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明英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作者&投稿:栾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关于历史的纷争非常之多,这正是因为历史没有确切的答案,而对于历史的记载却是出入良多,正如史料记载中对于皇帝的评价,在明清两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皇帝嬗变的案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数明英宗了,在明朝的官方正史中所记载的明英宗可以说是一个至善至美的英明君主,可是到了明清交替之际,关于明英宗的官方正史记载出现了转变。
这个时候的明英宗已经不再是至善至美的君主,而是被描述成了无功无过的忠主之君,不仅如此在正史的描述中,这个无功无过并不是真正的中立,而是偏向了明显的继续恶化的形势,也就是说明英宗的形象正在向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果然到了明朝时期在官方正史的记载中,明英宗的形象就彻底变成了一个无能的昏君,而且在明朝的正史记载中,明英宗没有任何的翻身机会。
同一个君主,在不同的时期的历史评价如此的千差万别,这其中必然会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再加上明英宗的特殊身份,这其中的深意更是值得探究。
首先从明英宗自身的独特性来说,他的君主身份就是一个影响因素,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也就是说国家的一切都可以依据皇帝的意愿发展。
所以说明朝时期对于明英宗的记载是否受到皇权的影响不得而知,再加上明清交替又出现了王朝的交替,那么清朝的统治者是否会因为建立自己的形象而丑化前朝皇帝也不得而知。
综合来看在这场形象嬗变的过程中,政治导向必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出现了一个“清廷诋毁明朝说”,从上述的猜测中也可以来说这个说法的由来。
以下就将从更加具体的各个转变节点为出发点,进一步阐述明英宗由一代明君嬗变成昏君的过程,以及“清廷诋毁明朝说”是否确有其事。
一、以明英宗为例探析清朝君主由英主到昏君的嬗变形成
明英宗是明朝的第六任皇帝,名讳朱祁镇,明英宗的政治生涯非常的玄妙,在八岁时年幼的朱祁镇就继承了皇位,可是这时的朱祁镇还很年幼,并没有执政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太后以及“三杨”军团联合掌权的政治体制。
到了朱祁镇成年以后,有了掌管朝政的能力以后又出现了“土木之变”事件,在这场平定叛乱的战争中明英宗不幸成为了俘虏,之后又被释放,回国后又被自己的景帝软禁,最后通过“夺门之变”重新掌权,正是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也为明英宗的政治生涯带来很多褒贬不一的说法。
但是在明朝统治期间明英宗的形象还是被肯定的,这一点体现在为英宗立庙,也体现在正史《明英宗实录》中的记载,可是也正是这些才使得明英宗的形象在后面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1、明朝时期为明英宗英主时期的原因探析
上述提到在明朝时期明英宗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尤其是在《明英宗实录》中的记载,整体来说明英宗在《明英宗实录》中的形象就是英勇、睿智、具有决策能力,具有一切英明君王的特点。
首先《明英宗实录》中的具有决策力的表现在著名的“土木之变”事件之上,当然除了这次征战之外,《明英宗实录》中还记载了很多实例。
比如说朝廷的很多政务都是明英宗独自做的决定,并且因为这些政治决策使得明朝的发展得到了提升,但是有一点就是在《明英宗实录》中刻意地刻画了明英宗的决策能力。
上述提到明英宗在继位之时才只有八岁,这个年龄时期并没有独立的能力,所以太后及“三杨”军团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但是在《明英宗实录》中却鲜少提及。
尤其是“土木之变”的发起,在《明英宗实录》中的记载就是明英宗主动提出的,但是王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没有提及。
由此可见明英宗确实有决断能力,但是并没有达到《明英宗实录》中所记载的那样优异,《明英宗实录》对于明英宗的记载存在着一定的美化作用。
