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出自庄子的哪篇散文

作者&投稿:须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龟手之药文言文翻译如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

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超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请允许我把药方卖给他。

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让他统帅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

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作品出处简介与赏析

作品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语出《庄子 人间世》篇。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名言精选(带翻译)
答: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

如何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
答:无用的价值。无用的事物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超越功利的精神愉悦和心理平衡,这种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被功利主义所驱使,忽略了精神愉悦和心理平衡的重要性。而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则强调了这种无用的价值,告诉人们无用之中蕴含着大用。无用的意义。庄子的”无用之用...

文言文《无用之用》
答:反方观点:文言文表意过于笼统,念起来较拗口,被白话文取代也是正常的 2. “无用之用,方是大用”什么意思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意思是没有什么有用无用的分别第一个“用”指的是智慧,第二个指的是智慧笼统的称呼,第三个是作用的意思。如果你执着的认为某物无用的话,你就会看不到它的...

庄子的名言
答:“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栩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庄周)––––––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也模糊如梦,飘飘渺渺,混混顿顿,没有严密的思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

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是什么意思
答: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东西的用处,不知道没用的东西的用处 这句话是个哲理,语出《庄子.养生注》,其意思是事物需要辩证的来看待,这句话中阐述了令人深思的二个标准:1.世界没有绝对标准,“什么是有用的,啥是无用的”;2.没有用的用处,才可能是最大的用处,“无用之用”非无用,它有它自己的用处...

谁知到那些庄子说的话?说白了就是庄子曰!
答:《庄酒·田酒方》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酒·列御寇》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庄酒·列御寇》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14...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什么意思
答:出自《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散文。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
答:大地不是不够广大,但人只是脚踩一小块地方,这小块地对人是有用的,其余的地再大对人也没有用处,但是,你要把脚下那一小块地之外的土地都往下挖掘,一直挖到黄泉,人的四周成了无边无底的深渊,脚下那小块地方还有用吗?”惠子说:“没有用了。”庄子说:“无用就是有用的道理就显明了。”

如何理解庄子之道,用一千字左右概括
答:也就是说,这棵树因为它没有用能够持续生长这么多年,这难道不是无用之大用吗?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