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水的调查报告 200字

作者&投稿:表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生家庭调查报告作文的200字~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调查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学校所处不同地理环境,按我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我们分别选择了分属不同层次的陈家桥镇、回龙坝镇、土主镇、中梁镇等四镇,其中陈家桥镇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回龙坝镇、土主镇属于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农村地区,而中梁镇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山地农村地区。在这些镇,我们随机选择了陈家桥小学、土主小学、保农小学、玉屏小学、新发小学、中梁小学等六所小学的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在设计问卷调查表时,我们参考了一些相关的调查设计,问卷内容分学生和家长两部分,共设计了30个学生问题(全是选择式),涉及学生课外阅读心理品质、阅读方向、阅读活动、外部影响和开展条件;共设计了5个家长问题(全是问答式),主要是了解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认识关注程度。  3、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2007年10月,我们向上述学校的有关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表,并说明了填写要求。历时一周,我们共发出问卷396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  4、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与思考:  一、学生问卷统计结果:  (一)课外阅读的心理品质:  1、主动性品质:  (1)关于兴趣:  “双休日,你最喜欢干什么?”选择“看电视”的学生占47.40%,选择“出去游玩”的学生占27.95%,选择“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占11.23%,选择“看书”的学生占13.52%。  (2)关于动机:  在如何看待课外阅读的意义上,51.00 %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14.2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个人文化素养,22.47%认为可以积累优美词句,提高作文水平,20%的学生认为可以扩大知识面,弥补课堂阅读的不足。  (3)关于态度:  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参与程度,选择“很喜欢”与“喜欢”的占51.78%,选择“喜欢,但很少读”的占38.90%,选择“一点都不喜欢”的占9.32%。  平均每天坚持读书一个小时及以上的12.05占%,坚持半小时左右的占40.82%,偶尔读一读的占35.62%,一点不读的占11.51%。越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坚持读书时间半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越大。  (5)关于阅读心理需求:  从学生关于课外阅读的愿望来看,15.34%的学生希望得到关于阅读内容的推荐帮助,53.98%的学生希望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6.58%的学生希望得到来自长辈或老师的监督,26.03%的学生希望有一个读书交流场所或环境。100%的学生希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2、专注性(注意)品质:  区别不同年段阅读能力,每个年级段每天阅读量按200或300字级差为准,低段达到200字及以上的为32.73%,中段达到200字以上为37.80%,高段达到500字及以上的为53.95%。  总的来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课外阅读的专注性品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高段每天阅读量不到200字的达26.75%,而六年级尤甚,高达34.53%。  3、持久性品质:  (1)以能否读完一本书为例,随便翻翻的占14.52%,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的占47.95%,能认真读的仅占37.53%。  (2)从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总量来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要求,调查反映,各年段(以双年级为准)已达到阅读量要求的百分比分别是:低段9.4%,中段22.5%,高段17.27%。而六年级阅读总量在30万以下的,高达65.47%,距离小学毕业应该达到的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相去甚远。我们还发现,在自发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较好的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远远领先于其他班级的学生。  4、探索性品质:  (1)关于读书方法:  89.86%的学生会用摘抄好词佳句、写读后感、圈点批注、讲述、边读边思考想象等读书方法,但选择方法比较单一,尤其是写内化程度要求较高的读后感的学生仅6.30%。阅读中遇到问题,63.29%的学生能查阅工具书或是问身边的人。  (2)关于阅读理解:  29.8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但能读懂,还有自己的想法,60.82%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能读懂,而只有9.32%的学生表示不认识的字太多,读不懂,且主要集中在本身识字不多的低年级段。这反映出学生识字、理解等阅读的基本能力整体较好。  (二)课外阅读外部影响:  1、给予学生课外阅读影响的人:  影响最大的依次是,教师,为27.94%,父母,为27.12%,同学,为16.99%,伟人、名人,为13.42%。  2、学生反映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否定的为11.51%,不介入的为11.23%,赞同的,占77.26%,其中表示会主动为孩子筛选或购买的的仅23.29%。  父母最支持看的课外书依次为作文选,为59.45%,名著,为17.26%,百科全书,为14.79%,其他诸如上网阅读、报刊杂志,为12.33.%,卡通漫画,5.75%。  (三)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情况:  1、关于日常课外阅读:  18.63%的学生反映老师经常要求学生读课外书,68.22%的学生反映老师偶尔要求读课外书,13.15%的学生反映老师没有要求课外阅读。  2、关于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18.08%的学生反映班里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64.93%的学生反映班里偶尔开展过读书交流活动,16.99%的学生反映根本没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四)课外阅读方向:  1、关于图书图文形式:  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低段喜欢读纯图画的图书或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书占78.19%,中段、高段逐步转向喜欢读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书或纯文字图书,分别占75.60%和85.53%。  