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马山金矿()

作者&投稿:赧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徽省铜陵市黄狮涝山金矿床~

安徽省铜陵市黄狮涝山金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现并探明的一个中型铁帽型金矿床。
1 区域地质成矿环境
1.1 大地构造单元
铜陵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大别-苏鲁造山带南侧,属于大别造山带与扬子地块作用形成的对冲带(唐永成等,1998)。黄狮涝山金矿床位于铜陵-繁昌断褶带南段的复式褶皱中铜官山背斜南东翼(图1),与铜官山铜矿、金口岭金矿、马山金硫矿共同构成了著名的铜官山金、铜、硫矿田。

图1 铜官山金、铜、硫矿田地质简图

(据薛虎资料修编,1983)
T1—下三叠统;P2—上二叠统,P1—下二叠统;C2+3—中、上石炭统;D3w一上泥盆统五通组;S—志留系。1—石英闪长岩体;2—平移断层;3—逆断层;4—地质界线;5—矿体
1.2 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自老到新为志留系深海相砂岩,泥盆系河流相、滨海相砂岩,石炭系浅海相碳酸盐岩,二叠系浅海相、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硅质岩、碎屑岩夹煤系,三叠系浅、滨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约占75%),石炭系黄龙组、二叠系栖霞组和大隆组是区内Cu,Au,S矿床的重要控矿层位。
1.3 区域构造格架
区内基底构造主要为EW向断裂,盖层构造以NE向印支期褶皱、燕山期断裂为主。其中,燕山期断裂构造控制了区域内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中浅成岩体的侵入(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等)。同位素年龄为110~160 Ma。
1.4 区域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以本区北部马山金矿床西侧较为强烈,主要侵入岩为闪长岩类杂岩体,围岩热变质强烈,砂页岩角岩化,黄龙组、船山组大理岩化,距岩体接触带可达千余米。蚀变有矽卡岩化(局部)、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透闪石化和蛇纹石化。本矿床距闪长岩类杂岩体400~2000m,区内仅出露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岩脉及煌斑岩岩脉,围岩热变质不强,五通组泥页岩红柱石化、板岩化,黄龙组大理岩化。
侵入岩体有70多个,大多数岩体分布于EW向展布的铜陵-南陵深断裂控制的岩浆成矿带之上(常印佛等,1991;吴才来等,2003),控制着铜陵地块内的铜官山矿田、狮子山矿田、新桥矿田、凤凰山矿田和沙滩脚矿田等主要铜金(铁)矿产的分布,少数分布于铜陵地块南侧的五贵桥、丁桥一带。
岩浆岩类型主要包括:①辉石二长闪长岩,分布于白芒山(朝山)、焦冲和舒家店等地,出露面积较小;②石英二长闪长岩,沿铜陵-南陵断裂广泛分布,是铜陵地区最主要的岩浆岩;③花岗闪长岩,分布于瑶山、凤凰山等地。另有少量石英闪长岩、花岗岩脉、辉绿岩脉和煌斑岩脉等零星分布。
1.5 成矿单元
区域成矿单元有Ⅰ-3秦祁昆成矿域、Ⅱ-7秦岭-大别成矿省和Ⅲ-28桐柏-大别成矿带。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赋矿地层
矿体均明显的赋存在五通组至栖霞组各层间界面上,特别是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及黄龙组上下岩性段之间。地层岩性对成矿起显著的控制作用。五通组砂页岩及泥岩化学性质不活泼,透水性差,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屏蔽作用,其中所含的碳质有利于还原作用,促进矿质沉掩该组地层中普遍含同生黄铁矿及菱铁矿透镜体,可提供部分铁和硫的来源。黄龙船山组中CaO,MgO含量很高,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有利于矿质交代。
2.2 矿区岩浆岩
矿区内无较大火成岩出露,仅局部见有一些中酸性岩脉沿NW向张性断裂和NE向层间断裂侵入。据钻探资料,矿区南端有一隐伏的石英闪长岩体。
2.3 控矿构造
区内构造以铜官山背斜为主,黄狮涝山金矿床即处在该背斜向北东开始倾伏部位的南东翼。该翼上部岩层产状正常,倾向SE,倾角35°~55°;中深部急剧变陡至近于直立,倾角65°~90°;深部产状倒转,倾向NW,倾角60°~80°,倒转标高从南往北逐渐加深。主要断裂有NE向压性断裂和NW向张扭性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泥盆—二叠纪各组地层界面及黄龙组上下岩性段之间层间断裂和裂隙发育,是区内主要的容矿构造。
2.4 围岩蚀变
围岩热变质不强,五通组泥页岩红柱石化、板岩化,黄龙组大理岩化。蚀变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床(体)特征
