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问认识角有什么用?

作者&投稿:机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数学中角的初步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来自林州一小,我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中《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2、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的基础上进行的,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学习研究其它几何图形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非常重要。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遵循知识与技能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思想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知识目标:①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按角分类的方法;②能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含义、特性及按角分类。
教学难点是:掌握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二、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于三角形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活动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我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再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教学,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知、操作、实验、猜测、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教师则充当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既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上教法,全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充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通过“摆一摆”、“找一找”、“数一数”、“猜一猜”等环节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与发展、反思体验四部分进行。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观看有关三角形的实物图像(电脑出示一组画面:三角板、金字塔、彩色旗、自行车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围绕三角形提出问题,归纳为①什么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由哪些部分组成?③三角形有什么特性?④三角形怎样分类?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为探索新知指明了方向,
(二)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理解什么是三角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已经点燃的兴趣的火种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呢?
1、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概念,抽向概括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强调“三条线段”、“围成”二者缺一不可.
2、观察: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的让学生说明理由(图略),学生在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后,能很快地判断出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并能说出理由。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概念,真正成为概念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第二部分:探究三角形由哪些部分组成?
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找一找,动手感知,然后自学课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
第三部分:探究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突破这一难点,我首先设计提问,生活中有些物体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拉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木框,学生发现四边形木框容易变形,三角形木框不变形,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让学生具体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用到了三角形的特性?让学生感受到了三角形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应用于现实生活。
第四部分:探究三角形怎样分类?
三角形怎样分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难点在于怎样找出分类的标准,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彩色纸剪出不同的三角形。当五颜六色的纸呈现在学生眼前时,一种对美的追求使他们都迫不急待的拿出剪子,互相帮助,相互交流,很快的剪出了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当学生的作品被展示到黑板上时,每一张小脸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时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与合作的精神,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接下来我抓住时机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给三角形分类?学生踊跃地提出了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等,我都一一给予肯定,重点让学生观察剪的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讨论、对比,使学生知道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从而很快的掌握了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再通过电脑演示集合图,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到: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上面三种三角形作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向学生渗透了集合的思想。”
三、巩固与发展:
1、游戏:猜猜老师书中夹的是什么角?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通过猜一猜使学生知道了露出一个直角的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一定是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锐角的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这时我也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通过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学习氛围,使本节课的学习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2、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图略)
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有的提出按边数、有的提出按角数,都一一给予肯定。强调在数的时候注意不重复数、不漏数,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认真细致的习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反思体验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探讨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
通过反思,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回顾与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中角的初步认识的地位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都会学习认识角的问题。学会了角的认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角度、量尺等等计算都是离不开角的。

角的认识蕴含什么数学思想
答:同时,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又不忘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上找角,这样的设计,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答:[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4、练一练。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

角的初步认识重难点
答: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情感目标;...

认识角,让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答:一,用手摸一摸教科书的四个角。二,摸一摸桌子角。三,看看墙角。四,叉开食指中指,看看可以形成多么大的角。……五,归纳总结。六,从中让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分析,独立思考,深刻领会》的学习方法。进而逐步把这个方法运用于各个方面。

角的认识
答:角的认识 1。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和亲历操作活动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的方法。2。通过观察实物并从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

浅谈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答:如,在“认识角”的探究中,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后,教师可让他们猜想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有什么关系,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加以验证,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度无关,而与角的两边的开合程度有关的结论。这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角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既然角的两边是射线,...

小学数学中角的初步认识的地位
答:小学数学中角的初步认识的地位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

角的度量学情分析
答:”“你对角的度量的学习是否抱有兴趣”等。此外,通过日常观察得知,乐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占比较低。二、教学目标 1、认识角的大小。2、认识及使用度量角的设备,即量角器的认识及应用。3、借助学生情感特征、认知水平、喜好等要素,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处发现,通过...

小学二年级语文《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答: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

《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1 采纳率:57% 帮助的人:35.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4.使学生在认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