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退烧”,调控更密集?

作者&投稿:宰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上半年全国各地共发布251项楼市相关政策

  楼市“退烧”,调控更密集?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共发出251项“调控令”,创历史纪录。身处“北上广深”的人可能费解:如此密集的楼市相关政策,竟不是出现在“高烧不退”的2016年、2017年,而是在楼市降温的2019年。

  记者梳理发现,251项政策的发布折射出楼市正处在换挡期。今年调控更多覆盖到了二三线城市。放眼全国,房地产市场加速分化,冷热不均,地方政府并没有一拥而上选择“一刀切”的调控政策,而是分城施策,有意搭建“四梁八柱”的长效机制。

  楼市正在分化:

  一线城市温和 热度聚焦二线

  即便外界格外“炒作”今年春天的北京二手房市场,但从业多年的经纪人张悦一直坚信北京楼市没有真正复苏。以他负责的望京新城小区为例,成交量和客户咨询量的确多了,但与两年前没法比。

  “3月成交量增长的偶然因素很多,比如入学政策、公积金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变化,但很快这些需求就释放了,成不了‘大气候’。”此后3个月的市场交易情况印证了他的判断。与3月1.61万套的二手房成交数字相比,4月降到了1.44万套,5月降到了1.38万套,刚刚过去的6月更是降到了1.18万套。

  业内感叹,一线城市即便真有“小阳春”,也难“入夏”。

  不仅仅是北京。几千公里外的深圳,虽然今年上半年市场低位反弹,但热度不及去年同期,成交同比小幅下降3.6%。一份来自深圳链家的内部数据显示,6月成交均价为5.56万元/平方米,同比下跌6.3%。上海表面看升温,但市场仍在逐渐消化2016年年末的调控影响,虽然成交增加但均价向上乏力,只在低位波动。

  二线城市则是另一番景象。近日发布的《贝壳研究院2019年半年报》披露,成都链家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加34%,武汉同比增加32.1%,南京同比增加34.5%。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分化延续:一线城市在严格调控的背景下,土地市场和一二手房市场均呈现出量升价平态势;二线城市市场热度提升过快,引发了调控从紧政策出台;三四五线城市房价虽保持上升,但土地市场及二手房交易整体热度已有所回落。

  政策调控换挡:

  由松转紧 监管更加灵敏精细

  一度疯狂的还有苏州。由于苏州楼市温度升高正值电视剧《都挺好》热映,也有人开玩笑说“苏大强带火了苏州楼市”。这也引来政府层面果断出手,调控政策频繁加码。

  房地产市场呈急剧上升态势的10座城市也遭到了住建部的“点名预警”。记者注意到,住建部预警都是紧跟国家统计局的房价数据发布,这也代表着房价管控的嗅觉更灵敏了。

  除了预警、约谈、问责机制外,楼市调控并没有出现“一刀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近年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更明确了省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的落实责任,从而使地方政府成为因地制宜实施房地产科学、精准调控的主要执行主体。

  据悉,苏州5月新房销售套数出现回落,环比下降10.6%,市场热度消退。最新出台的限售政策给过快回升的市场来了一针降温剂,预计随着市场预期的缓和,后期新房市场会继续回落。此外,今年上半年,杭州、合肥、西安、宁波、武汉、郑州、东莞等二线城市都成为热点,随即出台的调控政策已经对房价上升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张大伟把去年11月、今年4月设定为楼市调控的两条分界线:去年11月前,大部分楼市调控政策以收紧为主;从11月开始,多地调控政策明显减小,转向以宽松政策为主;但从今年4月19日开始,调控政策再次出现收紧趋势,“房地产调控连续2个月超过40次。”

  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251次,创历史新高。这251个“调控令”,已不再是单纯的楼市限售、限购等政策,而包含了人才住房、减税、住房补贴等各类与房地产有关、有可能影响楼市的政策。

  “调控不仅针对房价,还针对地价、限售、限购、公积金等多维度。”张波也认为,今年上半年,在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下,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调控的松紧变换在二线城市的体现更为明显。

  土地市场创纪录:

  如过度升温 不排除政策升级

  面粉价格的起伏,往往决定了未来的面包价格。对于房地产市场下半年走势,更多人把目光聚焦在土地市场上:相比一季度土地市场的冷清,二季度部分城市则逐渐升温。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2019年上半年土地市场继续活跃,50大城市合计卖地超过2万亿元。