矿床主矿体剖面上呈层状,平面上呈狭长带状,长约1200m,走向NE,倾角近直立,矿体产状稳定,水平厚度最大为23.2m,平均5.1m,矿体厚度沿走向及倾向均较稳定,而品位变化则无论在走向或倾向上皆相对变化较大。矿体上部为含金褐铁矿体,下部为含金黄铁矿体,根据含金褐铁矿体中残留有黄铁矿的事实,说明含金褐铁矿由含金黄铁矿转变而来。
3.2 矿石成分
该矿床的矿石成分在不同的矿带有不同的特征。根据矿石中硫化物与褐铁矿的相对比率和含量,可将矿床主矿体自上而下分成3带:上部为氧化带,主要由褐铁矿+石英+粘土组成;中部为半氧化带,主要由褐铁矿+黄铁矿+粘土+水绿矾组成;下部为原生带,主要由黄铁矿、胶状黄铁矿构成。次要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白铁矿和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
矿床上部氧化带均为褐铁矿型金矿石,按含铁量的高低,又可细分为3 种类型:①含金褐铁矿型,含铁量25%,比例占64%;②含金铁质粘土夹褐铁矿型,含铁量15%~25%,比例占27%;③含金铁质粘土夹砾石型,含铁量6%~15%,比例占9%,由所占比例数可见,含金褐铁矿型占绝对优势。
3.3 矿石组构及成矿阶段划分
3.3.1 矿石组构
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其次为层纹状、网脉状和浸染状等。
3.3.2 成矿阶段划分
研究表明,本矿床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3期成矿作用。
第一期发生在石炭纪,为海底喷气成矿作用。主要为含金黄铁矿的沉积。本期黄铁矿含金在0.09×10-6~56.40×10-6之间,大多在0.3×10-6~10.2×10-6之间,含银0.35×10-6~43.50×10-6,含As、Sb较高,含 Co、Ni 较低。本期成矿形成的层状含金矿体,铅同位素组成均匀,其206 Pb/204Pb 在18.221~18.399 之间,变化 <0.91%;207Pb/204Pb 在15.537~15.625 之间,变化 <0.57%;208Pb/204Pb在38.236~38.576之间,变化<0.89%;说明金属物质来源稳定,反映了在海水深部对流条件下下伏地层是成矿物质的单一提供者。硫化物矿物的δ34S在0.14‰~7.30‰之间,说明硫来源稳定,为海水硫酸盐还原来源。硫化物矿石中石英的δ18O值在20.867‰~21.559‰之间。本期成矿形成的含金硫化物矿体厚度较大,分布较广,为该矿床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其物化参数:温度160~330℃(石英均一法,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毒砂爆裂法),硫逸度( )为10-11~10-16;氧逸度( )为10-36~10-41.5,pH为5.9~6.3。
第二期发生在燕山期,为含金热液叠加成矿作用。表现在局部层状原生矿体中有网脉状、细脉状穿插的黄铁矿脉及部分原生矿石中具热液叠加改造迹象。矿脉中黄铁矿单矿物含金3.8×10-6,含银19.7×10-6,Cu+Pb+Zn含量为234.5×10-6,据铜陵812队资料,Pb,Zn矿体中局部含金平均达3.17×10-6。
第三期主要发生在新生代,为风化淋滤成矿作用。在气候、地下水、构造和地貌等综合作用下,含金硫化物不断遭受氧化分解,硫发生流失,金发生富集。矿石对比性研究表明,含金黄铁矿体转变为含金褐铁矿体之后,金在原有基础上富集了1~5倍。与金同时富集的元素还有Ag,Cu,Pb,Zn,Sb,Ni,Mn,Se,Fe和稀土等。据铜陵812队资料,矿床主矿体某些块段Cu,Pb,Zn和Fe平均含量分别达0.17%,0.46%,0.47%和41.4%,可综合回收利用。据王恩德研究,原生矿体含稀土总量一般不超过10×10-6,而风化后氧化矿石含稀土总量一般为50×10-6~400×10-6,可被综合利用。该期成矿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该期成矿作用,就不能构成独立金矿床。
3.4 矿石风化特征
矿石的风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氧化带,根据风化淋滤强弱,矿床氧化带又可进一步分为:①强氧化亚带;②淋滤亚带;③次生氧化富集亚带。
强氧化亚带矿石由粘土、石英和铁锰矿物组成。软锰矿、硬锰矿、赤铁矿矿物组合和蜂窝状、钟乳状构造是这一亚带的主要标志。
淋滤亚带的主要特征是土状、多孔状、松散状针铁矿、水针铁矿矿石的大量出现。
次生氧化富集亚带的主要特征是金的显著富集,金含量一般>5×10-6,最高可达130×10-6。
3.5 矿石组分
矿体黄铁矿单矿物Au,As,Co 和 Ni 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黄铁矿中 Co 含量在1.6×10-6~176.6×10-6之间,变化较大,大部分在3.4×10-6~42.6×10-6之间;Ni含量在4.75×10-6~43.4×10-6之间,变化相对较小;矿体黄铁矿的Co/Ni值,有66% <1,有34% >1。由表1还可见黄铁矿含砷较高,指示黄铁矿是喷气沉积而不可能是生物化学沉积,因为正常沉积的黄铁矿含砷一般较低,而与海底火山或喷气有关的黄铁矿含砷通常较高。