而英勇和睿智也同样有夸张的成分,明英宗能够御驾亲征“土木之变”确实表现出了明英宗的英勇,可是在《明英宗实录》中将“土木之变”的失败全全归过于王振也有一定的美化明英宗成分。
所以说在明朝时期明英宗的形象确实是英明的,对于明朝的治理也是有一定的建树的,但是还达不到至善至美的程度。
2、明末清初为明英宗中主时期的原因探析
到了明中后期的时候对于明英宗的记载就出现了转变,不再一味地赞颂明英宗,也不再像《明英宗实录》一样,为了达到美化明英宗的目的而忽略了很多的真正史实情况。
在这时期对于明英宗的形象转变成了功过相抵的中庸,而这个转变的立足点就是上述提到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太后以及“三杨”军团前期的辅政,另一个就是王振。
首先在这一时期对于明英宗统治前期的记载就不再像《明英宗实录》中所记载的一样,选择了一定程度的忽略,而是重视了这一时期的太后及“三杨”军团的作用。
如此一来自然就打破了《明英宗实录》中称赞明英宗整个正统时期独立行政的说法,也就证明了《明英宗实录》所记载的并非全部是真实史实。
另外对于明英宗形象影响最大的还要说很多史料记载中对于王振的评价,在《明英宗实录》中所记载的王振是一个害群之马,是一个奸佞小人,把明英宗“土木之变”的失败也归咎于王振。
这时期的史料普遍情况也都认同其中对于王振的评价,但是不同的是在对王振提出批评的同时,也对明英宗做出了评价,对王振的评价越是抨击,那么对于明英宗昏庸也就越明显。
因为王振是明英宗非常宠信的臣子,所以说王振越是奸佞,就越是证明了明英宗听信谗言,没有贤明的判断能力,这一点又一次打破了《明英宗实录》中塑造的完美形象。
3、清朝时期为明英宗昏君时期的原因探析
到了清朝时期对于明英宗的评价又一次急转直下,从一个中主形象落到了昏君之名,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对于明英宗的评价更是一锤定音。
乾隆皇帝对明英宗的评定为始终昏聩、大权旁落,尤其是在宠信王振这件事情上,乾隆更是言辞犀利,说明英宗就是一个昏庸无道,使得皇权外流的无能之辈。
宠信王振确实是明英宗一生中最大的诟病,但是清朝修订的史料中还提到了明英宗放纵曹吉祥等等其他的昏庸行为,再加上明英宗因为听信王振的话使得“土木之变”大败,自己也被俘虏数年,回国后又失去了皇位,这些事情无一不成为了清史否定明英宗的理由。
但是这些评判也有失偏颇,虽然这些不对之处确有其事,但是明英宗在位期间也做出了很多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治决策,比如说释放建庶人、罢免嫔妃殉葬等等陋习。
因此可以说明英宗虽不至于至善至美,但是也不至于像清史所说的始终昏聩,用中主形象来形容明英宗或许才是更恰当的。
二、以明英宗的嬗变为例简要分析“清廷诋毁明朝说”
由上述的史料来看“清廷诋毁明朝说”确实有理有据,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个论据是不充足的,虽然在明英宗的人物评价上处处都体现了“清廷诋毁明朝说”,但是这只是个例而已,竟不是普遍现象,因此“清廷诋毁明朝说”是否真的存在还尚有疑问。
上述有提到宫廷正史的记载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政治而服务的,所以说比起历史价值,它的政治作用或许更加的重要。
结合这一点来看,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对于明英宗的评价都不可能简单地从明英宗自身出发,其中必然有着很多的政治因素存在。
首先就是巩固皇权,明朝时期美化明英宗是为了巩固明朝的皇权,清朝丑化明英宗也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因此政治作用在其中举足轻重。
但是“清廷诋毁明朝说”这个说法用到其他皇帝身上又表现出了不适性,比如说清朝对于很多明朝皇帝的形象还给予了“平反”,反对民间丑化这些明朝的皇帝。
这样看来清朝确实又没有了诋毁明朝的意思,之所以会出现乾隆大逆转明英宗形象或许只是出于一种维护皇权本身,而非是个人喜好导致。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明英宗的形象嬗变是一个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结果,并不是个人意愿所导致,而明英宗的形象既不是《明英宗实录》中的至善至美,也不是清朝时期始终昏聩这样的昏庸至极。
明英宗的形象更贴合的还是过渡时期的中主形象,在宠信王振等奸佞小人上是昏庸无疑,但是也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优秀决策。

