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战役前的谍战:成功欺骗了纳粹德军

作者&投稿:越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诺曼底登陆战役前的谍战:成功欺骗了纳粹德军

  诺曼底登陆是一场战略性的大陆两栖登陆战,完全不同于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间的岛屿登陆战,只要登上滩头就意味着胜利。由于大陆纵深比较大,即使登上滩头,防守一方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调来后备部队,组织反击,将登陆一方赶下海。在意大利的萨勒诺和安齐奥,德军就是凭借着快速的反应,迅捷的机动,坚决的反击,将登陆的盟军压制在狭小的登陆滩头,若非盟军强大的海空支援,就连弹丸之地的滩头都守不住。而在法国的德军无论反应力、战斗力都胜过在意大利的德军,加上法国的铁路、公路交通都比意大利发达,盟军当然很

  清楚将会遭到怎样的抵抗。所以诺曼底登陆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登陆的最初两周里,顶住德军的反击,建立起统一巩固的登陆场。但是盟军在占领大港口之前,单凭登陆滩头的人工港,只能运送12—15个师,其中装甲师1—2个,并保障这些部队的粮、油、弹的补给。反观德军,虽然在诺曼底只布署了6个师,但在三天里就可以从各地调来25—30个师,其中装甲师7—8个投入反击。这样大的兵力对比劣势,盟军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换句话说,只有阻止德军的增援到达诺曼底,才有取胜的可能。为达到阻止德军增援这一目的,盟军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强大的空军全面轰炸法国西北部的铁路、公路目标,封锁通往诺曼底的交通,使德军增援不能到达。另一方面则是展开战略欺骗和伪装,使德军统帅部相信,在诺曼底登陆之后,还会有另一场更大的登陆,所以不把援军调往诺曼底。——这场战略欺骗,就是诺曼底登陆中最隐密的部分,直到五十年后解密的档案中也只公开了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后人只能去作一些推测和想象。

  1943年12月,由盟军最高司令部副参谋长摩根中将提议,制订相关的欺骗和保密措施,以确保登陆的成功。这项计划代号为“杰伊”,该计划的参与机构包括:英国军事情报局、特别行动局、反情报局、双十字委员会、政治战执行处、美国战略情报局(即中央情报局的前身)、联邦调查局,以及盟军陆、海、空三军情报部。核心部门是英国伦敦监督处,该处办公地址在丘吉尔战时内阁所在地大乔治街2号,主要负责制订和实施战略性的欺骗、侦察行动,并协调英国与盟国情报机关共同组织重大的行动。现在则成为诺曼底登陆中战略欺骗的组织机构。该处的格言是机智、狡猾和精致,徽章是半人半羊的农牧神萨图恩的雕像,萨图恩是古罗马神话中专门兴风作浪的小精灵。现任处长是英国陆军中校约翰·比万,他的绰号是诈骗总管。虽然他职务和军衔不高,却拥有很大权限,甚至有时丘吉尔、罗斯福都要遵照他的要求安排活动或发表声明。

  这场战略欺骗,范围之大,构思之妙,难度之高,都令人难以想象。1944年1月,“杰伊”计划改称“卫士”计划。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各种途径,诱使德军分散在欧洲各地,从而使德军在法国,尤其是诺曼底地区的守军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使德军统帅部相信,诺曼底登陆只是一场佯攻,目的就是诱使德军过早投入后备部队,从而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的主攻创造条件。后一个目的就是“卫士”计划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个内容不能直接落入德军之手,而是要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颠来倒去,以间接方式,让德军费了好大的气力才获得那么一星半点,然后再根据这么点线索,去分析、推理、归纳,得出符合盟军希望的错误结论。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听取了比万的计划后,写下“我喜欢这一切”的批示,并派最高司令部的欺骗专家“特殊手段委员会”主任美国陆军上校怀尔德全力协助比万。

  为了达到“卫士”计划的第一个目的,即分散德军的目的,比万在南欧实施了“齐柏林”计划:1944年初,苏军已逼近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匈都预感到德国败局已定,于是派出密使与英、美接触,秘密商讨投降事宜。但是英国的广播、报纸却在有意无意中透露了双方的秘密。德国不能容忍在南欧出现叛徒,于是决定出兵占领匈牙利。但当时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上,战况非常紧张根本无法抽出部队;在南翼意大利的安齐奥海滩激战正酣,也无兵可抽。最后只好从法国抽出3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于1944年3月19日占领匈牙利全境,把匈牙利首相卡利关入了集中营。罗马尼亚被吓住了,中止了同英美的秘密接触。这样,德国虽然控制住了南欧的局势,却在法国失去了4个师的精锐部队。

