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溥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
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经过艰难曲拆的战斗,取得了今天的胜利。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方面是内部危机日益严重、正在走向衰落的清帝国;

另一方面是有三百年殖民地经验的西方国,它们获得新的扩张动力,并对古老的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整个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当时中国与西方的交往是从贸易开始的,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输人有着顽强的抵抗力,再加上清廷在外贸政策上的严格限制,因此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不能获得广泛的销路。这样,在中英贸易中就形成了中国出超,英国入超的局面,而且这种逆差越来越大。这是英国资产阶级所不能容忍的。英国人决心改变这一局面。鸦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输进中国的。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脱开原有的轨道,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3、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从1840年至1919年,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所以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由于它带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并由资产阶级领导。

19世纪20年代,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这种局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当中包括地主阶级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结果怎么样?——都失败了。孙中山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呼喊。

面对这样的境遇,中国人不禁要问:“路在何方”。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震醒了中国的苦难弟兄,带来了一剂治理中国的良药——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政党即将诞生,这个党就是中国共产党,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将带领着这个国家重新站起来,并实现新的崛起。

最佳答案: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