明英宗朱祁镇算不算昏君?
答:肯定不是明君。但是也还不算昏的过头,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说这个人很傻很天真吧,这样的人是当不了明君的。早期过分相信王振这个太监(也算他半个老师),导致土木堡惨变。后期又相信再次帮他上位的“夺门帮”,冤杀了国之栋梁于谦。这不能说他不是个很好骗的人。还有一个污点就是复位后对他弟...

明英宗是昏君吗,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
答:明朝“第一昏君”,衰亡第一“罪人”,明英宗朱祁镇的过失真的这么大吗? 在我看来,这位明朝的第七个皇帝朱祁镇虽然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昏君的,但是明朝之败却是和他关系不大。朱祁镇先后在位过两次,而他的第一次失去皇位,便是在于那一次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之前朱祁镇因为自己个人想要建功立业,于是亲自...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怎样的人,他真是个昏君吗?
答:是不是够坎坷?明英宗朱祁镇不算事一个昏君,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君的理由就是杀了于谦。那是因为于谦明知道自己在蒙古军营之中,但是,还是命令明军炮轰蒙古大军,说好听的是为了打跑蒙古军队(实际效果炸死炸伤上万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想弑君。自己当政了,没有第一时间弄死他,也是对他的恩典...

大明皇帝朱英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答:不能简单的用昏君还是明君来评价一个帝王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颇有一番作为,延续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杨年事已高,待其淡出政坛后,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恰逢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于土木堡被俘,被俘后尚能保持气节拒写招降书,随后由于后方于谦的英勇抵抗被也先...

朱祁镇是昏君吗
答:朱祁镇是昏君。朱祁镇是一个典型的昏君,宠信太监王振,胡作非为,把朝政弄得一片黑暗,甚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北伐,还带去了一大半的朝堂重臣,结果战败后导致大明损失巨大,这个责任他是很难推却的。朱祁镇并非是一个优秀的帝王,关于他的历史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这主要是因为他所犯下的错误实在太...

明英宗是昏君吗
答:也不算很昏。但的确比较平庸。但他真正为人挺好。算个好人君主。别的不说,就说废除活人殉葬这个大坏事。就是他规定的。

明英宗是昏君吗
答:是的,明英宗可以被称为昏君。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和第八位皇帝,他经历了两次皇帝生涯。在他的统治期间,明朝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他被视为一个昏庸的君主。明英宗在位时,由于他的仁厚和无能,导致权臣和宦官势力抬头,尤其是宦官王振,对明朝政治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例如,王振...

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答:这等于是历史在往回走,完全是灭绝人性的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人殉制度被他彻底废除。所有后世给他一个英宗的庙号,确实不是瞎给的。人殉制度不仅仅是杀害了若干无辜的人,更是一种野蛮社会的表现。明英宗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点,足以说明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明英宗朱祁镇:“大明战神”就算再昏,也比清朝最强的皇帝强
答:严格来说,的确是,但如果了解了他的平生之后,恐怕大家会认为某个朝代之中的皇帝们九成九都是昏君了。 不信?咱们接着往下看。 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嫡长子,在他两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按照储君的形式培养。 可还没培养几年呢,朱瞻基驾崩了,于是乎,年仅八岁的朱祁镇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正统,但是大明一系列...

冤杀功臣于谦,差点令明朝灭亡,明英宗朱祁镇真是个昏君吗?
答:朱祁镇不是什么明君圣主,这没什么问题;但要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君,比较冤枉。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庸君而已。昏君,古代对无道的君主的贬称,一般而言,他们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那么朱祁镇到底符不符合这个标准呢?朱祁镇一生其实污点不算多,就三个:用错一人(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