  利用双面间谍也是“卫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英国反间谍机关的出色工作,在开战后不久即破获所有在英国的德国间谍组织,并对德国侨民进行隔离审查,彻底肃清了在英国的敌特。尽管德国情报机关不断派遣特工渗透潜入英国,但是一则英国反间谍机关工作效率较高,二则英国的货币、度量衡与欧洲大陆完全不同,使得进入英国的间谍很容易被察觉,所以德国一直无法在英国开展情报工作。而英国专门组建“双十字委员会”,从事将被捕的德国间谍策反成为英国服务的双面间谍。经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培养,终于拥有4位被德国情报机关相信的双面间谍:“加宝”、“珍宝”、“三轮车”和“布鲁斯特”。其中最受德国信任,最有影响的便是“加宝”。战后“双十字委员会”认为“加宝”是他们最大的成功。“加宝”是西班牙人,真实姓名不详,1941年1月和1941年12月两次要求加入英国情报机关,都遭拒绝。1941年7月,投靠德国情报机关,奉命经葡萄牙潜入英国,但他到达葡萄牙后就谎报已进入英国,并根据一些英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凭着编造情报的天赋,杜撰出一些情报,而且大多正确,所以深受德国的器重和信任。直到1942年2月,英国发现德国海空军大举出动截击一支盟国开往马耳他的护航船队,可根本没有这样的船队,英国情报机关随即查出这正是“加宝”的杰作,于是便同他接触,将他秘密接到英国,在“双十字委员会”的协助下,将精心策划的真假情报源源不断送往德国,从而在德国情报机关确立了王牌特工的地位,领受了查明第一集团军群〔也就是“水银计划”所虚构的部队)的任务,乘机堂而皇之地报告了第一集团军群的兵力编成等情报。在6月6日登陆前半小时,“加宝”向德国报告盟军正向诺曼底发起进攻。——这一时间是比万精心设计的,德国收到情报也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相反更提高了“加宝”的地位。到6月9日登陆后最关键的时刻,“加宝”向德国发报长达120分钟,详尽报告第一集团军群的40个师正进入临战状态,大量登陆舰艇正集结在多佛尔,真正的登陆就要开始。这一情报严重干扰了德军统帅部对战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卫士计划”中英国还组织过一次异常狡诈,甚至可以说残忍卑劣的行动。1943年7月,法国北部隶属于英国特别行动处的代号为“繁荣”的抵抗运动小组,由于亨利·德里古的告密而被德国盖司太保破获,包括负责人弗朗西斯·苏蒂尔在内数十名抵抗运动成员被捕。盖司太保胁迫被捕的“繁荣”小组报务员继续保持与英国总部的联系,因为报务员的收发指法如同人的笔迹,难以假冒。报务员乘机按照事先规定不发安全密码向总部告警,所谓安全密码就是在规定的某行某个单词,故意拼错或重复,如果没有在约定的地方拼错或重复单词,就意味着电台已被德国控制。但总部不顾警告继续保持联络,并按照德国的要求空投大量的武器、爆炸器材、通讯器材、活动经费甚至新的特工。这些物资和人员一落地就落入德国盖司太保之手。众所周知,盖司太保的刑讯逼供是常人无法忍受的,英国所有派遣到被占领土的特工都携带剧毒药,以便在被捕时或无法忍受刑讯时用以自尽。梵帝冈的罗马教皇还专门为无法忍受盖司太保刑讯而自尽的基督徒颁布特赦,赦免他们自杀的罪过。可“繁荣”抵抗小组的骨干人员和后来空投的特工携带的却是无毒的药丸,他们被捕后,历尽严刑拷打,求生无门,求死无望,最后供出了自己的任务:袭击德军在加莱的指挥部、通信中枢、岸炮以及供电系统,配合盟军的登陆。盖司太保对这些口供的真实度深信不疑,因为这些口供大多是在多次刑讯逼供之后才得到的,从而得出盟军将在加莱登陆的结论。实际上,告密者德里古是根据伦敦监督处的绝密指令以此方法获取盖司太保的信任,从而打入德国情报机关。而盖司太保怎么也想象不到,英国情报机关会 *** 到这样地步,用价值数十万美元的武器装备和数十名忠贞部属的生命为代价,只为了提供一条假情报。完全可以说,这些人才是诺曼底登陆中最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成千上万盟军士兵和被占领各国人民的生命,他们中绝大多数都被盖司太保处决或送入死亡集中营,德里古则被法国的抵抗运动以内奸的罪名处死。战争还未结束,英国情报部门就派出专人去寻找这些人的下落,并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追授勋章,以表彰他们在异常危险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英雄气概。时至今日,这段历史仍是英美讳莫如深。

