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未来还需要种地吗?

作者&投稿:锺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这意味着什么?~

这也意味着,我们所需要的淀粉,今后可以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通过类似酿造啤酒的过程,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
专家预计,如果未来该系统过程成本能够降低到可与农业种植相比的经济可行性,将可能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发展。

如果未来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系统过程成本能够降低到与农业种植相比具有经济可行性,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物基社会,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同时,最新研究成果实现在无细胞系统中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的化学-生物法联合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

星际移民标配—人造淀粉、人造蛋白质

2021年真是神奇的一年

不仅有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

就连“无中生有”的报道也非常多


不久前的新闻报道显示

我国科学家已经能够

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大规模应用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了


人工合成淀粉是通过化学催化剂

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

还原成碳一化合物

再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

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化合物

如此这般一步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



人工合成蛋白质

则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水等原料

将无机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


哇哦,真的太神奇了



我们知道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

是为我们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则是由氨基酸组成

它是构成人体结构、免疫、激素等

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

这两种物质

在我们的生存当中必不可少


这就让小二君不由得多想了想

在浩瀚的宇宙当中

空间距离是极其恐怖的

拿离我们比较近的火星来讲

地球与火星最近距离5500万公里

最远距离有4亿公里远


这么远的距离

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经过295天长途跋涉

才在火星表面实现软着陆


如果以后要派航天员去探索火星

在航天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

差不多也得飞行一年左右才到火星

这么长时间需要带多少物资

仅是航天员所需要的食物

就是非常庞大的质量


这还会是火星的距离

如果去往木星、土星

其他毗邻的恒星

数光年的距离

说个悲观的话

可能需要会付出几代人的时间

才能航行到达



当如今有了这些“无中生有”技术

可以通过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

生产生命所需的淀粉、蛋白质等食物

自然会节省下大量的空间

可以携带更多的探测设备及相关机械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无中生有”生产淀粉、蛋白质等食物

会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未来航天应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孙自法.重大突破!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J].中国食品,2021(20):158.

[2]瞿剑. 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N]. 科技日报,2021-11-01(002).

[3]黄传会. 火星,中国来了[N]. 文艺报,2021-11-22(001).



肯定需要啊,因为人工合成淀粉只是淀粉一种物质而已,种地除了淀粉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如蔬菜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农作物。

当然需要种地,毕竟合成淀粉比不上天然淀粉。

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的淀粉,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不用在种地了。

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未来是不需要种地的

我国科学家又是如何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淀粉合成呢?
答:自然界中淀粉的合成和积累涉及60多种生化反应和复杂的生理调节。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带领团队,利用类似“积木”的方法,从零开始设计并构建了11步的非自然固碳和淀粉合成方式,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完全合成。实验室初步试验表明,合成淀粉的效率...

我国科学家突破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是否意味着未来不再有粮食问题?_百度...
答:3. 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在无细胞系统中,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通过化学-生物法联合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合成淀粉,这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4. 社会意义上,中国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中从二氧化碳成功合成淀粉的全过程...

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一实验的意义是...
答:二氧化碳是一种常用的温室气体,近几年来,世界各国一直专注于降低二氧化碳排出,及其对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开展回收利用技术性的产品研发。在上年,我国科学家在生成生物学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在国际性上第一次在生物实验室完成了二氧化碳到木薯淀粉的从头合成。而在前不久,据人民日报报导,由电子科技大学夏川...

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是()
答: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是()A.从头设计出11步主反应的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 B.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马延和带领的团队完成的 D.研究表明,人工途径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 E.是美国人首先研究的 正确答案:从头设计...

为什么说“中国科学家邹承鲁最早合成胰岛素,但是由于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
答:今年是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44周年。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它和“两弹一星”研究一样,也是中国人在科学领域的面子...

我国又取得哪些重大科研成果你还知道,哪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请各举...
答: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3李振声(遗传学家,中国小麦之父,拥有“小偃”系列研究成果,他的研究受到15个国家100多位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为植物细胞和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人工合成淀粉属于什么仿生
答:该技术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国际上第一次在实验室里面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这是中国科学领域的第二项巅峰突破,淀粉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也是我们小麦等的主要成分,这种合成的主要特点是它不使用细胞,因为在自然界中细胞可以从二氧化碳当中合成淀粉。本实验的方法是首先用无机催化剂将...

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能得诺奖吗?
答:人工合成淀粉,是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中国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2021年9月24日...

移民火星,喝西北风就能吃饱
答:随着一项新技术的发现,这些理想真的有可能变成现实, 以后去火星生活不用苦哈哈的种土豆了, 人类的太空 探索 也将不再受限于粮食。9月24日,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团队 首次实现了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Cell-free chemoenzymatic starch synthesis ...

人工合成淀粉成功,这有什么好处呢?
答:在星际远航中,食物、水是重要的资源,携带数量有限,在航行过程中还会排出CO废气,消耗氧气。这次的技术的突破,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既解决了食物问题、又消耗了废气。不过优势在多,淀粉也仅仅只能在实验室阶段合成,只是走除了从0到1的一步,后面还需要从1到10,从10到100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