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佞臣,唐初之贤臣:谜一般的裴矩

作者&投稿:满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有的时候,同为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君王的手中,往往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昏君手下,他是一个佞臣,而在明君手下,他则是一个良臣。隋末唐初,就有这么一个奇特的人物,他既有文才,又有干才;他曾用优美的文字撰写了《西域图记》,把当时西域四十四国的山川地貌、风俗民情,记载得十分详尽,十分耐读。他历仕杨隋、宇文化及、窦建德、李唐四家,前后经六十余载,“年八十,精明不忘”。更奇特的是,他先谄媚逢迎于隋炀帝杨广,出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主意,是一个大佞臣;而降唐后,却变成了忠直良臣,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谏臣。这个人就是裴矩。

裴矩,山西闻喜人。先以隋朝吏部侍郎的身份掌管与西域诸胡的交易,在他掌管与西域诸胡的交易时,为了招徕胡人,不惜花费巨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西域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糜费以万万计,卒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皆矩之倡导也。”

更有甚者,裴矩向隋炀帝建议,邀请西域各国到东都洛阳参观天朝盛威。于是,在洛阳端门一带大陈百戏,光乐队就有一万八千余人,整整延续了一个月,花费十分浩大。不仅如此,他还让外来者在各个饭店白吃白喝,美其名曰:“中国丰饶,酒席例不取值”。时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冬季,他命人用绢帛缠树,却告诉不明就里的胡人,此乃“仙晨帝所”。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他导演这出“盛世”天朝大戏之时,长安一带,民大饥,百姓流离失所,人畜多有饿死。就连有的胡人都当面质疑:“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以如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对于裴矩的这些作为,士民恨之入骨,称其为佞人。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个在隋朝被称为佞人的裴矩,在隋亡几经波折降唐后,却做了不少好事,成为唐初良臣。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裴矩以民政尚书的身份上表,对遭受突厥暴践者给以抚恤,民众欣然。

李世民对官员的行贿受贿深恶痛绝,想出惩治法:他密使左右用财物试探官员,果然有门官接受了一疋帛。李世民大怒下令处斩。就在此时,裴矩义正词严地批评唐太宗,道:“为吏受赂,罪诚为死;但陛下使人遣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一番话,说得唐太宗点头称赞。李世民不愧一代英主,当即“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把裴矩敢于当庭直谏的精神大大地表彰了一番。

为什么同是一个裴矩,在隋是佞人,而在唐却成了贤人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么评论说,君主如同测影子的表,臣子便是表所映出影子,表怎么动,影子就会随表而动。若君王不喜欢别人说他的过错,那么忠言就会变成佞语;若君王喜欢听到别人的直言不讳,那么佞语就会变为忠言。司马光在此提出了一个极其鲜明的观点:即,上行下效。也就是,上梁正而下梁端,上梁不正下梁歪。

裴矩为隋臣时,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好做假动作,好做打肿脸充胖子虚事。为了取悦皇帝,他便不惜劳民伤财,在洛阳导演了那场假富裕的大戏。可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提倡说实话办实事,且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皇帝,所以,隋朝的佞人,便在这样的好皇帝领导下的好环境中,变成了贤人良臣。这就是“君明臣直”的硬道理。



关于七年级下册的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的论述200字
答:唐玄宗则是一个誉褒贬于一身的复杂的皇帝。他早年平叛了韦后等人的宫闱叛乱,恢复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并重用贤臣、励精图治,最后开创开元盛世,使唐朝也使中国的封建社会走上了历史的最高峰。但其晚年昏庸,重用佞臣、不理朝政、沉溺女色,最后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走向衰落。唐太宗是唐朝第一个大有...

唐朝的21位皇帝分别是谁
答: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就是一直到现在,一些国外的某些地方仍然称中国为唐山,称华人为唐人。

轩辕剑系列加外传的故事背景请告诉我
答:公元373年,太一神殿大门千年一次再度打开的日子,慕容诗再见桓远之的日子(此时间按照计算得来,感觉有些剧情BUG)。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分支1:秦国大败...隋末唐初是一个动荡但又波澜万丈之时代。《天之痕》中,玩家将可看见许多自己熟悉的历史人物出现,并有历代的《轩辕剑》之角色,适度穿插于故事间。此外,感情...

绵山风景区导游词
答:禁火寒食(一种旧俗,时间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据说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贤臣介子推。) “火焚绵山”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在历史上也确有其...在空王殿,殿中央是一尊金身塑像,关于这尊塑像还有一段极富传奇色彩故事。据说这就是绵山佛主——“空王古佛”。空王佛是田志超化名,相传是隋末唐初人。

初一下学期期中地理历史生物试卷(人教版)
答:初一下学期地理复习提纲2009-04-30 11:14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隋末唐初的奇特人物是谁
答:”对于裴矩的这些作为,士民恨之入骨,称其为佞人。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个在隋朝被称为佞人的裴矩,在隋亡几经波折降唐后,却做了不少好事,成为唐初贤臣。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裴矩以民政尚书的身份上表,对遭受突厥暴践者给以抚恤,民众欣然。李世民对官员的行贿受贿行为深恶痛绝,便想出一...

许敬宗是什么人?他真的是奸臣吗
答:事物都有两面性,有“贤臣”,就应该有“奸臣”,宋朝时期,欧阳修主持编纂《新唐书》,特地写了一篇《佞臣传》,把那些对时代造成巨大伤害的奸佞之臣列入此传。这是正史上第一次出现《佞臣传》,很不巧的是,唐朝宰相许敬宗位列第一位,因此,许敬宗被人认为“中国正史上第一奸臣”。二、正史第一奸臣的经历为什么许...

隋炀帝杨广之死的真相
答:隋炀帝名叫杨广,“炀”是谥号,一般只有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好大殆政的帝王,才会谥“炀”,含贬谪之意。实际上从政绩来看,杨广并非一位无所作为的皇帝。 杨广遭人诟病,主要是因其荒淫无度,穷奢极欲,大兴徭役,不知体恤民众。而且,杨广不知反省和检讨执政失误,反而采取高压政策,加之偏信佞臣,诛杀勋臣,导致国内外...

李世民如何理政求大神帮助
答:经过了隋末唐初的动荡,当时的政治风气颇为败坏,很多官员都以收取贿赂为常事。而李世民要与大臣共治天下,就必须有良好的政坛风气,但是当时的状况不能不让他...李世民问此人究竟谁是朝中佞臣,此人建议李世民和大臣交谈时故意发脾气,凡是继续坚持己见的,都是忠直之臣;而看到君主动怒就畏惧顺从者,便是佞臣。听了这...

结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第一单元说一说关于隋炀帝,隋文帝,唐高宗...
答:唐玄宗则是一个誉褒贬于一身的复杂的皇帝。他早年平叛了韦后等人的宫闱叛乱,恢复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并重用贤臣、励精图治,最后开创开元盛世,使唐朝也使中国的封建社会走上了历史的最高峰。但其晚年昏庸,重用佞臣、不理朝政、沉溺女色,最后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走向衰落。唐太宗是唐朝第一个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