  那么,盟军耗尽心智的欺骗和保密措施到底收到多大效果?盟军通过“超级机密”破译德军密码,密切关注德军反应。

  当6月6日,诺曼底登陆打响后,德军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德元帅,对比万的伎俩不屑一顾,凭着他敏锐的军事嗅觉,立即判断出这是盟军的主攻。便向希特勒请求从各地抽调17个师实施反击,获得批准。6月9日盟军发现驻波兰的2个党卫军装甲师和驻加莱的第15集团军都开始向诺曼底移动,而且德军更换密码,使用一种新的盟军没有破译的密码。这一切令盟军最高司令部和伦敦监督处感到不安,难道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吗?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偶然事件,德军在盟军登陆的奥马哈滩头发现两具美军军官的尸体,随身携带来不及销毁的美第5军和第7军在登陆中的所有作战方案。当这份作战方案交到德军统帅部时,德军西线情报处处长罗恩纳少将觉得蹊跷,不由想起在1943年盟军在西西里登陆前,盟军使用一具精心准备的尸体,携带假的撒丁岛登陆计划,装作溺水身亡的样子,顺潮汐漂到西班牙海岸。德国获得这份假作战计划后,将防守力量都调到撒丁岛,从而大大削弱了在西西里的防御,最终使盟军乘虚攻占了西西里。罗恩纳认为这又是盟军的拙劣把戏。再加上从“加宝”和“繁荣”抵抗小组等各方面获得的情报,认为盟军的真正主攻将会在加莱。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上将也同意这一观点,两人极力向希特勒说明诺曼底登陆仅仅是牵制性的佯攻,最终使希特勒在6月9日召开军事会议重新讨论反击计划。

  6月10日,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赶到伦敦,和最高司令部、伦敦监督处的人员一起密切关注德军动态。正讨论是否要轰炸塞纳河上所有桥梁,包括巴黎市内的桥梁,以阻止德军的增援部队。午夜时分,机要秘书送来“超级机密”刚收到的消息:希特勒命令第15集团军返回加莱,西欧其他地区的德军火速增援加莱。——所有的人都如释重负,尽管诺曼底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但大家都清楚,登陆已经胜利在握了。最吃惊的就是比万,他从来没有想到“卫士计划”会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英军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说:“既然希特勒是这样的大傻瓜,我们怎么会用这样长的时间这样大的精力才打败他?”接着,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英国情报局局长孟席斯来到最高司令部,高度评价了“卫士计划”的组织实施:在英国情报部门悠久的历史中,这是登峰造极的成功!

  这一切围绕诺曼底登陆的战略欺骗和保密计划,成为保障登陆成功的护身符。正如丘吉尔所言:

  “战争中真理是如此宝贵,要用谎言来保卫。”



不得不看的战争片有哪些?
答:不得不看的战争片有:《钢琴家》、《南京,南京》、《辛德勒的名单》、《战狼》、《红海行动》。1、《钢琴家》钢琴家也是一部记录犹太人苦难的影片,那个落魄的钢琴家一开始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波兰,后来因为战争,他们全家的大部分人被送入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而他在朋友们...

谍战电影《安娜》讲述什么故事?
答:为什么三年前安娜被叫去参加克格勃的特工培训,怎么突然又去巴黎当了超模?很明显,这些都是障眼法。安娜真正的目的,是打入巴黎的上流圈子,使用美人计,为克格勃猎杀目标...《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超模+女特工,从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大致看出本片的调性了。一边...

二战德国空军的兴衰
答:比较大的有不列颠空战 在不列颠空战发生前,德国空军力量时最为强大的,但在决战后,其空中力量受到一定损失。对其空中力量损失最大的是在进攻苏俄时。并从那时开始衰落。在盟军诺曼底登陆时,由于其空中力量大部分都在东线,加上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所以在西线的德国空军作为有限。这也是西线德国空军的...

求战争电影!
答:《兵临城下》(讲述2战苏联传奇狙击手瓦西里) 《二二六》(日本军部在1936年于东京发动军事政变) 《巴顿将军》(欧洲战场美国陆军名将)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诺曼底登陆)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诺曼底登陆后美军作战,内容十分反战) 《雷霆伞兵》 ...

刺客信条2玩完了 还有什么好玩的游戏
答:英雄连 而在《Company of Heroes》由游戏故事方面,整个《Company of Heroes》是以二次大战期间的欧陆战场为主轴,在单人模式中玩家可以从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开始,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率领一支作战连队的指挥官,必须从诺曼地开始一路往北挺进,与顽强的纳粹德军展开激战,而且游戏中的战斗任务都是结合真实战役,让整个《Company...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间谍故事
答:川岛芳子,很多情报就是她获取的,还有就是诺曼底登陆前的谍战。

关于二战苏德谁更强悍?
答:至于美国,纯粹是拿钱砸出来的胜利,美军一个步兵师一个星期要消耗700吨的,而德军是美军的是十分之一。为什么?因为美军没有纯粹的步兵师,都是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步师,说是步兵师结果一大推坦克,坦克歼击车在那里爬。美国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和美国人面对面的党卫军第10装甲师才80多辆装甲车辆。

狙击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好看的狙击手电影
答:斯皮尔伯格 主演: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马特·达蒙,亚当·戈德堡 国家:美国 上映日期:1998-07-24 《拯救大兵瑞恩》这是一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拍摄的战争动作片。故事的背景是诺曼底登陆后。美国陆军参谋长处于人道主义关怀,排除一支8人小队前去寻找拯救依然在枪林弹雨中身死未卜的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