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长存善意的心

作者&投稿:战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善,顾名思义就是对他人友好,和谐。这个世界不缺少善良的人,缺少的是一颗长存的善良的心。

我们时常会听到一句话:“你变了,变得让我不认识你了。”这句话说的就是人心的变化,随着事物的变迁,时间的流逝,人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心就不会和大部分人一样,他们往往不会太表现在表面。一个人拥有怎样的心,光看是看不出的,这需要时间来证明他那颗是恶是善的心。

在一本书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很幸运地订到了火车票,上车后却发现有一位女士坐在他们的位置上。先生示意太太坐在她旁边的位子上,却没有请那位女士让位。太太坐定后仔细一看,发现那位女士右脚有点不方便,才了解先生为何不请她起来。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下了车之后,心疼先生的太太就说:“让位是善行,但是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中途大可请她把位置还给你,换你坐一下。”先生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太太听了相当感动,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多浩然大气、慈悲善美的一句话。它能将善意传达给别人,影响周遭的环境氛围,让世界变得善美,圆满。“善良”,多么单纯有力的一个词汇,它浅显易懂,它与人终生相伴,但愿我们能常追问他、善用它,因为老祖宗早就叮嘱过“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啊。

善良,它不是软弱,更不是屈服,善良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人们总是觉得做了一件好的小事,这个人就很善良,善良的人他不止只做一件好事,真正善良的人,他做的好事不需要别人看在眼里,更不需要别人把他放在心上。做了好事,想要他人感恩,这不是真正的善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个常存善良之心的人,他们不需要任何外界的物质和精神感谢,在他们眼里,善良的品质就是他们身体中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真正做到这些,又有多少人呢?

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就有提到友善二字,这说明善良,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品质问题,而是值得全社会人民值得关心的问题。“善人者,人亦善之”,说的就是,想要得到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就必先关心与帮助他人。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虽然很不科学,但看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他们往往得到了他们应得的报应。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的古国,这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友善,这并不只是我们现代社会才有的品质,古人们同样拥有着比我们更加宝贵的品质。

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叫做将相和。这个故事我们很多人耳熟能详,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事情。文臣蔺相如出使秦国,使得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他又机智勇敢的使赵王免受秦王的羞辱。于是赵王提拔蔺相如为右上卿,官位在武将廉颇之上。老将廉颇自认军功了得,总是不服气,扬言如果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难堪。蔺相如于是就称病不上朝,以免见到廉颇。外人都以为蔺相如是害怕廉颇,其实不然。蔺相如是为了赵国国家利益,认为将相不和会给秦国可乘之机。廉颇知道真相之后,主动负荆请罪,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之交,共同保卫赵国。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同僚。

还有一个故事是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因为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张家人写了一封信,张英看后,淡然的写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信后,起初不明白,以为张英会用什么手段可以摆平吴家,谁知道写了这么一封信,不过也只好照办。谁知吴家竟被感动了,也让出三尺来。于是在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成为佳话。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真挚的品质,那就是友善的作用。一个人要想要活得有意义,其中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保持一颗长存善意的心。

标签: 善意



心存善念,行则久远
答:善行不在乎大小,只要肯为,每一件小事里,都藏着一个善意的选择。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心存敬畏,不要以为身边没有人就做坏事,要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及时地止恶行善。《太上感应篇》有云: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

心存一份善意和敬意。
答:以这些来约束自己,我们才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自己碌碌无为。见识了人心的险恶和世态炎凉之后,仍然愿意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去伤害别人,以温柔谦和对待他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人越长越大,可不能没有了小时候对待他人的善意,对他人心存一份善意和敬意,也会受到他人的尊敬。

心存善意的经典句子
答:同时,心存善意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爱和善意,这使得他们能够以一种更加积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总之,心存善意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不仅能够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帮助,还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实和美好。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善意去对待...

善良有什么好,为什么要心存善良?
答:因为面对一个没有恶意的人,心存善意的人,你却用了那些你在社会上学来的,去妄加揣测一个想对你好的人。要说,闪闪和房似锦,谁能够活得更快乐些。莫过于闪闪,这样的孩子,即便是将她放在一个不那么好的环境下,她也总能鼓励自己保持积极乐观。有点让人感伤的是,许多人都没有生活在闪闪那样的...

以善为本,做人不难,善待他人,即善待自己,心存善意,一生心安
答:01 活着就已经够累,别再让心灵憔悴。上帝给我们一颗心,是用来快乐的,不是用来煎熬的,老天给我们一条命,是用来感受的,不是用来难受的。以善为本,做人不难,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心存善意,一生心安。02 嫉妒是人性,不因嫉妒而失态乃至报复则是修养,我们无法压抑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养。

心存意善什么意思
答:心存意善同心存善意 指心中存在着善良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心存善念,才会得道多助。

人生苦短,要心存善意,永怀澄澈,做一个善良有爱的人。
答:这句话是说:人生苦短,要心存善意,永怀澄澈,做一个善良有爱的人。人生苦短,总要有些追求才有意思,否则这一长串干巴巴的日子,要如何才能数完。所以,那些穷尽一生为梦想奋斗的人是可爱的、了不起的。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爱自己的人,一种是恨自己的人,要为爱自己的人活得有声有...

心存善念的人经典语录
答:心存善念的人经典语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例子,它们体现了善良、宽容与乐观的品质,同时也是这类人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首先,心存善念的人常常会说:“与人为善,善莫大焉。”这句话表达了他们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认为对他人释放善意是一种极大的善行。他们相信,通过在日常生活中...

有关心存善念的作文
答:心存善念,方能成就大业。秦穆公一日出游,不料左骖丢失,待他找到时,发现农夫已将其捆绑,正欲杀之。宰杀皇上之马,本可判死罪,但出乎意料,秦穆公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怕肉伤身子,又赐给他们酒喝。如此善意之举,怎能不令人感动?终于,在韩原之战中,农夫助穆公一臂,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心怀善念的经典语录
答:心怀善念的经典语录有:“心存善念,福报绵长;心存恶念,祸灾无常。”这句话深刻诠释了心怀善念的重要性。善念,即心中所怀的善意与正念,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美德,更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和谐的基石。心怀善念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