表1 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一览表 w(B)/10-6

注:样号排列顺序自北向南;数据由华东地质勘探局地质研究所分析。
4 矿床成因分析
4.1 物理化学条件
根据薛建环对原生矿体中石英、方解石、菱铁矿和金属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毒砂)的测温结果,我们分析整理后认为喷气流体的温度大约在330~110℃之间。
薛建环对石英包裹体的盐度进行了测定,两相包裹体的盐度w(NaCl)%为0.9~26.3,平均为10.2,多相包裹体盐度为30.2~41.7,平均为36.5,显示流体为高盐度溶液。
硫逸度( )为10-11~10-16;氧逸度( )为10-36~10-41.5,pH为5.9~6.3。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
4.2.1 铅同位素
铅同位素组成均匀,其206Pb/204Pb在18.221~18.399之间,变化<0.91%;207Pb/204Pb在15.537~15.625之间,变化<0.57%;208Pb/204Pb在38.236~38.576之间,变化<0.89%;说明金属物质来源稳定,反映了在海水深部对流条件下下伏地层是成矿物质的单一提供者(表2)。

表2 黄狮涝山金矿床铅同位素特征

注:序号1~2数据由天津冶金地质研究院分析;序号3~7数据由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分析;计算所用参数a0=9.307 Å,b0=10.294 Å,地球年龄t=4.55×109a。
4.2.2 氧同位素
矿体中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在20.867‰~21.559‰之间,与现代海底热泉系统有关的各类含铁建造中石英(燧石)的氧同位素组成(17%~22%)。相接近,说明石英是海底热泉沉积。
4.2.3 硫同位素
地层中的黄铁矿δ34S为负值,其变化范围在-13.1‰~-29.20‰之间,为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矿体中硫化物的δ34S值均为正值,其变化范围在0.14‰~7.3‰之间,绝大部分在3.15‰~7.30‰之间,其均值为5.00‰,分布集中,变化范围窄,塔式效应明显。矿体中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均值为4.99‰。因矿体中黄铁矿占绝大多数,未见石膏、重晶石等硫酸盐矿物,说明成矿过程中氧逸度较低,硫以还原硫占优势,故黄铁矿的δ34S均值为4.99‰。桑斯特(1976)指出,与沉积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同时代的海水硫酸盐组成相差约为13.9‰。
4.3 成矿时代
石炭纪时期的海底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为矿床形成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中生代燕山期,经构造-岩浆作用,含矿热液叠加,提高了层状含金块状硫化物矿体的金品位。新生代,在构造、气候、地下水和地形等综合作用下,原生含金硫化物遭受氧化、分解,金发生解离、迁移,在氧化带中下部及半氧化带中聚集,形成了现今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金矿床。
岩体K-Ar法同位素年龄为143 Ma,矿石铅模式年龄为135 Ma。
4.4 矿床成因
1978年,徐克勤首先提出长江中下游石炭系层状硫化物矿床是沉积或海底火山沉积成因,之后,顾连兴(1984,1986)通过对长江中下游石炭系某些层状矿床的详细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并提出安徽马山金矿是海底热泉(即喷气)沉积,王文斌等(1986)、岳文浙等(1987)通过对九瑞地区石炭系层状矿床研究,提出了海底喷气沉积成因模式。
参考文献
何金祥,余国珍,朱雅林等.1994a.安徽铜陵黄狮涝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床地质,13(3):201~211
