》中国的《易经》,最早的哲学语言。它不是神喻,也不是天书,它面对自然,来自生活实践。古代的系统论,中国的圆道观,阴爻(--)与阳爻(—),构成神秘的哲学理念,三爻组成经卦(八卦),经卦组成重卦(六十四卦),卦卦相通,卦卦相联。阴爻与阳爻,卦与卦,彼此制约,...

古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想有哪些
答:古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想包括以下3个:1、上古哲学思想,指奴隶社会的哲学思想。中国奴隶社会的哲学思想,从殷代后期起,经历了殷及西周、春秋、战国三个阶段。殷周之际是古代思想的起源时期;西周则学在官府;周室东迁前后,官学崩溃,这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第一阶段。2、周王东迁以后的思想,以至春秋邹鲁缙绅...

中国古代哲学有多少流派?其精髓是何?
答:如果没有特别争论的话,所谓"中国古典哲学"不外包含法、释、道、墨、儒五个"主干"流派——其它的小流派过分陷溺于个别分支,与主流研究的对象不是同一个层次,可以暂时不加理睬;另外还有一些理论派别完全可以归到这五个派别中,因此也可以暂时放在一边。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它们的特点呢?为了比较圆满地...

中国古代的哲学书籍主要有哪些?
答:一、中国古代哲学拥有丰富的哲学体系,包括道家哲学、儒家哲学、释家哲学以及法家、墨家等等学派哲学,共同构成了中国经典哲学体系。二、在道家哲学方面,代表的哲学著作有《道德经》、《管子》、《列子》、《庄子》、《淮南子》、《抱朴子》等等。以《道德经》为例,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至今,这一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哪些
答:1. 老子学说:主张“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否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并提出了辩证法思想。他提倡“守静”和“无为而治”,反对使用权谋和强制手段治理国家。2. 孔子学说:孔子的“克己复礼”主张体现了其保守思想,主张“仁”“德”“礼”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3. 孟子“仁政...

中国传统哲学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二、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古代哲学的来源就是在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从封建制转变为时期的哲学。其实也是在封建统治下,有相对让人们幸福的一种哲学来管理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皇帝也不知道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哲学才是最适合时代发展的,因为哲学的意义就是有指导人民进步的一个意义,最终还是选择...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答: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2、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涵受到根本性的改造。战国时期问世的《德道经》《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3、礼家:东周时期的一些著名政治...

请问古代哲学主要指什么?
答: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

中古古代哲学流派有哪些?
答:概括起来说,中国古代哲学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重人生。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