2、关于图书内容类型:  读教辅作文类的占36.71%,读文学故事类的占31.51%,读科普类的占21.64%,读卡通漫画类的占32.87%,读报刊杂志的占7.40%,读其它类型的占10.14%,其中读教辅作文类的高居榜首。  (五)课外阅读条件:  1、关于课外书的来源:  自己买的有54.79%,向学校图书馆或班里图书角借来的有21.92%,来自其它方式的有25.21%。  2、关于家庭读书氛围:  家里订阅报刊杂志(包括《少年先锋报》)一份以上的有52.33%,而订阅两份以上的仅29.04%;家里父母能平均每天读书或报刊杂志半小时以上的有39.45%,能读一小时以上的仅12.60%;有书房、书橱或其中之一的为59.73%;拥有课外书不足10本的高达59.18%,实际上,一本课外书也没有的大有人在,而拥有课外书30本以上的仅占15.34%。  二、家长问卷统计结果:  (一)关于孩子课外阅读习惯:  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观察者,25.5%家长认为孩子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47.12%的家长反映孩子有课外阅读行为,27.38%的家长反映孩子没有读课外书。  (二)关于课外阅读活动意义:  96.99%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有益的,只有3.01%的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对孩子没有什么明显帮助。但认为课外阅读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提高学习成绩的家长高达58.08%。  (三)关于亲子阅读:  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只有13.42%,偶尔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有35.34%,没有亲子阅读经历的有51.24%。大多数家长反映自己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四)关于课外阅读困难:  69.32%的家长认为孩子课外阅读最大的困难是理解能力不强(而低段多反映学生识字量不足,影响孩子阅读),40%的家长反映孩子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五)关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93.97%的家长对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明确表示支持,只有1.10%的家长明确表示不赞同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三、结果分析: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观态度积极。调查结果反映出真正不爱读课外书的学生并不多,不到百分之十。100%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这对我们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课外阅读的关键是能否长期坚持。不过,我们调查发现,二年级选择“一点都不喜欢”的学生比例高达20%,这是令人忧虑的。它提醒我们,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必须从小抓起。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调查表明,我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缺乏,表现在年龄差异上,越到高年级,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越少。另外,遇到困难,有相当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放弃与逃避,不能正视。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越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大;二是家长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片面认识与要求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家长要求学生课外时间看作文书的高达59.45%),三是充满神奇、幻想的影视特别是动画片的巨大影响。我们还发现,尽管地处农村,网吧对学生的影响虽然还不是很明显,但所占百分比已经超过了选择读书的,这尤其表现在中高年级,是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的。  (三)学生课外阅读意志品质不强,阅读量小。调查发现,我区农村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课外阅读专注性品质即注意力,不爱读课外书,且有愈来愈烈之势。直接导致课外阅读总量小,无论哪个年级,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很少很少。而且,相当多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量距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这说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意志品质的锻炼,提高其自控能力。  (四)学生课外阅读畏难情绪较大,能力较低,方法不多。调查发现,尽管不少学生能够用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但是思考程度不高,能够综合运用的很少,即使是高年级,相当多的学生也不愿采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语言内化与思考程度要求较高的读书方法。家长们反映,很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差,不认真,怕吃苦,持续时间短,懒于动脑思考,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五)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单一,种类少。在内容选择上,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是学习辅导(其中主要是作文)类、童话故事类和漫画卡通类课外书籍。对于其它书籍,比如《百科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经典名著以及其它史地、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即使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不会主动选择来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家长只关注孩子成绩,忽视孩子全面发展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二是受自身对一些直观性强的、能调动各方面感觉器官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六)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片面。相当大部分家长急功近利,希望课外阅读能立竿见影,迅速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或是作文水平。而不少学生受家长影响,对课外阅读同样带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就是冲着能提高学习成绩、作文水平而读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并不支持孩子阅读卡通漫画类纯视觉读物。  (七)学生课外阅读文化氛围差,无书可读。离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给予他们的影响最大。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家长普遍缺乏阅读习惯,亲子阅读经历极少,不能给学生树立身边的读书榜样。同时,由于农村生活习惯与经济限制,大多数家长也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另外,家长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阅读比较陌生,也不利于孩子阅读视野的拓展。而更严重的是,学生无书可读。几乎所有被调查的班上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角(挂上三五本或是几张报纸,那不叫图书角),学生个人藏书严重不足(不少学生把家里所有课堂以外的书都算上了,数量也很低)。  (八)学校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学校图书室利用率低,课外阅读活动贫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校不够重视,图书室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做到向学生全面开放;二是学校现有图书内容陈旧,数量有限,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严重不足;三是任课教师迫于教学压力,很少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各种书籍。所以,几乎所有被调查学校都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尽管学校都配备了大量的图书,但实际借阅率并不高。这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丧失、阅读积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九)广大家长支持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从家长的反馈来看,这次调查起到了一个认识引导作用,激发起了家长们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关注与思考,家长明确表态支持课外阅读的百分比高达93.97%,明显高于学生问卷反映出来的(过去时支持态度)77.26%,为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作了比较到位的前期宣传、动员准备,有利于学生和家长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施行。  对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建议:  一、 少些功利色彩,注重兴趣培养。  1、转变观念,少些功利色彩。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首先要努力转变教师,特别是家长对课外阅读意义的片面认识。应该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阅读与学习的延伸,课外阅读的直接目标应该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便能较好较快的同化新的学习内容,学得更快,学得更好。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必须明白,语文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阅读和领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同样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勤奋阅读与领悟。因此,课外阅读,绝不仅仅是多读几本书,简单地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作为老师,或是家长,绝不能把它当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或是学习成绩的制胜法宝。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命脉、农业的命门、人类的命根。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6位,但因人口基数大,我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很少,仅为世界的人均值1/4—1/5,排在世界第121位,被联合国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水资源保护意识、节约意识淡薄,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全国75%的地表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率仅为发达国家57—63%,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器具损失率高达20%以上。在不超采地下水的情况下,我国年缺水量约300亿—400亿吨。我国668个城市有400多个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全国2000多万人饮水十分困难。这足以说明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程度,节约用水刻不容缓。在全国第十个节水周到来之际,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节约用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人人要把节约用水放首位,充分认识节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树立良好的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杜绝长流水。
二、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爱水、惜水、节水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倡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选浴少用一盆水,不时少用滴水;洗浴时适量使用洗涤剂,不向水中倾倒剩饭、剩菜等污手。要求大家对发生在身边的用水浪费现象,敢说敢管,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利用好水资源。
三、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四、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要避免将水环境整治工作同行政强制措施完全等同起来。
五、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还应避免将水污染防治与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等同起来。
六、水污染治理过程应当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七、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
八、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难度更大,因为洪水的发生在时间上偶然性、在地域上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则是每时每地都存在。
总之,节水从点滴做起!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为了了解我们家用水情况,我做了一次调查。