何金祥,朱雅林,于国珍等.1994b.黄狮涝山铁帽型金矿床原生含金黄铁矿矿体成因研究.地质与勘探,30(1):33~37
蒋其胜,刘东周.2006.铜陵黄狮滋山金矿床深部资派潜力预测.安徽地质,16(3):194~196
(张艳春编写)

此类金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矿床有安徽铜陵的马山金矿床。
(一)主要成矿标志
1.地质环境
区域地质背景为坳陷区挤压背景下的局部隆起区。区内主要发育一套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和中生代陆相火山岩。
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为同期同步型,两者均为燕山期。岩石组合为钙碱性富碱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或石英二长岩。岩相属浅成侵入相。
2.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岩体远侧的沉积地层中,受附近的浅成侵入体系统和相关的断裂裂隙系统、特别是层间裂隙系统控制。
矿石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磁铁矿以及铋、银、铅的硫盐等高、中低温矿物组合;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白云石等。不同成矿阶段有不同的矿物组合:夕卡岩期为磁铁矿-辉钼矿-磁黄铁矿-毒砂组合;热液期又分早、中、晚三期,其中金矿化出现在晚期的闪锌矿-黄铜矿-胶状黄铁矿组合中。
蚀变简单,岩体内出现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等,接触带则出现夕卡岩化,远接触带中有硅化、白云石化、蛇纹石化等。
地表氧化带常出现铁帽型金矿。
3.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由于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所以成矿温度变化范围大,可以从170℃到400℃以上,金的主要成矿阶段一般为170~310℃。在马山矿床发育有含石盐子晶的包裹体,说明成矿时盐度较高。
硫同位素研究表明,具有二种性质的黄铁矿:一是同生沉积成因,其δ34S‰出现较大的负值;二是热液成因的黄铁矿,其δ34S‰较陨石硫稍富集34S,显示出深源硫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与燕山期相应的初始铅同位素比值相当,反映了矿石与岩浆岩的成因关系。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主要为复合岩源大气降水。
(二)安徽马山金矿床
1.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出露最老的地层为志留系,在整套地层中仅缺失中、下泥盆统。其中志留-侏罗系中下统为一套海相沉积岩,上侏罗-下白垩统为一套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系,上白垩统-第四系为陆相沉积物。在矿区范围内主要出露石炭-二叠系。
铜陵地区的南、北侧各有一条东西向隐伏基底断裂。另外,SN向基底断裂控制了东、西两区褶皱轴向的变动。盖层断裂构造主要有NE向、NW向、NNE向及SN向挤压破碎带。其中NE向及NW向断裂常与褶皱有关。褶皱构造可分为北东向褶皱系及东西向褶皱系,后者较晚,常横跨于前者之上。其中NE向褶皱系为本区的主要褶皱构造,常伴有横向、纵向等陡倾角的断裂,并在岩性突变界面上形成多层次层间滑动。一些夹在层中的较塑性沉积层此期亦发生塑性流动,属印支期运动的产物。
本区岩浆岩为燕山期侵入岩,这些岩体的里特曼指数为2.3~4.9,属钙碱性-碱钙性系列。其稀土曲线基本上呈平行的右倾曲线,一般无Eu异常,表明起源于同一源区。
2.矿床地质特征
马山金矿位于铜官山铜(金)矿的东北部,构造位置处于铜官山箱状背斜近NE倾伏端的核部-南东倒转翼,天鹅抱蛋山岩体的南-东接触带附近(图3-12)。