  举例来说:苏州市区3场土拍的平均楼面价超过了1.4万元/平方米,平均溢价率突破19%;合肥6宗地块成交总价124.5亿元,平均溢价率108.7%,也刷新纪录。

  是什么燃起了土地市场的这把火?一家知名开发商相关负责人解释,一些纯商品房地块的入市吸引开发商关注。比如取消了价格限制、“7090”的限制,更能激发企业的拿地热情。

  业内认为,未来楼市政策调控换挡仍将体现为从全国严控到“因城施策”“因区施策”,调控的抓手将从房价层面向土地、限购、金融等维度纵深化落实。



北京房价下跌数月一套房跌百万情形如何?
答:在2017年这一年,连续的楼市调控措施,像旋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北京,继而向北京周边以及全国各大城市扩散。 北京高烧的房地产市场终于“退烧”了。如果回看2017年北京住房成交价格曲线的话,这条曲线像极了一座陡峭的山峰,3月份是山顶——没人知道何处是山脚。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北京房价转折的一年里,我们寻找了5个在2017...

多地松绑调控背后:楼市双向调节,你看懂了吗?
答:连日来,南京、天津、三亚、长沙等多地相继传出楼市调控松绑的消息,放宽落户限制、降低人才购房门槛、取消特定人群购房限制、公积金贷款调整等政策层出不穷。尽管三亚、长沙、燕郊三地官方四天内先后否认放松限购,但关于楼市调控放松的话题还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和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多个城市放宽落户限制、出台人才新政...

地方两会释放楼市信号:三稳成政策关键方向
答:告别房地产调控政策频繁出台的2018年,房地产市场从此前的高温状态逐渐退烧。2019年1月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明朗,其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三稳”是大部分省份明确提及的政策关键方向,“一城一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成为2019年房地产的关键词。业内人士指出,...

...说明材料中“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的理由_百...
答:①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新政通过差别化的房贷、税收及限购政策,抑制不合理的的住房消费需求,同时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有助于缓解住房市场的供需矛盾,促进供求平衡,实现房价理性下跌。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楼市新政,可以促进楼市“退烧”,实现房价回归理性。③矛盾...

上海的房价还要涨多久?有多少调控值得期待
答:其实,今年以来,就有物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多项打压房价的措施出台,加息的步伐更是从未停止。那么,加息能否成为当前不断高企的房价的“退烧药”?下半年还有多少“令箭”值得期待? 据《上海金融报》报道,加息、减税短期内难改房地产市场升温格局。那么对于当下的楼市而言,究竟什么才是楼市...

两会下来对国家金融的影响和对房产的调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以市场为名抨击房地产调控的人,比政府的行为好不了多少,他们维持的是一个不公平、充斥泡沫与腐败的所谓市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赞成房地产调控,降低泡沫是房地产恢复健康的第一步,先退烧再治本,顺理成章。 认为房地产经此轮调控就回归健康,是过于天真过于乐观了,笔者相信,虽然大方向不会...

八大看点 预测2016年北京房贷市场走势
答:此外,今年楼市在央行多次降息、二套首付下调和“二胎”等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房价也未出现明显的大幅上涨,这也说明购房人对政策的敏感度有所降低,加上近年来实体经济萎靡下滑对房价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商业地产的“退烧”也从侧面反映出房地产整体行业的成本压力大,因此未来房价的走势仍然将以企稳为主,...

调控下的16个热点城市:厦门房价下跌 6城明确一城一策
答: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调控正从以往的“约谈”等窗口指导转变为城市政府实行“一城一策”,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更加明确。 从被约谈到“一城一策” 在2018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房住不炒”作为楼市调控总体方针到2018年12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作为调控主要目标,维稳仍是...

楼市半年考 “试卷”透析市场重点
答:答案要点:从过去多年发展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成交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2019年,在“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思路下,房地产调控延续此前的稳定性,楼市又见升温的热点区域,地方政府调控政策再次收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测,2019年下半年,全国楼市将依然是双向调控,房价平稳的城市...

房贷利率下调难以为继 房企销售与资金压力仍存
答:对此,诸多业内人士表示,房贷利率大幅下降的情况,并不太可能出现;且在高房价的基调下,难以影响楼市行情。与此同时,房企今年1月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多个重点房企的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这是受春节假期、棚改货币化安置放缓、返乡置业退烧,叠加改善类等需求自然回落等多重因素影响。加之,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