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六郡八十一州是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刁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六郡指的是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六郡。六郡八十一州绝对不是三国时期真实的行政区划,是虚构的。 《后汉书·地理志》对于各个郡下面的城的数量也有记载,分别是:九江郡-14;丹阳郡-16;庐江郡-14;会稽郡-14;吴郡-13;豫章郡-21,这样算下来,一共是92县(城)。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宪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所谓八十一州是明朝时的地域划分了..罗老夫子写书时没有注意到时代差别,所以造成了这个错误.按照东汉末年的划分应该是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这六郡. 你问是否是郡下辖州,可以肯定告诉你不是.在东汉时分十三州,各有州牧刺史,而州下有郡,郡下有县,这是先秦以来的定制,郡县制阁下总该知道.所以实际上江东是六郡,郡下有九十二县而已. 自汉以后慢慢州就多了起来,不像原本只有十三刺史部.而三国后期孙权又把交州分为了交,广两部.这样就又多出一州.至于唐朝之时州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往往一州只相当与汉时一郡而已,徒有其名.而汉时一州则覆盖地域甚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诸侯州牧刺史等等会有很大的势力了.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重新划分,下有叙述。 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的作者将三国时期的州与后世所谓的州搞混了,因为后来诸朝开始设“道”、“省”等行政单位,而“州府”变成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的行政单位。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其他的称谓错误,比如州的长官,在东汉时称“州刺史”,黄巾之乱后为方便管理听刘焉建议改成“州牧”,完全掌握军政大全。而书中的某些地方却称“X州太守”,是错误的。) 司州: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幽州:分置涿郡、代、上谷、渔阳、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属国等十郡一国一属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阳平、钜鹿、常山、安平、平原、乐陵、博陵、渤海、章武、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十三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等六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于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等十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甘肃省。 荆州:南阳、南乡、义阳、江夏、襄阳、魏兴、新城、上庸等八郡65县属魏地;南郡、宜都、建平、武昌、蕲春、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营阳、始安、邵陵、贵阳、始兴等十六郡102县属吴地。约于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江阳、纹山、汉嘉、朱提、越隽、牂柯、建宁、兴古、永昌、云南、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涪陵、武都、阴平等二十一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扬州:淮南、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新都、会稽、临海、建安、东阳、吴郡、吴兴、豫章、庐陵、鄱阳、庐江、临川、安成、庐陵南部等十四郡一都尉146县属吴地。约于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九真属国、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十五郡一属国一都尉,下辖104县,属吴地。约于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后吴分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九郡一都尉另置广州 。

古代太守掌管几个城池,每个城池多大? 城池间隔多大,县令是干声么的?
答:太守为郡守的别称,或是尊称,主要通行于秦汉之际,一郡之长,称为太守。太守所在之城,为郡治,一郡之所辖城池,多少不定,要依据人口来说,三国演义称吴国“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这里的州当县讲,则以江东来看,平均一郡下有十三个左右的县城,江东在当时地处偏僻,人口也少,中原的一个郡下辖...

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又在郡之上设置了州 。
答:秦时没有州。全国为中央-郡-县三级。汉代的“部州”和“州”是同一个东西,初期是监察区,后来演变成正式行政区。两汉至唐朝初年,全国为中央-州-郡-县四级。(注意:小说《三国演义》中东吴辖“六郡八十一州”的提法是错的,应为六郡八十一县)唐太宗废止“郡”,全国为中央-州-县三级。但至...

荆襄九郡是哪九郡?
答:其实BUG就是BUG,演义里除了荆襄九郡之处还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六郡是有的:九江 丹阳 庐江 会稽 吴郡 豫章,可这八十一州你上哪找去),还有西川四十一州云云,如果哪位有工夫,大可以慢慢地帮贯水兄圆^_^当曹操取得荆州之后,按《晋书》的说法: 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分枝...

三国演义中一个郡到底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
答: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始见于战国时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后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刺史部、县之间。三国时期13个州,甚至有些地域不包括现在的中国,譬如交州已经延伸到越南。如:交州,约等于现在广东+广西+越南北部。荆州, 约等于现在的湖南+湖北。扬州 ,约等于现在的江西+...

刘备坐拥徐州六郡,是怎么被吕布全部打下的?
答:是因为刘备的整体战略失误,最后因张飞酒后误事的直接原因导致徐州全部失守。徐州城的丢失是因为刘备方的多方失误所导致的,其中最核心的几人就是刘备、张飞和陈宫。通过《三国演义》的有关讲述,我个人认为徐州丢失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三点。一、刘备的谋略不够,主要人物被曹操设计调离了徐州城的守备。大家...

...不对东吴的使臣说:“待我取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再还荆州”?反而说是...
答:子祎,事见魏武本纪。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就是说孙权怕刘备,把妹妹嫁给他了。我觉得应该是孙权送来的,刘备压根他没去过。回答就回答透彻点在说说刘备老婆孙夫人,当然拉也有三国演义里叫孙仁(三国演义看介绍孙坚写到的,刘备进...

三国时期 扬州 只有七郡 嘛?
答:十三年春,……是岁,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建安年间,孙权有增设了两个新郡。从其他材料看蕲春郡应该也是孙权这边在建安十三年设立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三国志孙权传里好像没有...

古代的东吴现在在中国的具体什么位置呢?
答:重庆的东部以及越南北部。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就以“吴”为国号。为区别于前12世纪至春秋战国之际存在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五代时期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孙吴。因其居于三国之东,而有东吴之称。从中原看,孙吴地处长江之外,故有时其统治地域也称江表。

三国演义里的荆州
答:《三国演义》叙述有关荆州的故事时,已是刘表任荆州刺史之后。因此,在赤 壁大战之前,所谓“荆州城”,实际上是指襄阳;而在赤壁大战之后,所谓“荆州 城”,实际上是指江陵;此外,并无单独的“荆州城”。罗贯中不明于此,误以为 有单独的“荆州城”,并老是把荆州、南郡、江陵这三个地理概念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