图3-12 马山金矿床地质略图(据安徽冶金地质勘探公司812地质队资料)

P2l—龙潭组;P1g—孤峰组;P1q—栖霞组;C2+3—黄龙、船山组;C1g—高骊山组;D3w—五通组;δ—闪长岩;δQ—石英闪长岩;Skg—石榴子石夕卡岩;Skd—透辉石夕卡岩;Gn—铁帽;F1—断层编号
马山金、硫矿体赋存于石炭系黄龙组中部及其上、下层位的碳酸盐岩中。金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扁豆状产于似层状、透镜状的硫铁矿体中。金、硫矿体的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并随地层产状的变化而变化。矿体向下延伸可达-800m标高以下,但金矿化一般赋存于-100m~-300m标高居多。
矿石矿物种类较多,除自然金、含银自然金、银金矿外主要有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胶状黄铁矿,其次有辉钼矿、闪锌矿、磁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菱铁矿、白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绢云母、玉髓,其次有硅灰石、透闪石、蛇纹石、滑石等。
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硫化物和浸染状硫化物矿石。金矿物呈不规则粒状、线状充填于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中晶)等晶隙和裂隙中,亦呈浑圆状等包在毒砂、胶状黄铁矿、黄铁矿、石英中。金粒度为0.001~0.71mm,多在0.012~0.025mm之间。早期黄铁矿-毒砂组合中的自然金成色高,为956.3,包在晚期多金属硫化物中的银金矿成色为538.5。金的成色从高温到低温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蚀变较为强烈,其分带从岩体向外,为夕卡岩化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石榴子石、透辉石夕卡岩→夕卡岩化大理岩→大理岩→石灰岩。岩体内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绢云母化,在围岩中有硅化、白云石-蛇纹石化。金矿化与硅化、白云石化、碲酸盐化关系较密切。这类蚀变不受接触带控制,以顺层发育为特征。
3.矿床地球化学
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434~170℃;主要金属硫化物的爆裂法测温为310~175℃(周真,1984)。
矿石中硫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为+4.65‰~+10.4‰,平均值为6.39‰,较陨石硫略富集δ34S,呈不大的正向偏离,并有良好的塔式效应,显示出硫为深源硫。赋矿围岩地层中浸染状黄铁矿的δ34S均为负值,以极端富集34S和离散度大为特征,变化区间在-13.0‰~-35.4‰之间,平均值为-27.3‰,反映了外生作用条件下的生物细菌作用。岩体中8个浸染状黄铁矿样品,其δ34S变化区间在+3.41‰~+8.7‰之间,平均值为+5.11‰,与矿体的δ34S平均值相近,显示出二者的亲缘关系。然而,地层中的硫同位素与前二者截然不同,所以矿石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岩浆,而不是主要来源于地层。
马山矿床矿石和岩体铅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而沉积岩(赋矿围岩)岩石铅的同位素组成变化明显,206Pb/204Pb为18.25~20.37,207Pb/204Pb为16.01~17.26,208Pb/204Pb为38.73~41.65,说明物质来源与岩体关系密切,而与沉积岩关系不大。
石英包裹体中的δ18OH2O为-5.22‰~-10.58‰,平均-7.63‰,δD在-77.48‰~-99.49‰,平均为-87.46‰,表明成矿热液中的水均以大气降水为主。
马山矿床矿石中有同生沉积成因的胶状黄铁矿,并有微量金,显然矿床经历了沉积阶段,经与区域地层对比可知,其时代为350~280Ma。另一方面,矿体分布在天鹅抱蛋山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并且岩体本身又发生了矿化作用,所以矿床最终定位时间应晚于岩体侵位年龄(143Ma)。