早晨:一家三口洗脸、刷牙、冲厕所,用水大约6升;做饭、洗碗,用水大约3升;一家人喝水大约1升。

中午:平时,我在学校,爸爸妈妈上班。周六周日洗衣服、打扫卫生、洗刷、冲厕所,大约要用100升。

晚上:一家三口洗手、洗脚大约用4升;做饭、洗碗大约6升;洗衣服大约50升;一家人喝水大约2升。

每人每次洗澡,大约用水5—10升。

这样计算,平均每天大约用水200—300升。查阅我家水费记录,每月用水10吨左右。不算不知道,一算我还真吓一跳。从调查知道,洗衣服、洗澡、打扫卫生、冲厕所是最费水的。经过与爸爸妈妈商量,制定了节约用水的办法。

1、洗澡时控制时间,不能一直开着水龙头。

2、洗衣服时,尽量用洗衣机的节水模式,小件的用手洗。最后干净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

3、在座便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4、全家人都要注意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不能浪费水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从1996年开始,全国持续多年的电力短缺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实现了电力供需的基本平衡,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到2002年底,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3.56亿千瓦,发电总量为16542亿千瓦时,两者均居世界第二位,进入了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

但由于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的现象仍较严重,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缺电现象日趋严重,在尖峰期严重缺电,已直接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江苏省去年全社会总用电量为1245亿千瓦时,今年的用电需求将达到1432亿千瓦时,有230亿千瓦时左右的电力缺口,在采取省外购电、省内调节等各种措施的情况下,即使算上年内抵达江苏的7.3亿千瓦时左右的“三峡电”,仍然有50-60亿千瓦时的电力无法补缺。苏州市的电力供应形势同样不容乐观,预计日缺口将达50万千瓦时左右,电力供需矛盾将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多用夜间低谷电,以缓和我省目前存在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江苏省从8月1日起实行新的分时电价政策,目前,我市已按照省统一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实施工作,新加花园、长岛花园等电气化示范小区,以及市区规模较大、户数较多、电气装置较好或户均用电量较大的小区内已推广实施分时用电,全市已有9万余户居民换装了分时电表。居民用电分为峰、谷两个时段,分别为8-21时、21—次日8时。电价由原来统一每千瓦时0.52元调整为每千瓦时峰时0.55元,谷时0.30元。居民个人不承担换表费用,并可自由选择是否享受分时电价政策,即分时电能表安装完毕后,居民户到供电部门提出申请后才正式执行分时电价,否则仍按原价执行。

为了了解用电峰谷分时电价方案对我市居民家庭的影响,研究制定对策,以指导深化电力价格改革,达到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求,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缓解我市用电紧张的矛盾,满足我市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受苏州供电公司的委托,苏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申请实施分时电价的居民家庭用电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本次调查主要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本次采用重点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已经实施居民分时电价的长岛花园、菱塘新村、新城花园和何山花园等四个小区的居民家庭中,随机抽取400户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城居民用电情况调查。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9月份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情况的分布详见图释:

  可以参考下:
  家庭用水用电调查报告
  辅导教师:刘兴宝
  调查人员:曹正、董奥、栗永琪、李克睿
  调查目的:
  1、调查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
  2、了解家庭节水节电意识,呼吁人们节约水电资源。
  调查方式: 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2、问卷调查;
  3、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小学生30名。
  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内容,整理成调查问卷,分发给30名小学,深入调查家庭使用水电情况和节水节电的意识,为后面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做好准备。此后我们又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滴水实验。首先把水龙头开到最小,让它一滴一滴地滴水,再拿一个刻度杯在下面接着,看看在一定时间内,会浪费多少水。
  实验二:待机能耗实验。把空调、电视机、电脑处在待机状态下,观察电表是否停止转动。
  调查结果分析:
  1、实验一结果分析:一滴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和客观了。我们发现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在15分钟的时间内,滴了250ml水,那么1小时就可以滴1000ml的水,一天可以滴24000ml水,一年可以滴8760000ml水,也就是8760L水,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
  2、实验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即使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电表也会不停的转动,数字不断的走动,那么所有电器加在一起,相当家里开着一盏15瓦至30瓦的长明灯。
  3、调查分析
  一、用水方面:(1)在生活中,人们用水较多的有两个方面:
  选择洗澡用水有48人,占了42.7%;选择洗衣服的有51人,占了57.3%
  (2)重复利用水资源的人有23人,占了25.8%。
  不重复利用水资源的人有8人,占了9%。
  有时重复利用水资源的人有58人,占了65.2%。
  (3)洗碗方式直冲的有19人,占了21.3%。
  洗碗方式盆洗的有26人,占了29.2%。
  节水意识方面,有80%以上的人都有节水意识,但真正节约用水的人很少,只占了5%左右。人们还是希望多了解一些节水的措施和方法的。
  二、用电方面。人们的节电意识明显强于节水意识。
  人们在节电方面只注意了电视和电脑的“待机耗能”,节电方法单一,缺少必要的节电小窍门。
  节约水电资源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小组向人们提供一些节约水电的生活常识,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水方面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残存的农药。
  2、洗衣水洗拖把,再冲洗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3、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后的“脏水”。
  4、冲厕所尽量使用节水型设备,每次节约4—5kg。
  5、将卫生间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每次冲洗可节省水近2kg。
  6、淋浴时关掉水龙头擦香皂,洗一次可节水60kg。
  7、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建议集中一次清洗,若分开两次洗,则多耗水120kg。
  用电方面
  1、家用电器不要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一方面浪费电,另一方面缩短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2、把空调温度再调高1℃,如果调高1℃,运行20小时可以节1度电。
  3、减少开关冰箱的次数,合理摆放冰箱内的食物,不要摆放的那么拥挤,要保持冰箱内的空气循环。
  4、电脑尽量使用液晶显示屏。
  5、充分利用电饭菜锅的余热,煮米饭时,锅内沸腾时,将键抬起即切断电源,利用电热盘的余热,待几分钟后再按下键。
  6、多用节能灯,这样在同样的亮度下,用电量可以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7、电视机的亮度可以适当调低,既省电,眼睛也不易疲劳。
  樊各南小学:刘兴宝
  2009年12月24日星期四
  留守营中心校供

