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户要具备那些条件

作者&投稿:延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达到特困户的要求。~

贫困户的界定,可以参照下面标准:1.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2.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5.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6.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7.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
  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特困家庭:共分二类。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中有在职人员的,其领证条件为:

(1)、职工本人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直系亲属)患大病重症,个人年自负医疗费(申报前12个月)4000元以上,且家庭年总收入(申报前12个月)除去个人自负医疗费后,人均年收入在市区“低保线”110%以下的。

(2)、鳏寡孤独和供养子女的单亲职工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有困难等特殊家庭;且人均收入(申报前12个月)在市区‘低保线”110%至“低保线”的。第二类是家庭成员及在职人员的(属下岗失业、退休退职人员)。

其领证条件为:

(1)、本人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直系亲属)患大病重症,个人年自负医疗费(申报前12个月)400O元以上,且家庭年总收入(申报前12个月)除去个人自负医疗费后,人均年收入在市区‘低保线”110%以下的。

(2)鳏寡孤独和供养子女的单亲等特殊家庭,人均收入(申报前12个月)在市区“低线”110%至“低保线” 的。

扩展资料:

关于对城乡特困家庭实施救助的决定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使我市城乡特困家庭在生活上得到基本救助,特作如下决定:

一、本决定所称城乡特困家庭是指享受城镇人口低保待遇中因病致贫家庭、单亲家庭、特殊残疾人家庭和“三无”对象(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的居民)以及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家庭。

二、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大力筹措特困家庭救助资金。其来源由市、县(区)财政在预算中适当安排,并动员社会捐助,广泛筹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民政实施,财政监管的办法,切实用好、管好这部分资金。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三、在城镇要积极实施“分类施保”的救助办法,对低保对象中重、特大疾病患者在就医时要给予医疗救助;对特困低保对象的家庭子女在就学时要给予适当补贴;对低保对象中残疾人员在保障时要给予倾斜;对低保特困家庭基本住房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城镇廉租房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对城乡特困家庭实施救助的决定




特困户的条件是:
一、第四条
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二、第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
(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残疾人;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第六条
收入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
前款所称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不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
四、第七条
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并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五、第八条
法定义务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履行义务能力:
(一)具备特困人员条件的;
(二)60周岁以上或者重度残疾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特困户的条件是:
一、家庭主要劳动力致残达到1-2级;
二、长期患病或因残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三、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

特困户是指人均年收入处于特困线以下的家庭。
中国以年人均最高收入为线,它随物价的变动而调整。中国民政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将人年均收入200元定为中国的贫困线。由于物价的上涨,新的贫困线已被调整为300元。

请问特困户的条件是什么。
答:特困户的条件是年收入低于300元的人群。贫困是物质生活困难和生产手段匮乏的整体性状况,一般由生活水平来衡量。当某个人、家庭乃至群体的生活水平比所在地区的平均生活水平低时,即为处于贫困状态。量化的测定标准即是贫困线,具体的指标各国相异。中国以年人均最高收入为线,它随物价的变动而调整。中国...

特困生是什么条件?
答: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认定为特困生:1、孤儿,需要相关证明,复审不需要补充材料;2、烈士子女,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需要相关证明,复审不需要补充材料;3、父母亲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复审看是否是三年内低保证,需补当年发放记录;4、单亲家庭,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需要离婚或者死亡证明,复审时需...

有低保的怎样申请特困户
答:法律分析:符合特困户申请条件,就可以申请。特困家庭:共分二类。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中有在职人员的,其领证条件为:(1)、职工本人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直系亲属)患大病重症,个人年自负医疗费(申报前12个月)4000元以上,且家庭年总收入(申报前12个月)除去个人自负医疗费后,人均年收入在市区“低保...

特困户申请条件和程序如何确定?
答:撰写申请书时,需明确表达个人或家庭的困境,如XXX女士的案例,她因身体状况和家庭经济压力,希望能得到社区居委会和民政局的经济援助。申请书格式需正式且有说服力,包括详细阐述困难情况,表达诚挚的请求,以及承诺成功申请后的行动。总的来说,特困户申请不仅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而且程序严谨,每一步都...

特困家庭申请条件
答:特困家庭:共分二类。1、是家庭成员中有在职人员的,其领证条件为:(1)、职工本人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直系亲属)患大病重症,个人年自负医疗费(申报前12个月)4000元以上,且家庭年总收入(申报前12个月)除去个人自负医疗费后,人均年收入在市区“低保线”110%以下的;(2)、鳏寡孤独和供养子女...

特困家庭申请条件是什么
答: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无劳动能力是指年满60周岁的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残疾人;...

民政局特困户怎么补助
答:2、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每人每年4704元;集中供养,每人每年6720元。3、低保户中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5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失能老人标准每人每月100元。4、80至8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90至94周岁每人每月200元;95至99周岁每人每月40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2000元。特困户如何认定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

申请贫困户需要什么条件,具体点
答:在核算收入的基础上,即使收入达到或超过了贫困线,但是无法满足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申请大病救助的条件:(1)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2)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5)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6)农村五保对象...

申请特困户需要什么材料
答:法律主观:村委会受理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民政局审批。申请条件:持有当地常住农业户口。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家庭。有劳动能力,但因病、因残、因灾、因自然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农村家庭。《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九条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

长春申请特困户的条件有哪些
答:、《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家进一步健全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五保供养对象统一为特困供养人员。具有本市户籍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