马山金矿位于铜陵市东郊的五松村。距市中心约2公里。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铜陵市地处长江南岸,交通方便,铁路有芜(湖)铜-(陵)线,由铜陵途经芜湖、南京、上海,通往全国各地。公路有铜陵至芜湖、铜陵到贵池二条主干线,可通往省内和省外。水路以长江航道为主,船舶可通往长江沿岸各港口。

马山金矿床处于铜官山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南东翼。成矿元素以金、硫为主,含铜、铅、锌、砷等多种组分。背斜核部由中、上志留统坟头组和茅山组组成。向两翼依次为泥盆系、中石炭统黄龙组、上石炭统船山组及二叠、三叠系,黄龙、船山组碳酸盐岩层为本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一组为北东向纵向逆断层,另一组为北西及近东西向平移正断层(是成矿前的断层),还有一组为层间断裂,发育在石炭系各组之间界面上,是主要容矿构造。侵入体有马山岩体(旧称天鹅抱蛋山岩体和青石山岩体),是燕山中晚期浅成相小岩株,是以石英闪长岩、闪长岩为主的杂岩体,在成因上与金硫矿体形成有密切联系。本矿床共发现大小金矿体44个,其中主要矿体5个(编号Ⅰ—Ⅴ,如表),皆为隐伏矿体,形态为透镜状、扁豆状、脉状以及似层状。倾角变化较大,上缓下陡。矿石矿物成分较为复杂,贵金属矿物主要有银金矿、金银矿、含银自然金;硫化物及硫酸盐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胶状黄铁矿、铁闪锌矿、方铅矿、方黄铜矿、银黝铜矿、辉铜矿、辉钴矿等;氧化物有磁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硅灰石、透闪石、蛇纹石等。矿石类型可分为:金硫矿石、金砷硫矿石、金铜硫矿石、金铅锌硫矿石、铜硫矿石、砷硫矿石、硫矿石。属层控高中温热液金矿床。

中国矿床发现史

1958—1961年,省地质局三二一队,在马山岩体的南侧天鹅抱蛋山硫铁矿进行了详细普查及初步勘探。提交了《天鹅抱蛋山硫矿床勘探报告》,获得硫铁矿矿石储量725万吨、砷9万吨、伴生金17.65吨。由于工程质量、化验分析、原始资料等质量不高,矿石物质组分研究不够,水文和工程地质工作做得太少,许多基本问题未查清,影响矿床工业远景评价,对矿床只做了“一般性的地质评价”。

1957年,冶金八一二队在天鹅抱蛋山—青石山岩体与石炭—二叠系灰岩接触带用槽探、浅井揭露地表,用钻探寻找接触带铜铁矿体,效果不佳。

1964年,冶金八一二队在马山投入1∶2000物、化探扫面工作。1969年在磁异常中心部位用钻孔进行了验证。

1969—1970年,冶金八一二队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工人训练班,在该矿区填制了1∶2000地质图。

1970—1971年,冶金八一二队五连地质组,以姜同之为组长,成员有张壮些、柴淑文、王秀娟等,在马山岩体东侧接触带开展普查找矿工作,经过槽、井探和钻探施工,有4个钻孔见矿,其中2504孔见到厚大含金砷硫铁矿体,并正式取名为马山矿区。1972年末,因金口岭铜矿床进行补充勘探,冶金八一二队施工力量又有限,故暂停了马山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

随着国家对金矿地质工作的重视和找金矿热潮的兴起,1976年4月,八一二队再次上钻。由高富信、柴淑文、王秀娟、汪正琼、赵星仁等人组成地质组,负责马山矿区的普查找矿,施工的27线2701孔,又发现厚度较大的含金、铜品位较高的硫铁矿体。