可以参考下:
家庭用水用电调查报告
辅导教师:刘兴宝
调查人员:曹正、董奥、栗永琪、李克睿
调查目的:
1、调查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
2、了解家庭节水节电意识,呼吁人们节约水电资源。
调查方式: 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2、问卷调查;
3、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小学生30名。
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内容,整理成调查问卷,分发给30名小学,深入调查家庭使用水电情况和节水节电的意识,为后面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做好准备。此后我们又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滴水实验。首先把水龙头开到最小,让它一滴一滴地滴水,再拿一个刻度杯在下面接着,看看在一定时间内,会浪费多少水。
实验二:待机能耗实验。把空调、电视机、电脑处在待机状态下,观察电表是否停止转动。
调查结果分析:
1、实验一结果分析:一滴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和客观了。我们发现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在15分钟的时间内,滴了250ml水,那么1小时就可以滴1000ml的水,一天可以滴24000ml水,一年可以滴8760000ml水,也就是8760L水,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
2、实验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即使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电表也会不停的转动,数字不断的走动,那么所有电器加在一起,相当家里开着一盏15瓦至30瓦的长明灯。
3、调查分析
一、用水方面:(1)在生活中,人们用水较多的有两个方面:
选择洗澡用水有48人,占了42.7%;选择洗衣服的有51人,占了57.3%
(2)重复利用水资源的人有23人,占了25.8%。
不重复利用水资源的人有8人,占了9%。
有时重复利用水资源的人有58人,占了65.2%。
(3)洗碗方式直冲的有19人,占了21.3%。
洗碗方式盆洗的有26人,占了29.2%。
节水意识方面,有80%以上的人都有节水意识,但真正节约用水的人很少,只占了5%左右。人们还是希望多了解一些节水的措施和方法的。
二、用电方面。人们的节电意识明显强于节水意识。
人们在节电方面只注意了电视和电脑的“待机耗能”,节电方法单一,缺少必要的节电小窍门。
节约水电资源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小组向人们提供一些节约水电的生活常识,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水方面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残存的农药。
2、洗衣水洗拖把,再冲洗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3、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后的“脏水”。
4、冲厕所尽量使用节水型设备,每次节约4—5kg。
5、将卫生间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每次冲洗可节省水近2kg。
6、淋浴时关掉水龙头擦香皂,洗一次可节水60kg。
7、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建议集中一次清洗,若分开两次洗,则多耗水120kg。
用电方面
1、家用电器不要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一方面浪费电,另一方面缩短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2、把空调温度再调高1℃,如果调高1℃,运行20小时可以节1度电。
3、减少开关冰箱的次数,合理摆放冰箱内的食物,不要摆放的那么拥挤,要保持冰箱内的空气循环。
4、电脑尽量使用液晶显示屏。
5、充分利用电饭菜锅的余热,煮米饭时,锅内沸腾时,将键抬起即切断电源,利用电热盘的余热,待几分钟后再按下键。
6、多用节能灯,这样在同样的亮度下,用电量可以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7、电视机的亮度可以适当调低,既省电,眼睛也不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