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武德,习武者应做到哪些武德规范

作者&投稿:茌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
武德的主要内容
武德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包含着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武德高——爱国爱民,品德高尚。 为武之道,以德为本。习武首先要重视武德的学习,要有好的思想品质,这是提高武技的前提。
2.武旨正——强身健体,卫国防身。学习武术的宗旨要正确,练武是为了强健身体,掌握武技为人民服务,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绝非恃艺为非作歹,损害群众利益。
3.武纪严——不斗凶狠,遵规守纪。有了一定的武术技能,不能逞凶斗狠,无事生非,应该遵守各项法规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并能够主动同坏人坏事做斗争。
4.武风良——尊师爱生,互研拳学。在武林同仁中,要形成一种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互相尊重,共同研习武术的良好风气,为武术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5.武礼谦——抱拳行礼,谦和礼貌。无论习武者之间,还是与其他人之间,都应该以礼相待,有礼有节,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不能出口不逊,得意忘形,败坏武德。
6.武志坚——意志坚强,百折不挠。武术,是一项内容繁多,技术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习武者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立志为武术事业献身。
7.武学勤——拳不离手,勤学苦练。要学习好武术,就应该拳不离手,坚持不懈地朝演夕练,勤学苦练。历史上武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勤学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武术。
8.武技精——钻研武技,精益求精。 “艺无止境”,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非一朝一夕所能穷尽,必须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才能使武艺精湛。
9.武仪端——举止庄重,容端体正。 习武者应该仪表端正,举止文雅,表现出气宇轩昂的精神风貌,不能衣装不整,体态不端。
10.武境美——环境优美,井然有序。练习武术,要主动保持练习场地、生活环境的卫生,特别是训练场地、衣物、器件等要摆放整齐,爱护公物,让习武环境、生活环境优美整洁。

习武之道在于止戈

武德,即武术道德。
武德之说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它对武德的内容归纳为七点:禁暴、戢兵、保大、公定、安民、和众、丰财。我国各朝各代,武林各个门派都有自己的武德标准和戒约。各朝武林中人历来视不讲武德者为恶人,各门派均有“未曾习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教训。
我国古代的武林名人如岳飞、戚继光、霍元甲等人,在习武之中无一不是目标明确、动机纯良,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暴而舍己救人。他们为人虚怀若谷,讲礼守信,学艺踏实有恒,精益求精,这些武林高手的人品和行为都可谓是今天习武者的楷模和行为规范。
当今少年儿童学习武术,不但应具有民族传统的武德内容,还应具备有时代性的道德标准,应该做到:
一、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
少年儿童对武术的了解最初多是从电影中看到、小说中听到的,认为只要学好武术,就能飞檐走壁,走遍天下无敌手,进而对武术产生兴趣。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去学习武术,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应该发生的后果,因此,在一开始训练时,即应该让他们懂得:练习武术一为强身健体,二为防卫自身;要守纪律,讲文明,讲礼貌;要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在习武过程中,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的习武态度
武术内容丰富,项目多样,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因此,练习武术切不可骄傲自大,要虚心好学,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武术运动员的重要条件。
三、树立助人为乐,不畏强暴的精神风貌
武林中历来以助人为己任。少年儿童在练习武术时,就要像武林英雄一样,要把学到的功夫用于帮助别人。遇到坏人时,不畏强暴,勇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同学之间则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戒门户之见,共同提高。
武德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借助武术形式的一种表现,它是指导习武者为人处事的一种道德规范,是武术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武术教练员
答: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武术教练员介绍如下:一、崇高的武德修养 武德,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习武者按它修身养性,依它规范举止,品评善恶。只有加强武德教育,才能保证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习武之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居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尚武...

武德的教育
答:武德是中华武者与军人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德的教育。 武德的教育 中共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

武术的感想和武德
答: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武德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包含着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武德高——爱国爱民,品德高尚。 为武之道,以德为本。习武首先要重视武德的学习,要有好的思想品质,...

学习武术的消极影响
答:2.武德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1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努力为国争光。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努力振兴中华武术,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为国争光,为...

武德中什么最重要
答:武德中仁最重要。武德,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武者,止戈也中国古代师父传艺前都会指着武字对弟子讲解武也止戈也,也就是说学武之人拿起兵器之前应该先学会放下兵器。武德释义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

武德的内涵是什么
答:孟子则提倡“大勇”,反对“小勇”,他主张要把武勇用在为国为民的大事上,而不要那种只知好勇斗狠,任性使气的“匹夫之勇”。说明自古以来有武德之说。武术各家各派都提倡习武者以修养身心为宗旨,以自卫为信条;反对好勇斗狠,恃强凌弱;遵守社会公德,尊师重道,...

什么是崇尚武德
答:武 德 修 养

崇德高武什么意思
答:3. 近代以来,武术主要指拳脚、刀枪等技艺的练习,旨在自卫与健身,而非欺人。中国武术界传统上强调尚武崇德,对违反武德的行为会严加惩处。4. 现代习武者应继承和发扬武德,练习武术主要为了健身和自卫,同时要有正义感,勇于伸张正义。5. 习武者应是道德高尚、心胸开阔、有正义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

武术动作中的武德
答:在武林同仁中,要形成一种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互相尊重,共同研习武术的良好风气,为武术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5.武礼谦——抱拳行礼,谦和礼貌。 无论习武者之间,还是与其他人之间,都应该以礼相待,有礼有节,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不能出口不逊,得意忘形,败坏武德。 6.武志坚——意志坚强,百折不挠。 武术...

传统武德二
答:这种价值尺度、价值取向,也是传统武德为习武者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什么叫侠义精神呢?要对一个包含了丰富内容的侠义精神作出一个简明的概念表述,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论著中都谈到“侠义精神”这个词,为了便于讲述,我们这里把侠义精神的概念理解为历史上习武者以武技为手段,以道义为规范,在社会活动...