1977年以前,根据冶金工业部的要求,冶金八一二队的找矿工作一直是以铜、铁、锰为重点。1977年以后,随着马山金矿找矿资料的不断积累,找金依据更为充分,因此,冶金部同意冶金八一二队在马山矿区以找铜、金为主的安排。1977年4月,由王秉衡任马山地质组长,组员有吴焕坤、张烈勋、季敦棠等,开展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1978年,在分析该区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基础上,确立了以找金为主的找矿目标,找金成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冶金部黄金科研协作会在铜陵召开现场会,对马山矿区碳酸盐地层中发现金矿极为重视,给在该区找金的冶金八一二队以极大鼓舞,使金矿普查工作获得全面开展。除以钻探工作追索圈定矿体以外,还开展了1∶2000地质填图,1979年又测绘了1∶2000水文地质图和1∶2000地形图。1981—1983年,开展了全面地质评价工作,先后进行过两次矿石可选性试验,由于金、砷分离尚未取得满意指标,未能转入勘探。1985年元月,由王秉衡、季敦棠、钟皖章、黄定生、阎树森、张网度等人编写并提交了《安徽省铜陵市马山金(硫)矿床评价地质报告》。计算单一金储量6.254吨、硫铁矿矿石储量807万吨、硫铁矿中伴生金6.147吨。完成主要工作量:填制1∶2000地质图8平方公里,1∶2000水文地质测绘2平方公里,1∶2000地形测绘2平方公里;投入钻探工作量3.26万米(1971—1985年)、浅钻988米、探槽300立方米、浅井212米。同年2月5日经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审查通过。批准储量:单一金储量5.8吨,平均品位6.69克/吨;硫铁矿石储量780万吨,平均品位30.41%;硫铁矿中伴生金6.0吨,及伴生铜0.06万吨、铅0.08万吨、锌0.13万吨。

为寻找低砷金矿、扩大矿床储量,冶金八一二队地质组长王秉衡和组员赵星仁等对马山金(硫)矿床进行了补充地质评价工作。1987年6月,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要求冶金八一二队加快对该区Ⅱ号矿体北缘的补充地质评价。于1987年12月25日由王秉衡、高静、章幼忠、冯福鼎、赵星仁等人编写提交了《安徽省铜陵市马山金(硫)矿床Ⅱ号金矿体补充评价地质报告》,计算单一金储量1.96吨(平均品位5.63克/吨)、硫铁矿矿石储量26万吨,投入钻探工作量3548米(12个钻孔)。同年12月30日,冶金工业部华东地质勘探公司审查通过,该矿床累计探明金储量7.76吨。

1988年元月—1992年2月,冶金八一二队对马山金矿继续开展补充普查工作,大致查明矿床总体规模,特别是低砷金矿体。通过矿床资料综合分析和新的认识,于1992年2月由姜同之、章幼忠、方贤根、张谢恩、李吉路、董福创、陈升学等人编写的《安徽省铜陵市马山金(硫)矿床普查地质报告》,新增单一金储量12.11吨,(平均品位6.41克/吨)、硫铁矿石储量902万吨、硫铁矿中伴生金11.20吨。此外还计算了共生、伴生铜、铅、锌、砷储量。截至1992年2月,全区累计完成钻孔128个、进尺4.81万米及各类测试样品6530件。按6个含矿层共圈定金矿体44个,其中主要矿体8个,圈定硫矿体38个。累计获得金储量20.86吨,平均品位:金6.3克/吨,硫30.95%,砷1.9%。其中低砷金储量8.492吨,平均品位:金7.37克/吨,硫29.76%,砷0.24%。全区硫铁矿矿石储量1682万吨。

马山金矿床高砷金储量占总储量的59%,由于这部分储量的金、砷分离尚未较好的解决,整个矿床尚未勘探;但对低砷储量目前正在解决分采和利用问题,可以作为详查和勘探对象。

冶金八一二队发现的马山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铜(金、铁、硫)多金属成矿区内发现的独立金矿床,也是安徽省境内较早发现的中型金矿之一,为推动本地区黄金地质找矿和发展黄金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为此冶金八一二队获得了冶金工业部1985年颁发的地质找矿成果三等奖。



预测实例
答:区内共有金矿床106个,在三源预测区中,已知金矿床为68个,占全区金矿床的64%,而有金矿床的三源预测区的面积约占全区的5%,由此可见,金矿床集中分布在三源预测区中,特别是大、中型金矿床几乎都处于三源预测区中。 图14-11 辽北-冀北地区金矿三源成矿模式图 1—中生界(水源之一);2—中新元古界(水源之一);3—...

请问,你知道全国所有省市以及下属县市的名称列表吗?谢谢了!
答:铜陵市: 市辖区 铜官山区 狮子山区 郊区 铜陵县 安庆市: 市辖区 迎江区 大观区 郊区 怀宁县 枞阳县 潜山县 太湖县 宿松县 望江县 岳西县 桐城市 黄山市: 市辖区 屯溪区 黄山区 徽州区 歙县 休宁县 黟县 祁门县 滁州市: 市辖区 琅琊区 南谯区 来安县 全椒县 定远县 凤阳县 天长市 明光市 阜阳市: 市...

全国各省市地区县市名称
答: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一、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二、省 1、安徽省 地级市:合肥、宿州、淮北、阜阳、蚌埠、淮南、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黄山、六安、池州、宣城、亳州。 县级市:界首、明光、天长、桐城、宁国、巢湖。 2...

求一个sql或access 的中国省市数据库
答:dsy.add("0_0_13",["铜陵市","铜陵县"]);dsy.add("0_0_14",["繁昌县","南陵县","芜湖市","芜湖县"]);dsy.add("0_0_15",["广德县","绩溪县","郎溪县","宁国市","宣城市","泾县","旌德县"]);dsy.add("0_0_16",["利辛县","蒙城县","涡阳县","亳州市"]);dsy.add("0_1...

安徽安庆有什么特色?
答: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

请问,从清河到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海棠花溪,怎么坐车?
答:天门市(鄂R)随州市(鄂S)曾都区 广水市 随县广西省(桂 214)南宁市(桂A)青秀区 兴宁区 西乡塘区 江南区 良庆区(良庆镇) 邕宁区(蒲庙镇) 武鸣县(城厢镇) 隆安县(城厢镇) 马山县(白山镇) 上林县(大丰镇) 宾阳县(芦圩镇) 横县(横州镇) 柳州市(桂B)城中区 鱼峰区 柳北区 柳南区 柳江县(拉堡镇) ...

盐城市鞍湖安达大楼现在是谁买走了啊
答:铜陵市设区的市级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 在安庆市大观区郊区的设区的市级盈江怀宁枞阳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桐城市 黄山市市辖区屯溪区黄山市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滁州市:市辖区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天长市明光 阜阳市:市辖区颍州颍东区颍泉区临泉太和县,颍上县界首市...

哪里能找到全国地名库(街道名)的库下载,谢谢
答:凭祥市 马山县 扶绥县 大新县 上林县 崇左县 天等县 宾阳县 宁明县 隆安县 横县 龙州县 柳州地区 合山市 融安县 象州县 来宾县 鹿寨县 武宣县 忻城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 贺州地区 贺州市 钟山县 昭平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 百色地区 百色市 凌云县 平果县 西林县 乐业县 德保县 ...

津南区双桥河镇国际金属物流园都是干什么的
答:大学城学院的,国际学校QISS,一个主要的商业街,美院商业街,西园/路西科斯基大道,西永工业园区,西科斯基公司的创始人富士康工业园,西园惠普工厂/马力的R&D楼,西园蔚的技术R&D栋,中柱村工业园,东善桥工业园,西永城市工业园区,西高效率的庄园 />陈家镇,陈庆路,陈西路,陈东路,沿河北路,陈电路,环市路,景观大道,陈堡...

廊坊市都有哪些家纺城(店),都在哪里?求具体位置。需要购买结婚用床上...
答:讷河市梅里斯达斡尔族恒山区的市分为区梨树区鸡西市鸡冠区递到了城子马山密山,虎林市,鸡东县,富裕县,泰来县阳光明媚的工人和农民,兴安区,南山区,东山区兴山区萝北县补贴 双鸭山市尖山区,宝山区,岭东区,四方台集贤友谊县宝清饶河 龙凤区,大庆市萨尔图区让胡路市林甸县肇州县肇源县杜尔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